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墨构成课程的具体研究内容与课程的基本设置

2017-07-05赵飞

艺术评鉴 2017年10期
关键词:研究内容

赵飞

摘要:水墨构成课程强调将西方的构成理论和形式语言引入以水墨为载体的画面中,使水墨语言以西方构成形式为依托,形成新的画面关系,形成新的画面框架,这时是以西方构成语言为主,但其目的并不是为形式而形式,其目的是在传统的水墨教学中建立一个中间环节,水墨构成课程的设置试图帮助学生多角度多维度认识笔墨自身的表现力,为笔墨创新提高笔墨控制能力,对当代水墨创作与研究的深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墨构成;笔墨语言;基本元素;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012-02

受过高等美术教育的人们对于构成一词并不陌生,水墨构成的系统教学出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其教学成果显著,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在现在的美术学院水墨教学中仍有开设,水墨构成课程的开设,其意图在于实现水墨教学的改革,建立一种新的水墨语言方式,水墨构成课程本身更强调水墨的具体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尝试并扩展水墨实践的多种可能性,水墨构成课程的设置应首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有效性。

水墨构成课程强调将西方的构成理论和形式语言引入以水墨为载体的画面中,使水墨语言以西方构成形式为依托,形成新的画面关系,形成新的画面框架,这时是以西方构成语言为主,但其目的并不是为形式而形式,其目的是在传统的水墨教学中建立一个中间环节,水墨构成课程的设置试图帮助学生多角度多维度认识笔墨自身的表现力,提高笔墨控制能力,对当代水墨研究与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构成理论是二十世纪初由西方创立,并逐渐形成了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主的构成体系,构成原理首先是一种造形原理,它研究造型的规律,研究创造形态的具体方法,将原有的物态分解组合成为新的形态样式。在水墨的基础性训练中引入构成理论,就是要将笔墨的传统组合方式通过构成观念的介入,重新架构画面中笔墨的组合,其中不仅可以获得新的笔墨构成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中国画教学中引入新的观念,形成新的视角,其思维和观念的转变要远远大于其技法性的训练。但在具体的水墨实践中,不同的实践的过程,会获得不同的实践感受与体悟,这种感受有时会使人豁然开朗,有时会使人陷入思考,慢慢形成研究的线索,形成不同的研究空间,笔墨经验在这一研究线索中不断的加以延展,并不断的得以丰富。

既然是以构成的思维方式进入到笔墨的训练和探索中,入手的方式和研究的对象需要有清晰的界定。训练的方式需要具有衔接关系。

一、进行基本的点、线、面构成元素的练习

点线面是平面空间的基本元素,三者既可以独立的存在,又在画面的构成形式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形成综合的形式美感。水墨构成课程的研究初始阶段立足于对画面基本构成因素的笔墨实践。笔墨的基本构成因素的实践不同于简单意义的点线面构成因素,当将笔墨语言的点线面呈现在以宣纸为载体的画面中时,形成了新的视觉经验和视觉感受,画面的笔墨空间,画面结构与画面肌理等组成结构都形成了新的变化。点线面的构成元素练习是一个进入的途径,只是一种前期准备,从点线面的规律及不规律的组合和构成中寻找其笔墨组合的构成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笔墨的对比,平衡,对立统一,单一与重复,复杂与变化。这其中更多的源于对构成基本因素的理解与运用。

二、从构成元素的练习到笔墨构成的延展

从水墨点、线、面的基本构成元素到笔墨构成的延展是水墨构成课程的进一步展开。也是由构成基本要素的初始体验向关注水墨语言本体转化的过程,笔墨的语言特性和技法特性一直贯穿于中国画教学始终。当笔与墨触碰于宣纸的一霎那,笔墨的意味就已经形成,其特性展现无遗,难点在于对笔墨的掌控能力,而其更是一种思想意识和情感的呈现,用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提、按、疾、徐更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本身的生命性,其中的一点一墨,皴擦点染无不彰显传统水墨艺术的无限魅力。而当代水墨艺术语言的建立也应以此为基础,做更为深入,彻底的尝试与探索。水墨构成空间的延展一方面体现在画面构成空间的延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笔墨本身所形成笔墨审美空间的营造和认识。进一步发挥笔墨语言的优长。

这是我在本科二年级时的作品,当时的一个想法是:研究画面中独立形象所呈现出来的形式语言的纯粹性。这个想法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当时学习期间我主要想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画面形式语言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与研究。

三、水墨构成课程的研究内容与方向应以水墨创作为核心

水墨构成课程的设置,其目的应以水墨作品的创作为核心,水墨构成的实践,一方面提高了笔墨的掌控能力,同时,将传统笔墨的组合方式通过构成规律的运用构成了不同的笔墨形式语言。另一方面,水墨构成课程的研究内容也是一种思维意识的转换过程,而思维意识的转换则是水墨构成课程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课程训练所形成的必然结果。思维意识的转换带动了画面观看方式和观察角度的变化,建立新的视觉经验,并以此为基点使笔墨从传统向现代逐步跨越。

首先,要认识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有时也困扰着进行水墨实践工作的实践者,传统不应成为水墨实践过程中的负担,传统是压箱宝藏,它随时等待人们的开启,随时为人们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素材。一个有能力有才能的艺术家一定可以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其次,水墨构成的研究方向与内容是将以往的具象化的,将客观物象重新分解组合,形成抽象化的,通过笔墨的构成规律,通过笔墨的合理自由发挥,将相同、相似或不同笔墨形象呈现于画面之中,用以倾诉和表达更加清晰的内在情感和心理诉求。这本身就是水墨艺术当代性的具体体现。

这是我在2004年研究生同等学力班开设水墨构成课程时完成的作品,是根据一张关于楼兰遗址的图片绘制的。自然空间与画面空间的自由转换是创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水墨构成课程中重点的教学与练习内容。

最后,通过水墨构成课程研究,拓宽笔墨认识维度。做画面形式感的分析并做大量的尝试,水墨构成课程的设置重在研究画面的形式感,水墨构成的画面组织形式摆脱了具体的具象形象的束缚,发挥笔墨特质,由笔墨构成形成画面,其画面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同时提供了不同的审美体验,满足观者的视觉要求。水墨构成的训练要将部分具象形象或想象的笔墨形象连同偶得的笔墨痕迹共同形成画面,画面结构和画面空间的相互交错与分割都为水墨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并为水墨创作提供了延展的可能,实践者可通过练习与研究,选择某种线索进一步的寻找笔墨结构的内在联系。同时,要不断的增强笔墨表达能力与深入能力。在画面处理,气息营造,笔墨表现力上多下功夫,尊重自身主观感受,让情感随笔墨的深入,逐步的引入至画面之中,使水墨构成的画面成为一种能够传递内心情感的载体,从而使水墨构成训练达到拓宽视野与思路,深入研究水墨构成规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进安:《关于水墨教学》一文,《危机·应对 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学院教育首届论坛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清,石涛:《石涛话语录》,人民美术出版社

[2]殷双喜:《水墨之道:拓展与延伸》一文,《对话 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河北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研究内容
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我国药学服务研究的内容与发展趋势
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诗经·周颂》的研究综述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关于图像处理中几个关键算法的研究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分异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