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作、阅读、生活相结合
2017-07-07曾晓红
(新疆兵团第五师86团一中,新疆 博乐 833403)
摘 要:好的习作内容从生活中来,习作的章法和好的语言从阅读积累中来,把习作、阅读、生活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写出文从字顺的好作文。
关键词:习作;阅读;生活
一、内容从生活中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片段一:馒头榆早已开枝散叶,每个枝上都有好多小芽苞。虽然很细碎但是看得出,它们都有冲破一切阻碍也要探出头来的劲。迎着光看似乎有一群小精灵在飞舞!苹果树含苞欲放,每一个花骨朵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捏一下很软,能看到空隙。透着光看那淡淡的粉红色花瓣,全部盛开应该是一幅很美的景色吧!蚂蚁、小蜘蛛也耐不住寂寞跑了出来,欣赏这多姿多彩的世界!
片段二:大家拿出资料正要背诵,这时和蔼的科学老师提着重重的籃子,向我们走来。篮子里装着他千辛万苦批改的作业和实验教具。科学老师的表情很严肃,可说话的声音却很温柔。老师讲了半节课后,那洪亮又温柔的声音变得沙哑了。接着,老师让我们背诵资料上的复习题。这资料可是老师辛辛苦苦打印了36份啊!每一张上面都有一份甜丝丝的爱。
片段三:奶奶帮我掰开了石榴,我以为她会直接把另一半放到桌子上。可我想错了,她先征求了我的同意后才放到桌子上的。奶奶您真好,谢谢您!
片段四:我想坚持走到学校,可肚子疼得怎么也站不起来。同学们都准备扶着我去医务室。这时,朱颜洲来了,背着我向医务室走去。旁边的同学有的去找我的爸爸,有的帮我拿东西,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还忙着给我穿衣服,真是感谢他们呀!
上面选取的作文片段,从选材来看均来自学生的生活, 写景、写人、记事,读来真实可信。而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真实的情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从语言表达来看意思表达清楚,文从字顺,内容充满了生活气息。
平时提到习作,学生总会出现“皱着眉头,咬着笔头,半天写不出一句话”的现象。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就得找到他们写作的兴奋点。这个点就是再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让内容从生活中走出来。前面列举的四个小片段如果不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要想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容易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要坚持将习作与生活相融合。
二、章法和语言从阅读中来(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课标里提到“作文是为自己写的”。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作文是我手写我心。”
1.习作要有好的语言
好的语言从积累中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帮助学生用文字再现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在素材积累本上记录下一天当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内容可以是课内外、室内外发生的事,只要是自己经历过的、想到的都是作文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好的语言从阅读中来。有了习作素材,还要有语言的积淀,为流畅的表达“备砖备料”,才能写出优秀的习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语文书中或课外书中的优秀片段积累下来。例如,就“这个人真骄傲!”“他真是我们班的骄傲!”两句话进行比较。第一句话是指这个人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骄傲”在这里显然是贬义词;第二句“骄傲”是指同学们为他感到自豪,是褒义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积累词汇。学生不能孤立地积累某个词汇,更不能只关注华丽的词汇,关注语言的准确性才是第一位的。
2.习作要讲究章法
学生有了写作素材之后,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有的学生对天天见到的事也不一定能表达清楚,即使有印象,如果不仔细观察、用心琢磨,也很难写出文从字顺的好文章。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文的基本章法。如怎么开头,怎么把文章组织得比较规范,写一件事先要弄清楚时间、地点、任务等。学生要坚持练习,逐渐学会观察生活,享受习作的快乐。
三、习作、阅读、生活的有机结合
“作文”是什么?学生学习写文章,自由地写自己的生活,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一篇好作文,能非常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想法,是为自己写的,是自由的。用课标中的话来说就是“写作文是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是工具,学生使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综上所述,章法和语言都来自阅读,这三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材料从生活中来,实际上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何谈作文?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遣词造句,学到了布局谋篇,实际上在阅读中也展开了生活的大画卷。
作者简介:曾晓红(1974— ),女,专科学历,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