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的融入与渗透
2017-07-07文敏慧
文敏慧
(拉萨市城关区雪小学,西藏 拉萨 850000)
摘 要: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与发展,小学音乐教学的内涵、方式不断丰富。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措施进行了细致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措施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只能体会音乐,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与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从本质上来讲,音乐教学是利用旋律来打动学生的内心的,让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激发,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将情感教育融入音乐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是一门具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满足。对于教师来讲,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懂得欣赏,体会音乐蕴含的内在价值,通过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引进,有利于创设情境化的学习模式与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此,在小学音乐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片、文字、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创设与音乐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与氛围,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陶冶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海浪的声音,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正站在大海边上,能看到什么景象。音乐播放完后,学生开始分享自己的感受,“我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非常壮观”“我看到了一群海鸥从海面上略过,美丽极了”……每个学生都分享了自身的感受,教师要给予表扬与奖励,然后正式导入新课,为学生详细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表达的感情等,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强化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体验。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对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重要影响,音乐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关键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情感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眼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任教师、亲近教师,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音乐创作需要与生活接触,只有参加实践活动,完善自己的人格,才会产生伟大的作品。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讲,教师不要将音乐教学拘泥于课堂,否则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放弃音乐学习,不利于情感教育的推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感受音乐的魅力之处,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例如,在欣赏《春之歌》时,笔者课前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足迹,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发现了冰雪融化的痕迹,小草从石头缝里冒出来了,远处的麦田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等。再聆听这首乐曲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在郊外看到的场景,很轻松地投入到乐曲的情境中,感受欣欣向荣的景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采取游戏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稳定的心理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源于学生的兴趣,情感教育的培养也与学生的兴趣相符合。只有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之后,才会有动力、有欲望去学习,良好的学习情感也就会产生了。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认知水平、心理水平发展还不成熟,采取游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动物说话》这首歌曲的时候,笔者事先制作好各种动物的纸帽子,上课的时候分给学生,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鸡、小鸭、喜鹊、青蛙等,然后配上本节课要学习的音乐,学生根据节奏做出动作,模仿动物的声音,学习趣味性大大增加。
总而言之,音乐这门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孙冠宇.论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2]马春玲.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音樂时空,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