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在政治课堂中应用的效果及反思
2017-07-07何志能
(江门市荷塘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江门 529095)
摘 要:新课改以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探究对政治课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各项能力。但同时,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时,还要注意该方法的不足,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合作探究;高效课堂;能力提升
在我国,应试教育已经向素质教育转变,而新课程改革也提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探讨小组合作探究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本人用了三年时间对任教的两个班进行了教学实践试验,在A班推行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学,在B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经过三年的研究对比,A班在高效课堂、成绩提升、能力提高等方面比B班占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
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对比,两个教学班在高效课堂、成绩提升、能力提高方面的数据如表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推行小组合作探究法的班级教学效果显著,具体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形成高效课堂。教师一改传统的满堂灌模式,重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编排更为紧凑,知识传播更为充实,学生成绩提升更快。小组合作探究能使每位学生都真正参与进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比每次测试结果发现,A班平均分比B班高5~8分。其次,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更加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地合作研讨,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能的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反思
虽然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但在实际运用中,笔者还是发现它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不断完善。
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合作
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个别小组的成员没有真正融入合作探究中,他们对探究的问题不甚了解,缺乏相关的知识底蕴与事前准备,探究时间到了,就随便应付教师,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对课堂纪律造成负面影响。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该科学设计探究问题,难度要适中,既要结合教材实际,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合理分组,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法,进一步强化小组长的职责,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调控,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探究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2.探究时间难以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安排探究活动的时间以30~35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探究的质量。但30多分钟过去后,一节课就剩下10分钟左右,在这10分钟内要完成各小组代表发言和教师的点评几乎是不可能的。合理处理探究时间与总结发言、教师点评时间合理安排这一矛盾,成为探究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要解决这一矛盾,师生必须做好事前准备,在每次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必须针对探究的问题对学生做足够的指引,对探究问题的难度、方向进行充分说明。而学生在活动之前必须做足功课,初探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使合作探究时间编排更为紧凑合理,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3.缺乏全面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容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为了能对教学活动做全面的评价,应该加强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先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小组长评价,最后教师总结性评价。此外,还应该对每小组进行评价,先进行组间互评,再让教师根据各组的表现进行总评价。教师还应该对学习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对好的学习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对错误的方法做及时的引导与纠正。为了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引導学生定期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组员,使评价更全面、更科学。
参考文献:
曹光灿.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0(3).
作者简介:何志能(1979— ),男,广东新会人,法学学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