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滚翻不同位置抱腿技术的运用

2017-07-07张建林

体育教学 2017年6期

张建林

摘 要:本文从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前滚翻不一样的抱腿位置存在的优势和缺点,以及学生实际存在的现状,采用前置评价等手段,试图探寻单元教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前滚翻;抱腿技术;前置检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62-02

在前滚翻教学中,学生失败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对于是抱膝、抱腿或是抱脚踝哪一个更有效,不能用这一种技术动作对所有学习前滚翻的学生进行试验,从所谓的成功率上得出这个技术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从而去神化或者否定这个技术动作的作用。由于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在同一运动项目的技术教学中,身体条件、技术层面、心理原因等多方面复杂因素造成了学习技术的壁垒,教师只有分析清楚学生学习动作失败的真正原因,在学练过程中去发现并及时运用不同技术或方法进行指导,在壁垒形成之初进行突破,才能在单元教学的最后阶段取得大面积的成功。

一、教材分析

抱膝为体操专业队的动作要求,抱小腿和抱腿为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前者侧重于动作的美观性,后者侧重于动作的实用性和均衡性。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滚翻抱腿动作,可以结合抱膝、抱小腿等动作进行拓展,增加抱小腿中部,抱脚踝、上下抱腿等动作(图1)。

1.抱膝动作力学分析

双手抱膝动作通过屈臂用力只给屈髋增加了一个外力。如果学生屈膝能力不足,脚后跟这个支点远离身体,增加了学生完成蹲立的反作用力,造成无法蹲立。

2.抱小腿中间的动作力学分析

抱小腿中间对于屈髋和屈膝都增加了外力,缩短了脚这个支点与身体的距离,可以减少学生完成蹲立的反作用力。

3.抱脚踝动作力学分析

抱脚踝是相对于以上两种抱腿法,抱在小腿远端更接近于脚踝的地方,这个动作给屈膝增加了较多的外力,让支点距离身体更加近,减少了学生完成蹲立的反作用力,适用于膝关节柔韧性差和因为胖而屈膝艰难的学生。

4.上下抱腿动作力学分析

上下抱腿动作虽然看似和抱小腿中部差不多,但由于作用力直接作用在两个点上,屈髋和屈膝外力的增加都有明显增效,尝试应用于屈髋和屈膝都艰难的学生。

二、前置检测评价

1.检测原因

现在的学生由于营养较好、运动缺乏而造成轻度肥胖、肥胖、重度肥胖的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膝关节柔韧性差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导致一种方式很难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了。

2.检测方法

本人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测试方法,测试在手臂不抱腿的情况下,双脚脚后跟到臀部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如图2所示。取四个范围值,分别为10厘米以内,10~20厘米之间,20~30厘米之间,30厘米以上。抽取本校七年级四个平行班进行了测试和统计。为统计和表述方便按10厘米以内膝关节柔韧性为优秀,10~20厘米之间膝关节柔韧性为良好,20~30厘米之间膝关节柔韧性为及格,30厘米以上膝关节柔韧性为不及格。

3.检测统计

利用雨天等體育课对学生进行检测统计,统计每班的各个级别的人数并计算出各自的百分比率。

4.测试注意事项

在测试时要注意,必须让学生明确这个测试仅仅只是测膝关节柔韧性的,重点强调膝关节的柔韧性,而不是评价。至于建立的团身收腿动作印象,就当是隐性学习,为开展教学积累最近发展区的动作进行储备。

三、应对策略

1.针对性采用技术

优秀级别的学生,鼓励用抱膝或者不抱腿动作,良好级别的学生要求抱小腿中间,及格级别的学生必须抱脚踝,不及格级别的学生则必须抱脚踝或者上下抱腿。

2.菜单式呈现

把多种抱腿技术相应的练习指导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推荐的方式可以用教室的多媒体,或者上课时利用小黑板呈现。

3.阶梯式挑战

如图3所示,让学生从底层难度开始逐步向上一层动作难度挑战。也可以结合上述两种策略,先按表一测得的数据,以第一种策略学习和练习,待学生学会后需要新鲜刺激时,再以第二种策略呈现图3的难度级别,让学生向上一级难度挑战。

四、教学实施

1.开始部分

慢跑和打开各关节的准备活动操。作为体操单元的教学,个人认为在本单元教学的前期课时中的准备部分不宜过分热闹。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把应对策略落实下去,也就是在哪几个环节进行怎样的落实。

(1)教师示范用抱小脚中间位置成蹲立,学生两边坐小体操垫观察,让学生回忆教师示范完整动作的各个组成动作,表述有教师的示范有哪些动作,即让学生记住基本动作要领。但学生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学生如果说没有看清,教师借机再示范一遍,再提问。不在第一次之前提出让学生在观察时注意教师示范有哪些动作,是为了通过提问后的再示范让学生主动去集中注意力。

(2)分组练习。分组为了让学生等待的时间变少,既要保证练习密度,又要留有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练看结合,满足学生观察思考尝试和投身练习的需要。

(3)辅助性练习。团身抱腿滚动落实,在学生团身滚动时对学生的抱腿动作进行指导和要求。学生在听到哨声后开始团身滚动,设置三轮团身滚动练习,在第一轮的团身滚动练习之前提出有针对性的不同抱腿要求,在团身滚动练习时,老师巡回时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进行三轮团身抱腿滚动练习过程中,老师完成对所有同学的检查和指导。

(4)分组练习进一步落实。要求学生按辅助练习的抱腿动作进行练习,教师再巡视个别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和有针对性指导,这时教师强调的动作要领除了抱腿位置,还有蹬地有力、快速向前和团身翻滚。

当学生掌握动作,能够顺利完成动作后,练习本身已经满足学生对新奇需求了,可以进行分组练习的第一次暂停,进行第二种应对策略,要求挑战上一层动作要求,例如,抱小腿中间才能完成的学生挑战抱膝。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激发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种挑战中培养他们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5)提升课堂运动量的练习。教师根据本节课在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后,剩余的时间安排提升课堂运动负荷的练习,如核心肌群的练习、腿部蹬地力量的练习、推小车提升空间感和手臂力量的练习,等等。

3.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后进行课堂小结时,重点评价学生的練习表现,特别是取得精彩动作的学生和挑战上一层动作取得成功的学生,通过回忆式的描述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对本单元的下一教学内容作一个介绍,以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和产生心理期待。

五、结果分析

1.数据统计

由于无法完成蹲立的人数相对较少,为了方便选择了在课间统计了无法成功完成蹲立的人数,四个班103人中有5人无法完成蹲立,完成蹲立的人为98人,占总人数的95.15%。膝关节柔韧性优秀的42人,100%达成教学目标;膝关节柔韧性良好的49人,97.96%达成教学目标;膝关节柔韧性及格的10人中,有80%达成教学目标;膝关节柔韧性不及格2人,无法达成教学目标,但由于抱腿动作的多样性让这两人积极参与到了练习中,从提高前庭器功能这个体育目标来说,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2.分析未完成的学生原因

学生未能完成蹲立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重度肥胖,另一种是心理过度紧张。

(1)重度肥胖

其中未完成的5人中有4人是重度肥胖,而且腿部力量也差,无法形成有力的蹬地力量,这4人中两人是膝关节柔韧性在及格的程度,另两人在不及格程度,这4人能做出翻身动作,虽然无法达到蹲立,但他们在积极尝试各种抱腿动作中都快乐地参与了练习,从提升前庭器功能的体育目标来说已经达到了。

(2)心理过度紧张

有一位女生的膝关节柔韧性达到良好,这一位学生无法完成蹲立是心理原因,她在班级中文化成绩优秀,被同学称为“学霸”,以本人的观察发现,她平时上体育课非常认真,认真到不允许自己有一点失误的程度。她在教学的第一次练习前滚翻背着垫时,身体本能地出现平躺的动作,无法团身,这一失误动作,让她非常害怕。

我尝试用保护帮助和强调团身动作结合的方法让她单独练习建立动作印象,但越是这样的特殊照顾越是让她着急,看着她快要哭出来的紧张样子,我选择了冷处理。观察她在其他项目的学习上,她的练习质量还是不错的,期待在其他单元教学中对她的体育运动自信进行提升。

六、研究价值

(1)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单元教学中对技术中形成的差异,采用相应的针对性技术突破。学生因生理原因在学习技术中产生的壁垒,让学生体会成功,提高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参与度,感受体育运动对自身的改造。

(2)理念上在同一技术教学中,重视多种动作适用性的同时,向漂亮的标准动作推进教学。承认同一技术分化出来的不同动作的作用和锻炼价值,从对学生的适用性上分析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在全体定点练习的时候,教师巡回快速指导为主要突破口,外加给学生呈现多样动作可供菜单式选择练习为辅助突破口进行教学,然后按图3类似的动作层次进行升级式挑战自学,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练习的意愿,达成学校体育单元教学的优化。

(3)作为单元教学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相互影响,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指向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

(4)对于提前评价并采取相应教学措施策略进行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