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07-07石义林
石义林
(天长市实验小学,安徽 滁州 2393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新课标在推广和执行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就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而言,课程要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阅读教学有效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以此为背景,分析几点科学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供行业内外人士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提升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重头戏,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未来的文化知识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中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情况并不乐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着阅读有效性。本文通过分析现实中的一些不良现状,结合有关学者的理论,再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生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一、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自身对所学知识的判断能力无法与成年人相提并论。这时候教师必须合理地引导,而不是逼迫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引导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毫无疑问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首先,利用好小学生天真活泼、思想单纯的心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插画和小故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余阅读小故事,然后利用常规教学时间,让学生讲故事。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讲得很好的学生一定要给予鼓励,哪怕是一张奖状,也可以给予“班级故事小能手”的称号。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诗歌朗诵比赛或者演讲比赛。比如,可以推荐小学生来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当读到“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时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另外,对于那些他们似懂非懂的文字,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去理解。这就间接地达到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这种方式解决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阅读方式的引导
有感情地阅读是小学语文课标要求,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现实中,很多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大多数还是一个音调读下去。这里有两个原因。主观原因是学生并不愿意认认真真对待这件事情,他们阅读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客观原因是学生并不理解文中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如每个小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一首诗《春晓》,本來是一首意境非常优美的诗,但学生可能并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美,一口气就读完了。读完之后也并没有什么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从诗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讲解,然后给学生做朗读示范,之后让学生带着对诗的理解重新完成朗读。
三、采取情境教学方法
首先,情境教学方法是学生参与度最高的教学方法。在前期,参与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怕自己做不好觉得紧张或者害怕,但克服紧张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时间久了,站上讲台发言成了日常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自然不再紧张,而且会受益良多。
教师最好是选择适合分角色朗读的课文,进行简单的再加工,把课文编排成一个小剧本,然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课文的阅读和朗读。在真正分角色朗读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自我阅读的时间,然后教师要把文章的主旨和段落大意对学生讲解。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地进入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各个主人公真正的思想感情。
四、增压于无形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单纯地通过布置阅读任务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兴趣。比如,教师告诉学生,请学生阅读语文习题集第八页,并完成文章后的题目。这种方式过于传统和死板,虽然没什么错,但阅读的有效性肯定会大打折扣。
学习新知识,压力肯定会有,但教师可以把这种压力无形地加给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翻到阅读习题的那一页,把后面的问题遮盖住,学生只是纯粹地阅读。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后面的习题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比如第一自然段共用了几个词语,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学生说出是哪一句。这样非常轻松而自然地进行过度,后面学生完成习题任务就会非常轻松。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完成习题任务,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五、结束语
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必然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引导,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综合知识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青.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28):35.
[2]张志红.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1(9):83.
[3]潘丽远.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J].考试周刊,2013(81):50.
[4]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