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05张慧琴

艺术评鉴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慕课音乐教学

张慧琴

摘要:《纽约时报》上称2012年是慕课元年,而在我国真正的慕课元年被认为是2013年。在这一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edx,成为了新入伙的亚洲名校。随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学校也与慕课旗下Coursera在线课程进行了签约,建立起合作伙伴的关系,和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全球最大的网络课程系统。慕课经过了5年的发展和历练,它的运用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怎样的变革和冲击呢?而对于高校中需要创新和灵活教学的音乐教学板块中,又得到了怎样的应用呢?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慕课;高等院校;音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094-02

一、慕课的概念和特点

慕课,英文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意为“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2012年在国外出现并发展起来,2013年中国引进慕课概念,随后多所国内知名高校与世界知名高校合作进行资源共享的慕课建设。它颠覆了传统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向,慕课的教学对象不再是几十或几百的班级群体,其参课的人数庞大,一门课程动辄就是上万人,他们大多以興趣爱好为主导,不分年龄、国籍、层次,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在线进行慕课课程的学习。慕课的特点:

1、大规模性。这是慕课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基础的特点。慕课不仅在教学对象上数量庞大,其课程的种类也繁多,而参与这些课程资源开发的高校也非常多。比如慕课平台上的三大巨头:Coursera、edx、Vdacity,参与这三大慕课平台建设的高校和组织就多达好几百个,而其课程涉及的领域达到了几十上百,一门课程可供上万人学习,这样的大规模特点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不是压力更不是负担,更多的是一种资源上的共享和学问上的认可。也充分体现出了慕课的优势。

2、开放性。所谓开放也就是相对的自由,它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教学对象和学习方式等。慕课所尊崇的是知识共享,开放性的知识资源,面向的是任何年龄任何阶层任何国界的学习对象,以兴趣为主导,自由的选择合适或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而学习的方式也是自由的,随堂学习、自由学习或定期开课学习等模式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去调整和选择。慕课大多数都是免费课程,只有在你需要学分或者证书的时候,才需要缴纳一定费用。

3、基于网络。慕课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学习成绩测验等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和完成的,不受到时空的限制。

4、教学的互动性强。慕课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小视频”的方式,每一次的教学都是由时间不会太长的十几二十分钟小视频进行,学习者可以进行碎片式的学习,这样更加便于记忆和整合。每次“小视频”的教学课程后都会加一些“小测验”,这些测验针对每一节的视频教学内容,记忆犹新的测验方式能让学习者尽快的掌握知识点。除了教学的老师外,学习者们也亦师亦友,形成强大的学习社区,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及时解决课程中的疑问。

5、点评方式及测验方式新颖。慕课采用的是“网游式”的学习模式,每个课程都像游戏过关升级一般,极大的刺激了学习者的积极性,课程后的点评是由教师和共同学习的伙伴相结合形式的,由计算机进行完成,点评成果中不止能有课程的总结性观点,更多的时候会产生更好的创新性答案,几乎不存在舞弊行为,反而让点评和测验变得更有趣。

二、慕课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集中性展示音乐技巧。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课程中,进行教学时给学生们介绍和展示的音乐技巧都太过于单一、笼统,学生无法从本质上去了解这些音乐作品或者音乐技巧的意义,失去兴趣而造成进度缓慢、技巧呆板等情况。慕课运用的是一种小而精的音乐技巧展示模式,它能够将更多的更新的音乐技巧内容集中起来,对学生进行精简展示和分享。这种集中性的展示能让学生更容易发起研究讨论,慕课平台上的各种互动论坛变得更加完善,学生在音乐技巧方面的拓展就更加自然和有效。

如果说有些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吸收能力低,那么数字化教学无疑是最好的尝试,现在是信息化大时代,很多事物采用数字化模式去展示其吸引力是最大的,而慕课的形式就是“小视频”,那些音乐技巧是一种展示而不是一种强授的表达,这就让学生更加愿意接受被教学。

(二)慕课平台提供更多优质、系统的学习资源。慕课平台上的所有学习资源都来自全球各大高校和组织,这些资源都是音乐老师们精心统计和编排的,重点性强,且是当下最新的。当这些优质、系统的学习资源出现在慕课里,学生就可以准确的进行选取,得到大量有用的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学习。音乐本就是一个全方位的,不只是死记硬背的课程,优质的学习资源是学习音乐的强大后盾。

(三)慕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都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而各大高校校园内实际上的音乐教学环境又是参差不齐的,这难免会造成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慕课的互动特性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教学上的缺陷。老师不再是唯一主导的作用,学生们除了可以请教老师以外,还可以在慕课论坛上的进行课程的讨论点评。互动教学的模式使得音乐教学更加自由、自主,带动气氛的同时也能更快的提升学习质量。

(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萦绕耳边的旋律,充满在生活每一个小小角落,有些音乐能安抚躁动的心灵,有些音乐能温暖孤独的情绪,它应当如空气一般,重要却很可能被忽视。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应该是单调的,但却可以是纯粹的,慕课提供了大量种类各异的音乐欣赏,这样的欣赏式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直观的鉴赏音乐本质,有时候不需要更多讲解便能够使学生明白音乐的表达和表现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慕课最为直观的教学效果。

三、慕课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一)技术。北大音乐学院副教授毕明辉说“音乐慕课,我们不应该掉队”。毕明辉教授是第一批慕课老师,他在2013年推出慕课《20世纪西方音乐》,完成之初就在edx和Coursera两个慕课平台向全球开放了,至今,国外平台的选课人数年平均已达到5000多,国内的学习者光是回馈的邮件就已达两千多封。毕明辉教授说他是一个不能分身分心做很多事的人,只想纯粹的做好慕课这一件事,他带头参加了学校的慕课教学实践。可是我们都要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和想法多么的有号召力、影响力,都不足以撑起很大一片天,作为慕课老师,他首先遇到的就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来制作,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优质的慕课。如何去组织这样一个团队,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本都是个难题,另外要如何用慕课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起初他们也是缺乏经验的。这一系列技术上的难题,直到目前为止,都不能完美的被解决掉,很多地方的高校并不认同慕课,要有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和最佳的慕课教学模式是每一个慕课老师都要面对和逐步解决的问题。

(二)价值认可。国内公众很大一部分会认为音乐不如数理化、计算机、英语等学科实用,对它的认可价值非常低,而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就造成了高校老师从事慕课实践很大的困扰。中国在音乐教育上的现状让人堪忧,不论是高校的学生,甚至是高校的音乐教师都会认为自己的这门课程是非正式的课程,这是一种漏知,对于音乐教学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所以对于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更应该借助这个漏洞式的认知對音乐教育进行良性颠覆。任何一个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对于艺术文化的追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这对音乐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做好慕课在音乐教学上的实践,让更多价值被认可。

(三)一些教师认为慕课加重教学任务。这是一个人之常情的慕课应用困扰,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是统一的,几近定制的模式,教育学是一个面对面的形式,问与答也是一个较定向定点的形式,在这样的模式下要开展慕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时间上的问题、教师工作量的问题、教师自身想法和观点的定位问题等等。可是对于正在发展的新鲜事物,它能带给教师和带给教育事业一个怎样的未来谁都说不准,育人之人更当自学之,学习一下新的教学模式,参与更多的提升计划,不但能够完善自己,更加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感受,作为引领的作用,让国家的教育更加进步也是一种荣幸。

四、结语

就目前来讲,慕课对于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效果还没有完全的显示出来,很多所谓的“慕课”也只是传统教学的录像罢了,跟慕课本质上是不同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慕课是一场教育革新,不仅一种改动形式,更多的是实质上的改革,包括着教育中的方方面面。高校对于慕课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音乐教学中的成绩相对保守,不像别的科目那样锐意进取,但是,慕课的课程本就源自高校,它所推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的用户也是高等院校,因此高等院校在慕课的可持续性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慕课在高校音乐教学上的改革更多的出发点是音乐和音乐教学本身,是促进音乐教学发展的,是音乐教学可靠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冰.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3,9.

[2]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李曼丽.MOOCs的特称及其教学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8(4):.

[4]孙寒冰.深入探讨艺术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应用及方案[J].科技与创新,2016(03):20-21.

[5]高翠,胡凡刚.MOOC蕴含的学习理念[J].新时代教育,2015(9):44-46.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慕课音乐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