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思维定式与反定式
2017-07-07潘建芬
摘 要:思维定式是思维的固有程序、规则和框架,也是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本文从世人意向中的体育教师思维定式入手,描述了体育教师思维定式印象;从体育教师思维定式的表现入手,阐述了四种类型的负迁移表现;从体育教师思维的反定式入手,分析了思维反定式培养的路径策略,以走出常态思维定式,跳出墨守成规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维定式;反定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04-0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在体育与健康新课改的实验过程中,在学科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探索中,在面对学生体质健康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困境,需要以创造性思维加以处理和解决。然而,体育教师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往往会受到习惯性思维定式,也就是受过去式的、固定化的思路束缚,造成自我封闭、墨守成规和思域狭窄,难以摆脱消极、刻板印象,难以发挥能动的、正向的创造精神。要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要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促进体育教师专业进阶发展,除了良好的外环境、大环境外,更需要体育教师从正迁移、积极态、反定式去努力,从而走出思维定式、跳出恶性循环,闯出学校体育的一片新天地。
一、世人意向中的体育教师思维定式印象
思维定式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的更迅速、更有效。体育教师自我和世人所刻画、认可的“图像”或“印象”,往往是体育教师自我或“他我”意向中的思维定式,一般都有着阳光、健康、积极的正向态势,但在认知、态度和行动上也显现出诸多的消极印象。
1.“缺乏创新”成为体育教师的首位定式印象
在笔者四年前面向北京市300余名中小学学科教师、400余名中小学生和300余名学生家长的一份调查中,就“体育教师最欠缺的品质是什么”“体育教师最需提高哪些能力”的调查发现,在不同学科教师和学生眼中,不受重视、缺乏创新、简单机械、知识面窄、严厉粗暴等成为体育教师欠缺的品质,而“缺乏创新”成为体育教师首位欠缺的品质和首位需提高的能力。或许是几年如一日的同一套课间操,或许是沉闷无生气的学校体育活动,或许是“一哨两球三放羊”的体育课,或许是对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印象定格,或许是对体育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成见,或许是基础教育深综改的现实冲击,“缺乏创新”成为体育教师的首位定式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2.“消极态”是体育教师意向认知上的定式印象
思维定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的产物,是一种认识定式,是存在于人头脑当中的认知框架。在“你是怎样一位体育教师”的自我描述中,近一半体育教师对自我具有接纳、自尊、自信、自爱、善于克服困难等积极意向,但一半多的体育教师自我意象消极,他们有着不受学校重视、工作艰辛、待遇低下、学校勤杂兵、任劳任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混算了等认知,对自我具有否定、自卑、压抑、自暴自弃、放弃等负面评价。同時,其他学科教师对体育教师的意象正负兼而有之,一半以上的学科教师认为体育教师有着懒散、知识面不够、责任心不够、文明形象不好、管理水平差、专业素养不高、课堂“放羊”教学等消极意向。这些意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
3.“灰色态”是体育教师专业态度上的定式印象
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指教师专业行为的心理倾向,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师的专业工作效能。由于受个人师德、兴趣、信念、人际关系、经济利益、追求升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体育教师的专业态度是多种多样的,少数体育教师有着投入的积极态和无所谓的消极态,多数体育教师则呈现灰色态,一种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中间状态或混合状态,主要表现为缺乏一贯性和系统性,时好时坏,有的方面好、有的方面不好。如有的体育教师对自己喜欢干、愿意干的工作能做得很好,但对有难度、有挑战的工作就选择逃避或抱怨;有的体育教师在领导提要求、给压力的情况下,往往能把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但当没人管、没人要求时,就得过且过,甚至破罐子破摔。体育教师的专业态度定势一定程度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活动和专业精神。
4.“灰色技能”是体育教师任务行动上的定式印象
在面向体育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60.7%的体育教师认为在学校竞争中具备“灰色技能”很重要,44.2%的体育教师表示自己具备“灰色技能”,58%的其他学科教师认为体育教师具备“灰色技能”。在他人眼中,体育教师的工作是清闲轻松的,似乎不用备课、不用写教学设计、不用批改作业、不用参加考试排名、不用补课、也没有升学压力等,而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则是繁重忙碌的。在现实中,不少体育教师在学校很是吃得开、混得好,与学校领导、甚至是校长称兄道弟,关系不一般。体育教师能喝酒、会唱歌、会打牌等在吃喝玩乐方面的特长,还有其他如善交际、会攻关等与体育教师教学业务无关的灰色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精力和业务钻研,使部分体育教师陷入不务正业、专攻旁门的恶性定式之中。
二、体育教师思维定式的常态负迁移表现
体育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往往都能凭借自己积累的一定知识和经验,对学校体育改革中的新事物能迅速、有效地认识并做出跟进,特别是对学校体育工作中那些常规性、例行性工作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思维定式作为创新性思维的障碍,很容易造成思维框框,使体育教师产生思想上的惰性,养成一种机械呆板、千篇一律的工作习惯,显现负迁移态势。
1.因循守旧——习惯从传统和惯例中找根据
“学校一直就是这么要求的”“运动会一直就是这么开的”“体育课准备活动都是这么做的”“以前我们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对于多数体育教师来说,已有形成的这些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成为了定势的习惯和做事的理由,更多的都是在模仿、在沿袭、在走老套路,如学校里的新教师和老教师一样在体育课上都是背着手站立,老师擅长什么、愿意教什么体育课就上什么,准备活动千篇一律都由学生带着做等。这些习惯性、常态性工作行为,缺少了继承基础上的革新,缺少了借鉴基础上的鼎新,缺少了传统基础上的突破,缺少了惯例基础上的变样,使得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多年来因循守旧、难以改变,使得体育教师一批批、一代代难以改变。
2.经验主义——习惯靠吃老本的非理性应对
“以前我就是这么教的,现在怎么就不行了”“我就关注怎么提高学生体育中考成绩,其他的我不关心,也与我无关”“为什么非要实践大单元教学,我觉得没意义,用我以前的教法一样能提高中考成绩”“那些一校一品试验改革在我们学校不可行”……对于多数体育教师来说,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了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更多会凭经验、吃老本,不注重钻研教材教法,不注重在自身业务上的提高,不加强技能训练,不关注教育教学改革,也不走出去更新理念方法。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体育教师,呈现“温水煮青蛙”的样态,面对基础教育深综改,面对新课程深入推进,面对体育中考改革,面对学校体育三维一体目标,面对一校一品试验,面对学科核心素养,习惯了无动于衷,习惯了“你要求你的”,习惯了“我做我的”,使得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缺少了生气活力和突破创新。
3.拿来主义——习惯提供模板照抄照搬仿效
“有没有集体跑步视频录像我们可以直接学习模仿的”“有没有阳光体育运动的方案提供参考”“谁有鱼跃前滚翻的研究课教案学习借鉴”“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做就行”“我就是完全按照国外的这个教学模式实施的”……对于多数体育教师来说,习惯用现成的模板和套路,直接采用“拿来主义”,仿效模仿、照抄照搬他人的经验,而不是基于他人的经验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和改创。体育教师习惯直接拿来就用、过分依赖他人、自己不尝试、不经历、不体验,没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参考、吸收和改编,就不能很好地加以消化吸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会导致效仿效果不好、理解不到位和思考不深刻状况出现。
4.唯上唯书——习惯根据领导意图和书本条条
“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领导就是这么要求的”“领导就喜欢这项运动”“领导只关心学生安全和成绩”“教材中就是这么要求的”“教材上就是这么写的”“就是按照教材设计的单元教学”“动作技术要领和教学重难点就是根据教师用书进行讲解与确定的”……多数体育教师习惯从上面领导的意图和指示中找根据,习惯从教材和书本中找根据,面对需要理解、改变和变通的问题,一般都会出现下意识地先考虑条条,下意识地只完成“转运站”的作用的行为,而不注意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动脑筋,作出建设性的思考和学科决策,并创造性地进行贯彻实施。
三、体育教师思维的反定式培养
体育教师本没有“定式思维”,经过的事情多了,也就形成了“定式思维”,出现了禁锢于经验、因思维定式而止步不前的状态。要摆脱妨碍体育教师创造性思维定式的束缚,就需要进行反定式的努力,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框框,多进行反向思考,并有意识地从与思维定式不同乃至相反的角度和方向上进行思考,破除因思维定式形成的主观框框,从而认清问题的本质和意义。
1.求新求异——“可以那样做”的审视
在学校体育实践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优秀的体育教师都有着各自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都开创了各自的学校体育特色和品牌,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创新精神。他们往往不满足于现状,不满于走老路。当大家都在這样做时,他们在审视自己是否可以那样做;当大家在那样做时,他们又在考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大家都做得好时,他们又在考虑还可以怎样做,所以他们思考问题总比大家更广、更深、更新,总比大家更显独特、更有新意、更具特点。他们深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道理,他们会不断提高和升级学校体育工作,会不断发展和推进体育教学,会不断追求和突破自我发展。
2.逆向翻转——反定式思维的“三问”
要突破定式思维,就需要体育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反定式。美国的伯纳姆曾针对如何进行反定式思维提出了著名的“三问”:一是能不能取消;二是能不能合并;三是能不能取代。也就是在一个毫无头绪的难题或异常艰难的问题面前,利用反向推导,或是尽可能提出多种设想,寻求多种多样的答案,并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挑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对于学校体育中的任何一项工作,体育教师也都可以提出这三个基本问题,解决诸如一些一成不变的、低效的、无趣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或活动,如能取消则去旧求新,如能合并则组合开发,如能取代则推陈出新。
3.质疑转移——不屈服于环境的“抗争”
由于体育学科特殊的学科地位、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特质,在面对学校体育发展大环境不支持、各项工作难以开展的困境下,多数体育教师会选择观望等待、得过且过且存有侥幸心,有的则习惯忍气吞声、隐忍妥协,有的在悲叹命苦、保持沉默的同时不想斗争也不敢斗争,人格精神日益萎缩,质疑闯劲消失殆尽,从而使自己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使自己的工作局限在越来越小的范围,使自己屈服于环境,屈服于传统规则,不能主宰环境和学校体育的发展。质疑是体育教师智慧的闪光和思维健全的标配,转移是体育教师对相关资源的剖析和重组,抗争是体育教师对相关权益的努力和追求,体育教师要善于质疑、敢于抗争,从而转变切入角度,在独立思考中发现新事物和新规律,提出新看法和新建议。
4.超越多维——去寻找一条“新路”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习惯性思维,所以说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体育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不仅受世界观、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过去的经验。当体育教学处于难以突破的状态,当学校体育改革困于两难选择之间,这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勇于跳出固有思维,不再按照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摆脱思考问题时的盲点,重新考虑设计,从而找到多条出路和实现多种可能。正如文学巨匠莫泊桑说的:“应该时刻躲避那些走熟的路,去寻找一条新路。”还如美国著名贝尔实验室贝尔雕像下面的名言“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深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要找到一条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路,要实践学校体育前所未做的工作,超越现实的多维思考、举一反三的多种可行性尝试和融入多元素的相互渗透,才可能走好“新路”并发挥其积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汤淑贞.管理心理学[M].台北:三民书局,1987.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潘建芬,毛振明,陈雁飞.体育教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4]谢孝洋.论思维定式的本质[J].湖南农机,2007(11):79-80.
[5]付俊英.论思维定式与创造性思维[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1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