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

2017-07-05王晓滨

黑龙江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难句隐喻语篇

王晓滨

(黑龙江工商学院,哈尔滨 150001)



语篇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

王晓滨

(黑龙江工商学院,哈尔滨 150001)

在语篇视角下研究语法隐喻,深入分析相关英语文章中出现的长难句,使用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在长期的翻译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符合较长句子的翻译形式,这样能有效翻译长难句。在长难句翻译中,应不断创新,总结全新的思路和方法,顺利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解决长难句的翻译。

语篇视角;语法;隐喻;研究

在英语语篇翻译过程中,一些长难句始终都是翻译中的难点,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会影响翻译思维,而英语语言本身十分重视语言的组织,要求结构紧密、思维逻辑性强,这些特点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笔者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英文长篇中长难句的翻译工作,为英语长难句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1 语法隐喻研究的基本概念

在对长篇英语文章进行翻译时,主要采用语法隐喻的方法,通过多种分析方法进行语言顺序的调整,将顺序调整后,再进行英语长难句的翻译工作。科技类的文章中存在长难句,翻译工作的重点放在语句的结构方面。翻译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这种交流存在很多差异,这就要求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文化的不同。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中西方文化在人文地理、思维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给翻译人员带来了翻译困难与挑战,解决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基本的理论概念

隐喻主要是指将句子进行正确的表达变体,将一些比较具体的语言进行形式化的表达,其中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的隐喻。词汇的隐喻是英语词汇方面的主要表达方式,能很好地体现意识的表达,达到语义延伸的目的。运用语法隐喻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语法层面的意义表达。语法隐喻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的,大量的英语文章,特别是有关科技类的语篇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法隐喻的现象,这些词语中经常会出现词汇形式的变化。在学习时,应重点注意“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表达。

1.2 概念类语法隐喻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应注意“概念隐喻”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要认真区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不同之处。这两者的不同主要是提出一种隐喻概念,它能突出一种概念的展示,也能说明隐喻的过程。经过相互转换后,能为每句话提供主要的功能之间的转化处理。例如,可以重点关注过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喻化,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转换,在这些功能成分的词汇中体现语法层体,体现一个全新的形式。比如一些短语或词,可以将其中的另一个形式进行隐喻。我们经常使用科技方面的语篇进行分析,以全面掌握该类型的概念及语法的隐喻概念。

表1是所列的是13种概念隐喻类型,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的是前几种类型,它们可以体现有关科技类的英语特点,体现出严谨正规、简练、信息程度比较高的特点,尤其是在名词化方面更加突出,其中很多信息融合成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形式,有的也增加了一些信息量功能,通过使用科技方面的语篇也能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句子结构,可以将比较简单的小句变成一个全新的词组,或将两三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从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很多教育翻译工作者已对相关研究做出了分析,在论述语法隐喻问题时,能从词汇语法的角度进行全面转换,并将其运用于翻译过程中。大量研究发现,词汇经过语法的转换,科技语篇的翻译会比较简单,应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翻译兴趣,在翻译的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西方巨作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引导,重点讨论科技语篇长难句汉译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详细描述长难句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掌握长难句翻译技巧。

表1 功能成分转换与词汇语法转换的对应关系Tab.1 The response relationship of functional component conversion and lexical grammatical conversion

2 相关语篇中长难句的翻译

2.1 长难句的翻译模式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对英语科技语篇中一些长难句进行翻译是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应对句子中比较复杂的信息进行“解压”,这样才能有效、准确理解句子中的主要内容,通过翻译,将源语句中的信息完全释放出来,即把源语译为目标语。

2.2 翻译模式与长难句汉译例析

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中式英语(Chinglish),就是那种混合的,既不是英语又不是汉语的语言,也常常称为“具有汉语习惯的英语”。常见的情况是语法不对或带有中文习惯等,它是中国的英语学习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不符合英语语法和惯用法的一种语言方式,这种受汉语思维影响的“双边”英语,往往是中国人不明白,外国人更不明白。要注意把握长难句的语言结构思维,满足语言结构特征。

例1:Correct timing i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and also extreme accuracy,down to a twenty - thousandth part of an inch,in the grinding of certain parts of the fuel injection pump and the valves.(隐喻式)分析:在此例中,小句Correct timing i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对汉语来说,不少人认为汉语呈现动态趋势。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西方经典文学的学习,能够给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带来改变,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比较直观的文学形象。通过自身的学习,能使这些知识更好地整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增强翻译过程的准确性,加快对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果遇到比较难的英美文章,可以运用一些教学方法,让大家一同解决,这样效果会更好,能使学生共同进行学习,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能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转换学生的学习思路。由于过于重视对语法、句子、翻译等传统教学方向的研究,教师很少研究英美文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英语教学。英美文学的知识内容比较宽广,而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3 结语

对于语法隐喻在语篇视角下的翻译工作,应深入分析,研究有关的英语文章中经常出现的长难句,重点对较长的句子进行深入分析,不断创新学习思路,为长难句的翻译提供更多的应用方法,达到学习目的。

[1] 李晓滢.论科技英语长句的翻译策略选择[J].科技信息,2015,(03):72-73.

[2] 陈桂琴.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方法例析[J]. 中国科技翻译,2015,(05):59-60.

[3] 韩礼德.韩礼德语言学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

[4] 贾军.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作用[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09):106-107.

[5] 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J].中国语文,2015,(08):113-114.

[6]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 彭宜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Study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WANG Xiao-bin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To study the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d to mak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English article appeared in the long sentenc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anslate long sentences with in the lo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ith a form of translation summed up for the experi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we should innovate, summarize new ideas and method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Grammar; Metaphor; Research

2017-03-20

王晓滨(1974-),女,硕士,讲师。

H319

A

1674-8646(2017)09-0150-02

猜你喜欢

难句隐喻语篇
高中英语长难句教学中的不足与对策分析
高中英语长难句教学中的不足与对策分析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标记法”解析长难句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长难句是怎么来的?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