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创新驱动发展特征分析与路径选择
2017-07-04田瑞敏
田瑞敏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河南省新乡市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环境优良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三大特征,但仍存在R&D经费投入有待加强、产业融聚力不足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为此,政府应通过加大R&D经费投入、构建创新发展体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等措施进行战略调整,保证新乡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新乡;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11-0001-03
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驱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最终促成六大转变。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发展战略,坚持将创新作为全局发展的核心力量。
1 新乡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特征
1.1 “产、学、研”协同创新,稳步助推经济发展
新乡市充分发挥本地科研院所多、高校多的优势,寻求科技创新发展。在政策上,新乡市人民政府在《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校园创业实验室等,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空间和创业条件,创建创新创业生态圈,推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措施上,新乡市政府将龙头企业与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对接起来,组建了“新乡市科技协同创新创业联盟”,积极引导“产、学、研”的深度合作。目前,新乡市已组建了由河南工学院牵头的新乡市机电装备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由河南师范大学牵头的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等五大科技创新平台,覆盖面涉及机电装备、大健康、电子信息、电池及电动车、大数据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开启了“产业技术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研发总部经济”的综合创新创业新模式。
1.2 创新生态环境优良,政策助推提质发展
构建“1+X”创新政策体系。新乡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领导体系和决策体系,在顶层设计规划中,提出了构建“1+X”政策体系的宏观构想。目前,已先后出台了《新乡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新乡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共新乡市委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等160余条政策、措施,涵盖了人才培养与引进、创业孵化、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创新政策链条,为企业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1.3 确立“一区四园”空间布局
借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乡市政府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中,确立了“一区四园”的空间布局。即在新乡市设立一个核心区和四个辐射区,科学规划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进程。一个核心区即高新区,四个辐射区即平原示范区、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新东产业集聚区和大学科教园。“一区四园”以《关于加快推进新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制定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多条措施,涵盖了政策制度、企业技术培育、金融、环保等若干方面,力图不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1.4 专项项目助力科技与金融结合
2017年4月,河南省政府在北京举办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合作推介会,新乡市借力推介会举行了集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招商引金、招商引企为一体的“一招四引”北京推介鉴约会,共签约56个项目,总投资达459.9亿元。其中与北京新发展集团签约的新乡汇智协同创新谷项目预计总投资达300亿元,项目将立足本土,力图将新乡打造成一个以创新创业为核心,以高端科技、高端产业等为特色的城市综合体。
新乡市政府高度重视对企业创新知识产权的维护,帮助企业化解创新资金不足的难题。2014年,新乡市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政府搭建平台,将专利多、有后劲但发展资金不足的科技型企业与银行对接,当年就有11家企业通过组合担保和捆绑质押的方式从中国银行获得了11.05亿元的贷款,有效地减轻了相关企业的创新压力。2015年,新乡市又启动了专利保险工作,推动保企对接,当年有18件专利投保,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维权诉讼成本。2015年和2016年,新乡市已相继被评为“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城市”和“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成为目前河南省唯一的“双试点”城市。
1.5 科技创新成为核心力量,创新规模大
在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新乡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以2017年2月的数据为例,该月新乡专利申请量为327项,专利授权量为356项,均居河南省第三,有效发明专利统计为1 511项,位居河南省第五。2017年上半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6.77件,同比增长30%,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新乡共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位居河南省前列,充分显示了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的高效促进作用。
2 新乡市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R&D投入经费亟待加强
一个地区的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水平和R&D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当地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2016年,新乡市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42.46亿元,虽然同比增长7.3%,但投入总数在河南省内居于郑州、洛阳之后,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98%,较2015年下降了0.02个百分点。从宏观上看,2016年我国R&D投入经费比2015年增长10.6%,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1%,未达到全国总体水平。从具体行业的R&D经费分配情况看,2016年新乡市的建筑业、服务业R&D经费投入为730.7萬元,投入强度为0.2%,在全国统计数据中,仅服装业一项的R&D经费投入强度就达到了0.45%,新乡市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2 产业聚集力、融合力不足
产业聚集和产业融合是在高新技术背景下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有效发展模式。目前,新乡市虽然拥有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但各个企业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特定领域中能够相互补充、支撑的产业群尚未形成,产业的聚集力不足,未在横向或纵向上形成专业化分工格局,企业间的技术、信息、政策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共享,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和群体竞争力。此外,新乡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间的渗透融合也存在明显欠缺。产业融合力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降低了产业结构优化、新技术产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速度。
2.3 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
新乡市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众多,现有高校7所,2016年全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14.7万人,科研院所数十家,科研人员众多,但高层次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大局限,科研机构整合优化能力不强,高水平的领军式科研团队匮乏,目前院士工作站仅有13家,居河南省第四位,吸引优秀创新人才留下来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由此造成由人才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链条脱节,虽然有科技创新的数量,但是科技创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弱,这势必会影响新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
3 新乡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政府加大R&D经费投入,增强研发支持力度
对于企业而言,科技创新是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科技创新资金单纯依靠企业自身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研发的刚性需求,这就需要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政府直接加大对R&D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支持力度;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引导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科技研发及科技创新向生产的转化投资;三是加大科技创新与金融经济的结合力度,建立立体多元的科技创新投资体系。
此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企业创新力量的重要支撑,政府应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多、科研力量强的优势,鼓励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推进作用项目的申报,鼓励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各类研究中心的建设,给予大力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在理论阶段完成后,持续跟进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在政策和财政上予以倾斜,助力高校和科研院所提升自身研发水平,创新研发思路,进而提升新乡市整体科研层次。
3.2 构建区域创新发展系统
新乡市要想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立足长远,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创新发展系统,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创新发展系统中存在3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其中,创新主体是核心,它直接决定着本地区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速度和能力。创新生态环境是帮助创新主体实现创新价值的重要力量,外部创新生态环境优良,有合理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就有更适宜的成长空间,它与创新主体形成协同效应。经济发展是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作为系统链条的反馈环节反过来指导创新主体科技创新的方向和创新生态环境的政策导向。只有建立创新发展系统,实现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三者间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新乡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可持续性。
3.3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推动创新发展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要想赢得更多、抓住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打开大门,建立产业聚集区,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打开思路,寻求与高端、专业院所的合作,占领发展制高点。新乡市在未来发展建设中,在国际上,应积极探索建设国际化的科技基地、工作站、实验室等,将国外先进发展成果和建设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加快发展进程。在国内的科研上,应继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一流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推进新乡本地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在建设上,应利用互联网信息互通的优势,着重引进高水平的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等入驻新乡,最大化地汇聚创新资源,最终完成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应用—再创新的链条,快速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应当鼓励新乡本地重点企业走出去,与国内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广泛的市场。
参 考 文 献
[1]胡美林.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群区的创新驱动发展[J].开发研究,2016(6).
[2]刘红玉.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选择[J].河北学刊,2017(7).
[3]祝影,王飞.基于耦合理论的中国省域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16(10).
[4]毕娟.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案例研究[J].经济纵横,2017(8).
[5]苏国红.國内创新驱动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6(6).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