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场舞蹈的艺术特点与创作
2017-07-05郑大莉
郑大莉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以飞快的速度被普及开来,广场舞蹈就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中被广泛传播的。广场舞蹈在娱乐身心的同时,还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本文先介绍了广场舞蹈的来源和价值,后分析了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最后阐述了广场舞蹈的创作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创作的过程。
关键词:广场舞蹈;艺术特点;创作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124-03
一、广场舞蹈的来源与价值
(一)广场舞蹈的来源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场舞蹈就是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下的产物,其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舞蹈是人们通过摆动肢体来演绎舞蹈的不同姿势,其表现内容是人体的动作和姿势。广场舞蹈相比于其他舞蹈来说更具活动性。广场舞蹈源于生活,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的模式为人们带来健身的作用。在欢快明朗的音乐节奏中,人们的舞步更加欢乐,把舞蹈的美感和体育运动的刚健结合起来,提升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广场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在人民群众中被广泛传播。广场舞蹈的发展过程中,群众创造了广场舞蹈的同时,还积极地推动着广场舞蹈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得广场舞蹈这种艺术形式长期根植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广场舞蹈的形式和发展种类来分析,广场舞蹈属于集体性舞蹈;广场舞蹈的开展场所需要一定的面积做支撑;广场舞蹈一般不会很难,群众普遍容易接受,以此获得大家的认可。总体来说,广场舞蹈开放、简单、需要宽敞的面积是其主要的特征,正是因为其开放和简单,所以能让群众全部参与其中,具有舞蹈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强身健体。广场舞蹈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推动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广场舞蹈的价值
广场舞蹈具有健身的价值,参与广场舞蹈的过程中,过度的摆动使得人们身上的多余脂肪被大量消耗,有力改善了心血管循環系统与呼吸系统的状态,使得人们的关节变得更加灵活,肌肉更加有力量了,同时使得躯干和四肢之间更加协调了。练习广场舞蹈时需要进行概念、逻辑以及形象的记忆,以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广场舞蹈,在记忆的过程中,不断刺激了人们的大脑神经,使得中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的生理情况得到了有效地缓解,所以说,广场舞蹈同时具备健脑的效果。
广场舞蹈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人们在跳广场舞蹈时,随着明朗的节奏踏着欢快的步子,全部注意力都在积极向上的音乐中,有效调节和放松了身体机能。所以说,广场舞蹈可以帮助人们陶冶情操、缓解疲劳,促进心理健康。
二、广场舞蹈的艺术特点
(一)广场舞蹈的动作性特点
广场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来演绎舞蹈的各种姿势的过程,其主要表演手段就是动作和姿势,是传递情感的重要方法。广场舞蹈的活动性非常大,是其他舞蹈形式无法与之比拟的。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舞蹈形式,广场舞蹈的各种动作和姿势都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动作和姿态,对其进行概括和提炼,最后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为日常生活增添了美感和艺术价值。在平时的劳动生活中,很多劳动姿势都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优美地展现出来。某些民族舞蹈也会通过其民族性的动作进行演绎和描述,比如福建的拍胸舞,该舞蹈一般由男性进行演绎,在跳该舞蹈时,他们会在头上戴一个草圈,赤裸上身,光着脚。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肋、腿、掌,颠头动作自然而然地与之相配合,动作的幅度和节奏随着舞蹈的进度和情绪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用双脚反复遁地,双手使劲拍打胸、肋、全身以表达其激烈和高昂的情绪;用扭腰摆臀、抚胸翻掌等圆柔而诙谐的动作来表达舒缓和畅的情绪。拍胸舞的重要特点就是表现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广场舞蹈的动作特征与之不谋而合,所以说,广场舞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特征就是动作性特征。
(二)广场舞蹈的抒情性特点
广场舞蹈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情感因素,通过动作和旋律来表达人们心中的情感,使得广场舞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外化的一个途径。作为视觉艺术,广场舞蹈必须通过动作表达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态度,广场舞蹈表现出来的寓意就是盼望日子过得欢乐有趣、积极向上。广场舞蹈的表现形式相对于其他舞蹈更加特殊,广场舞蹈的表现场地中,四面都是观众,跳舞者和观众没有任何界限进行区分。广场舞蹈的表演现场欢快且热闹,这是由广场舞蹈的活动环境和其特殊的抒情特征所决定的。比如,长期以来一直很火爆的广场舞蹈神曲《最炫民族风》,节奏和律动非常轻松、自然,音乐带有动感,使得舞蹈人员对其舞蹈动作编排时特别轻松,不用使用复杂的动作就能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其趣味性的演绎能够毫无保留地抒发出跳舞者的愉快心情,抒情性特征是广场舞蹈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三)舞蹈艺术的节奏性特点
广场舞蹈是是集体性的活动,所以,确保其有一定的节奏性才能保证舞蹈的秩序和美感,而节奏性需要有音乐来调节,才能使舞蹈随着律动来编排。舞蹈的灵魂就是音乐,广场舞蹈需要音乐的亲和力和震撼力进行引导,音乐的强弱变化可以使得舞蹈的节奏有规律地进行调节,在广场舞蹈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红极一时的广场舞音乐《小苹果》,旋律轻松明快,生动活泼,让舞者在律动的音乐中感受到了身心的放松和愉快,其节奏性引领着广场舞蹈的编排,使得音乐和舞蹈合二为一,给人欢快、明朗的气息。所以,广场舞蹈的节奏性特征需要音乐的情感来表现。
(四)广场舞的广泛参与性特点
广场舞蹈有别于其他舞蹈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其表演形式一般是集体舞的模式出现,最少的也有十几人到几十人,多的有上百人,场面异常热闹。广场或类似广场面积的大范围区域场所是广场舞的表演场所,场地一定要非常开阔,以此才能容纳广场舞蹈的规模。人们参与广场舞蹈并不是有组织地参与,或者为了追求名利而进行的社交活动,其完全是群众自发的行为,目的也很单纯,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现有的健身舞蹈、社交舞蹈以及各种专业性的舞蹈都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广场舞蹈使得人们身心得到放松,无论何种阶层、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都能够快速融入到广场舞蹈的氛围中,轻而易举地让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全方位的参与模式和普及的速度使得广场舞蹈具有明显的广泛参与性,这是有别于其他舞蹈形式的显著特征。
三、广场舞蹈的创作
(一)创造广场舞蹈应该遵循的原则
广场舞蹈属于自我展现、教育和娱乐的活动形式,其有别于其他舞蹈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我娱乐,所以,在创造广场舞蹈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广场舞蹈的创作应该遵循群众可接受的原则。创作主体实现自我的必备要素就是自我意识。所有舞蹈的创作者都是希望通过舞蹈来表现事物和情感的,而这种对于社会生活的个性化表现是通过客观表现的主观图像参与主体创作的。广场舞蹈的创作素材就是生活,其是经过了人们生活的积累和智慧的沉淀而被創作出来的,可以说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在创作广场舞蹈时可能会有很多同类的或者相似的舞蹈作为参考来进行在创作。所以说,广场舞蹈的创作归结于群体创作的结果,当对广场舞蹈进行再创作的时候,应该立足于群众生活,在群众能够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基础上进行。在编排和创作广场舞蹈时,一定要考虑到群众是否容易学和容易表现。不管是舞蹈道具设计还是舞蹈动作的设计上,都应该符合群众易接受的特点,以此方便舞蹈的普及和传播。比如用扇子做舞蹈道具,群众就很容易接受,而在舞蹈动作方面,设计一些明快且简单的动作,将其组合在一起,更容易让群众记住,以便让他们快速接受。
其次,广场舞蹈的创作应该遵循地方特色。广场舞蹈因为是集体性和群众性的舞蹈,所以应该表现出不同区域的地方特色,这样才能更加接地气。所以,在编排和创作广场舞蹈时应该深刻研究和了解不同地区 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从中挖掘出具有代表性的特点,用舞蹈动作来表现出来,通过优美、和谐的舞蹈动作表现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可以使得广场舞蹈更加容易让不同地方的人所接受和传播。
最后,广场舞蹈的创作应该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高度吻合,广场舞蹈的编排和创作应该能够反映现代群众的精神面貌,使得参与其中的群众可以在跳舞的时候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广场舞蹈中可以安排一个年轻的男孩来独舞,表现广场舞蹈的力量和时尚感;可以在广场舞蹈中加入红辣椒的元素,表现群众幸福美满和红红火火的生活;也可以在广场舞蹈中加入彩带元素,彩色的带子连接着五彩缤纷的生活向往,给人以美好的遐想等。编创者应该多看多感受,过多地加入群众生活中常见的元素,用最简单的东西表现出健康积极的精神生活,以此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二)广场舞蹈的创作过程
广场舞蹈的创作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重要的阶段:选择素材、构思舞蹈结构、编排舞蹈。选材的时候应该重点思考广场舞蹈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在构思和编舞的时候应该重点思考广场舞蹈的内容怎么表现。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的途径都会客观反映出编排者的思想。比如,在编创广场舞蹈《丰收舞》时,在选材阶段,编创者重点思考表现的内容是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也可以表现出丰收时热闹非凡的场面,同时也可以表现出农民辛苦劳动的场景等。广场舞蹈主要是表现某种感情,这个感情在《丰收舞》中被诠释为丰收的喜悦,只有在广场舞蹈中表现出这种喜悦的感情,丰收的喜悦才能够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除此之外,在设计舞蹈和选择服装道具的阶段也应该以丰收的喜悦这一思想情感为基础,因为《丰收舞》是按照传统的朝鲜舞蹈改编的,所以在挑选舞裙的时候应该注重以蓝白相间为主色调,表现出朝鲜的经典服装的同时,也将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明快生活表现得淋漓精致。红辣椒作为舞蹈道具,表现出热情火辣的情感,以此传达出人们丰收后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在编排舞蹈的阶段,就是思考怎样体现了,编排广场舞蹈是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的,编排者的内心感情可以通过舞蹈语言来充分表现。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创作过程使得广场舞蹈更有层次和内涵,而不是单纯地模仿生活中的动作,这样的广场舞蹈将生活中的具象完整地再现给群众,更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四、结论
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舞蹈的流行程度无法形容。其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从侧面为社会的和谐安定奠定了基础,非常直接地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根据广场舞的艺术特点和创作原则来编创更多的广场舞蹈,进一步扩展广场舞蹈的素材和内容,以此愉悦更多的群众,最终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金园园.探讨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4(12).
[2]颜煌,张朝霞.专业与社区舞蹈优势资源互补机制研究——以“人人舞”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6).
[3]孙海燕.立足民族特色,弘扬本土文化——广场舞舞蹈创作的目标定位[J].青春岁月.2013(24).
[4]刘生杰,郭显德.太极拳与广场舞对中老年妇女健身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05).
[5]雷胜辉.论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