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变得充满“诗情画意”
2016-07-02姚顺
姚顺
【摘要】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无不具有真挚的感情。如何“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去感受作品的美,是老师们提高语文课堂实效,优化语文教学苦苦追求的一条重要渠道。笔者尝试还语文以美感,让学生用诗,用画,去体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让语文课变得充满“诗情画意”。
【关键词】 语文课 多媒体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22-01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优美情境,渲染“诗画”背景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诉诸视觉、听觉,拓展出一片充满想象的意境,营造诗意氛围。美的氛围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是宽松地交流情感的结果,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让学生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课文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丰富刺激优势,可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审美心理和创造美的兴趣。
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先以情感导入:“假如能穿越时空,任意结交一位古人为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苏轼。不是缘于他大学士的名声,而是他那高尚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今天,让我们走近苏轼,陪他度一个寂寞中秋夜。”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苏轼坎坷境遇的一段介绍;再播放一支按该词牌而编的曲谱,在精美的画面、富有磁性的介绍,和抑扬顿挫的古乐中,动之以情,让学生思接千载,对苏轼的敬意油然而生。不仅把学生带进一个典雅的境界,而且加深了对这首词的理解。
二、通过创造性阅读,进行“诗情”对话
一篇课文教学即将结束,要能够抓住学生“余情未了”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去和隐藏在作品后面的作者进行交流和心灵对话。
例如在教《最后一片叶子》时,利用一刻钟时间,让学生以“最后一片叶子”为题写一首小诗,要求紧扣那片叶子,写出真情实感。此时,学生热情高涨,人人举笔,沉浸在审美创造的天地里。有的写道:窗前/那碧绿的叶脉/像弯曲的河流/而你简单的一生/在我记忆永留;有的干脆化用戴望舒的诗写《最后一片叶子(题琼西)》: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悲伤/我藏起你画的那片叶子。不管小诗写得如何,关键在于让学生从内心去体验作品并流露感情。
感受了诗意,就得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这种感受,宣泄出那份情感。这样,在情感的熏陶下既理解课文中的人性美、人情美,又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热爱,从而加深了对真、善、美理解。
三、结合想象性阅读,赋予人物“画意”
叶圣陶曾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也可拓展儿童的想象”。以作品直接描述的形象作为诱导,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通过图画,进行美的创造,也能够使学生感受美,辨析美。
诗情画意的课堂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如《沁园春·长沙》一文,作者通过苍劲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的秋景图。作者借助多个意象,如层林、江河、百舸、雄鹰等等,将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要想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壮丽山河图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长沙秋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感悟诗人面对壮丽山河“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配以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诗人的心拉近,理解诗人之所思。这样,学生借助想象,把握了诗歌的深刻内涵,揣摩出了诗句的言外之意,理解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四、运用平等的心灵对话,滋养诗情画意
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心灵对话的语文。诗意语文大师王崧舟先生曾言:“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这是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应有之义。”课堂上,我始终在引导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是独立平等的交流。在这里,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尊卑之别,在我所设计的语文课堂里,文本即是作者本人的形象,而师生则融身于他以字为声的世界里,在这个形象的世界里,三者相围而坐,如故友闲谈,从彼此的对话中寻求心灵上的滋养,渐渐进入到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
语文是一个灵动的,充满激情的世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才动人,让我们用心、用情感点燃激情,唤醒学生心中的那份诗意,谱写心灵流动的乐章,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