APP下载

浅谈萨克斯管历史与发展

2017-07-10娄洋

北方音乐 2017年6期
关键词:萨克斯管流派历史

娄洋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国内外学习萨克斯管经历,通过对萨克斯管历史及发展的论述,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此乐器。并通过对其历史和发展的简析,简述萨克斯管在古典、现代、流行及爵士领域中的发展。

【关键词】萨克斯管;历史;流派;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1.2 【文献标识码】A

一、萨克斯管的起源

萨克斯属于木管乐器,是由比利时单簧管、长笛演奏家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先生发明,由此翻开传统音乐界的新篇章。最初萨克斯管的设计理念是一支比木管乐器里更有力量性和歌唱性的乐器。在萨克斯先生成功改良低音单簧管声音和键位、以及延伸了低音音域后,并结合了长笛与单簧管的特点,于1840年在比利时发明了第一支萨克斯管并在1846年取得了15年的专利权。这只新兴的木管乐器给法国浪漫派作曲家Hector.Louis.Berlioz(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 (1803年12月11日-1869年3月8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萨克斯管量身定制了合奏曲《圣歌》。到1864年,萨克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音域从超高音萨克斯风(Sopranino Eb)到倍低音萨克斯风(Contrabass Eb)依次排列,如超高音萨克斯(Sopranino)、高音萨克斯(Soprano)、中音萨克斯(Alto)、C调萨克斯(C-Melody)、F调萨克斯(F-Saxophone)、次中音萨克斯(Tenor)、上低音萨克斯(Baritone)、低音萨克斯(Bass)、倍低音萨克斯(Contrabss)等。在萨克斯刚刚面世的欧洲,越来越多的乐团或团体中意于C Soprano,因为它是萨克斯家族里唯一一支C调乐器。在当时来说,萨克斯是木管乐器里的“奢侈品”,但随时社会的发展以及乐器的不断改良,越来越多的现代作曲家偏向使用降E调中音(EbAlto)和降B调次中音(B bTenor)萨克斯管。

二、萨克斯管的改良与发展

1866年,萨克斯管的专利到期以后,欧洲各地掀起了“萨克斯风”大量的乐器制造者及乐器制造商纷纷改良并建立自己的萨克斯品牌,如当今享誉全球的萨克斯制造商Selmer及Buffet。因此萨克斯在当年的快速发展也给如今萨克斯的成熟及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一次萨克斯键位的改革是由一位法国的乐器工厂发起的,他们在萨克斯管的喇叭口出多加了一个键,让其低音音域在B的基础上延伸了一个半度——B。此后改良者们还在上低音萨克斯(Baritone)增加了 低音A键,让萨克斯的音域变得更为广泛。此外还有一些更为灵巧且人性化的改变,如一些代替键的出现——Ta,Tc,Tf等。同时也让演奏者更轻松简便的去完成一些高难度技巧以及校对音准。比如在演奏中音区B音时,如果音偏低,可以加Ta键让音准调高。在如今的几大萨克斯品牌中,每一款的音准都不可能达到像钢琴那样完美无瑕,必须由演奏者自己去判别音准,通过嘴型或者代替指法去校对。另外,由于萨克斯左手是以双簧管(oboe)左手为模板,右手以贝母单簧管(Boehm)为基础,起初的萨克斯管是非常单一的,多用于演奏一些抒情缓慢的曲目,所以音域也是难以超越。但也在当年欧洲的“萨克斯”风里,这一情况得到了质的改变。一些改良者把当年阿道夫·萨克斯先生设计的左手大拇指的双八度键简化为现代萨克斯的一体八度键。使得萨克斯比单簧管演奏音域跨度时更方便快捷。纵观萨克斯管的发展历史,并不是所有的改良与创新会延续至今,如法国塞尔曼(Selmer)公司设计在萨克斯脖管处添加一个开孔按键,让萨克斯演奏者能更稳定的演奏高音泛音音域,但目前的薩克斯演奏者们并不是特别的接受这一改良。就如国外的音乐评论家史蒂夫·古德森(Steve Goodson)先生所讲那样:“约翰·科川(John.Coltrane)并不是因为一些独特的萨克斯管的改良技术就能让他拥有好的音色和与演奏技巧”。所以,对于大部分萨克斯演奏者来讲,自身演奏能力的提升可能比拥有一支 “独特”的萨克斯管更实际。

三、萨克斯管的分类

正因于萨克斯管独特的金属材质与芦苇单簧竹片的结合,让萨克斯管拥有着圆号与单簧管完美融合的音色,适应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类型,比如交响乐,室内乐,行进军乐团,爵士乐等等。萨克斯管发明后第一次流行源于19世纪法国和比利时的军乐团。在当时的军乐团中,高音萨克斯管(Soprano),中音萨克斯管(Alto),次中音萨克斯管(Tenor)和上低音萨克斯管(Baritone)是作为萨克斯声部的标准配置,但他们更偏向于使用中音萨克斯管和次中音萨克斯管。当下的各大管乐团及军乐团的萨克斯也主要以两支中音萨克斯、次中音萨克斯和低音萨克斯为标准配置,其中首席中音萨克斯会根据曲目转换演奏高音萨克斯。此外,低音萨克斯(bass saxophone)也会根据一些曲目添加进乐团。现如今全球的萨克斯大乐团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们将所有的声部全部用萨克斯管来演奏。一般乐团人数是在八到十二人。通常他们的曲目需要一些作曲家或者演奏者对曲目做特殊的修改,比如转调,统一音域等。萨克斯大乐团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如日本的Mi-Bemol Saxophone Ensemble,Versailles Saxophone Ensemble等。以Mi-Bemol Saxophone Ensemble乐团为例,他们一般使用的是一支低音萨克斯,四支上低音萨克斯,四支次中音萨克斯,六支中音萨克斯,五支高音萨克斯。

四、萨克斯管的应用

如今萨克斯管也频繁的使用于室内乐中,比如萨克斯四重奏,竹片五重奏及其他室内乐组合。萨克斯四重奏配置为:一支高音萨克斯,一支中音萨克斯,一支次中音萨克斯和一支上低音萨克斯。因为萨克斯管特有的多样性,萨克斯四重奏可以演奏不同风格的曲目:古典风格——如亨德尔的沙巴女王的到来(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 - Handel),德沃夏克为弦乐四重奏所做的“美国人”(Dvorak “American” String Quartet )等。爵士风格,如格什温的我拥有节奏(Gershwin “I Got Rhythm”),戴夫 布鲁贝克的经典爵士名曲五拍子(Dave Brubeck - “Take Five”)。

当然,近几年竹片五重奏和一些现代室内乐的兴起,也让萨克斯管名副其实的进入了木管乐器的大家族。德国的凯勒传真竹片五重奏(Calefax Reed Quintet)就是一支以双簧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萨克斯管和巴松组成的五重奏乐团。他们不仅演奏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古典曲目,还能创作一些新颖的现代风格的乐曲。还正因为有萨克斯管,他们更能演奏大量的爵士曲目。

(一)古典音乐中的萨克斯管

1870年,法国军乐团首次使用萨克斯管,大大促进了萨克斯在古典演奏的发展及应用。74年后,1944年的法国巴黎,历史上第一个古典萨克斯专业课程在当时的巴黎音乐学院(Paris Conservatoire)建立。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这位古典萨克斯的泰斗级人物--马修. 穆勒(Marcel.Mule)先生。正是在他和当年的巴黎音乐学院校长克劳德.德文古赫(Claude Delvincourt)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古典萨克斯能规范化、系统化的进入到音乐学院的学习课程中。并在接下来的教学、演奏生涯中,穆勒先生通过总结,改编等方式,让古典萨克斯形成了系统的模式。更重要的是他还开拓了古典萨克斯的原创曲目集,让萨克斯能够演奏属于自己乐器的作品。穆勒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古典萨克斯大师,遍布全球。如后来的巴黎高等音乐学院的教授丹尼尔.德法耶(Daniel Deffayet),美国古典萨克斯先驱尤金.卢梭(Eugene Roussea)、弗莱德瑞克.汉姆克(Frederick L.Hemke)等等。并且一大批著名的作曲家也纷纷为穆勒先生定制曲目,如达瑞斯.米勒(Darius Milhaud)、波匝(Eugène Bozza)、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Alexander Konstantinovich Glazunov)等等。在任教期间,穆勒先生还为古典萨克斯改编了各种风格的曲目,逐渐完善了古典萨克斯的曲目库。在后来的欧洲和美洲,古典萨克斯在一代代萨克斯大师共同引领、开拓下,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真正的了解并喜欢上古典萨克斯,为古典萨克斯在乐坛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作曲家把萨克斯也加入到交响乐中,最为著名的曲目莫过于美国作曲家格什温(G.Gershwin)的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这首名曲也是古典交响乐与爵士大乐团的完美融合,格什温先生以三管萨克斯(两支中音萨克斯和一支次中音萨克斯)为标准。还有法国配器大师拉威尔(M.Ravel)所写的芭蕾舞剧宝莱罗(Bolero),使用的就是双管萨克斯(一支高音萨克斯和一支次中音萨克斯)配置。此外,全球各地的作曲家也加入到了萨克斯热潮中,让广大听众越来越熟悉这支器乐届里的新星乐器。

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萨克斯管在交响乐中并不是如此的多见呢?

首先,萨克斯是1841年才诞生的,并且在1860年才开始慢慢的被人熟知。与此同时,萨克斯管也错过古典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1791年去世,海顿1809年去世,而古典主义时期的另外两位泰斗舒伯特、贝多芬分别于1827年和1828年去世。浪漫主义时期的门德尔松1847年去世,舒曼1856年去世。就如单簧管(Clarinet),他是最晚交响乐团的乐器。大约诞生于18世纪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莫扎特时期,单簧管在管弦乐队中的地位才得以巩固。以此类推,萨克斯差不多也应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化才有资格进入交响乐团。而且19世纪晚期的交响乐已经极度成熟,想在如此健全的体系中加入一支如此个性化的乐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也只有像法国的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莫瑞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等作曲家在很晚的时候,才尝试性的将萨克斯加入管弦乐团。但是没有留下大量的的作品,来支持管弦乐团的固定编制容纳萨克斯。第二,从萨克斯这件乐器本身来讲,他的音色太过于个性化,有点特立独行。交响乐的整体性,一致性,使得萨克斯独特的音色经常与乐团格格不入。

(二)爵士乐中的萨克斯管

萨克斯虽然在古典音樂中没有太多崭露头角的机会,反而在爵士乐中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二十世纪的美国,爵士迅速崛起,萨克斯管在其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二十世纪早期,爵士大乐团的前身-摇摆大乐队,风靡着整个美国。萨克斯管也是在那个黄金时代被使用在大乐队里:比如在1920年,艾灵顿公爵乐团(Duke Ellington Orchestra)开始使用萨克斯乐手并让他们从伴奏乐器逐渐转向独奏乐器。1930年开始,涌现出一大批如莱斯特.洋(Lester Young)、柯曼·霍金斯(Coleman Hawkins)著名的爵士乐萨克斯手,奠定了爵士萨克斯管在爵士乐团里不可替代的位置。接下来出现的爵士萨克斯乐手,成为了爵士乐坛的一个标志,他就是查理.帕克( Charlie Parker)。帕克与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Dizzy Gillespie)在一次即兴演奏会上相遇,他们一拍即合并成了爵士乐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对搭档,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开创了爵士乐的全新风格--波普爵士乐。在随后的爵士音乐史中,萨克斯以它特有的色彩与个性,在各种时代与风格中,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演奏乐器。当然,也是在那些如约翰.科川(John Coltrane)、索尼.罗林斯(Sonny Rollins)、斯坦.盖兹(Stan Getz)等优秀的萨克斯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萨克斯管。

(三)流行音乐中的萨克斯管

在后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电声乐团中,萨克斯管被作为独奏乐器或伴奏乐器来使用。例如在二战过后的日本战后重建,大量的爵士乐团频繁的到日本交流演出,让萨克斯管在日本越发的成熟起来。但是因为爵士乐需要乐手大量的练习,所以其普及程度远远低于乡村音乐和流行音乐。在80-90年代的日本流行乐(J-Pop)时代中,萨克斯管被大量的使用,并且在随后几年里流行到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如中国,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兰西亚等。就像熟知的日本80年代当红女歌手河合奈保子(Kawai Naoko)和90年代的大黑摩季(Ohguro Maki),在她们的歌曲里经常用萨克斯管来伴奏或合奏。像后来被广大中国听众熟知的邓丽君,也在她的乐团里配置了萨克斯管,同时也留下了大量流传至今的经典曲目。在地球版图另一面的美国,萨克斯也在当时的流行音乐里频繁出现。比如威猛乐队(WHAM)的“无心快语”(Careless Whisper)、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的“我永远爱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中,都留下了经典萨克斯名句。

四、结论

笔者以不同的角度对萨克斯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简析及梳理,让大家能对萨克斯管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同时能了解到萨克斯管与各类风格的融合与发展,把握传承与创新关系,将萨克斯管的学术发展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美]大卫·里布曼.探究富有个性的萨克斯管的声音[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雨生.论萨克斯管在现代器乐体系中的定位与发展[J].音乐探索,2007(02).

猜你喜欢

萨克斯管流派历史
萨克斯演奏的基本要领探讨
圣诞老人的礼物
谈萨克斯管的特性与演奏方法
关于萨克斯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探究
“秦腔流派”传承班汇报演出举行
浅析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
新历史
豫剧马派唱腔艺术特征与其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探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