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探究实验方式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2017-07-03何庆华
何庆华
摘要:探究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探究性与创造性思维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课堂变成教师在做,学生在跟,致使课堂失去了探究的本意。笔者将探究的主体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实验;自主设计;竞争合作;教学质量
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实验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更好的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就要结合实际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重视实验,遵循探究原则
实验是学习生物的基础,探究实验的开展能极大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以及提高生物学习的兴趣。很多教师对探究实验不够重视,以填鸭式包办了课堂,全部设计好步骤,教师做一次之后让学生做,或者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教师做,学生无需独立思考。事实上,这样的课堂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那么,如何开展生物探究实验呢?笔者认为应当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自主设计,二是竞争合作。所谓自主设计就是让学生像处理自己的事情那样对待实验,不墨守成规,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有自己的方法和不同的见解。竞争合作是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课堂中,每位同学在这个团体中都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创造性,根据自己对实验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方案,对比不同的方案,择优选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各同学在分工的同时又互相协作,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共同完成任务。这里强调的不单单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还要有师生之间的合作。
开展探究实验的方法与思考
具体实验方法:上课时,教师首先要向全班学生公布本节课的任务和注意事项,教师定出本实验的目标和要求。向他们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让他们选取,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方案开展实验,教师作为旁观者观察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做好记录。其次:当学生完成实验后让每组同学派代表回答本实验相关的问题,其他成员可作补充。答辩过程既向其他小组展示了他们的做法,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不足,这部分可以作为一个评分。最后,由各组提交本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完成情况、创造性观点的提出情况等再作一个评分,对做得好的小组奖励。例如: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中,课本提到,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叶绿素,但没有提到一定是自然光,那么灯光可以吗?笔者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同学,并鼓励同学们回去做实验,并将结果报告上来,很多同学通过实验,明白了生物原理。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有这种感觉,一考完试就什么都忘记了,为什么?我们可能没有想这个问题,那如果将很多理论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经历呢?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所以我们不要忽略了这个环节,让学生多想想,多动动手,多参与进去,要相信学生。很多东西,我们想到的也不是最好的,他们的思维可能比我们更好。所以作为探究性实验课,除了有危险的实验外,教师要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亲身经历过比教师讲一百遍效果还要好。老师教,学生学,实际上可以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促进的过程。
实施探究实验的结果
为了检验这种探究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笔者将任教的两个班作对比,这两个班入学成绩处于同一水平,加上生物又是七年级才开设的科目,基础一样;对七(1)班笔者采用传统的授讲方式,课堂上让学生跟着事先的设计做实验。因为让学生在“计划”之内完成,所以出错的机会少,完成任务的时间短,阶段性考试成绩也不错。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记不牢固,动手能力差,甚至做完实验后都不知道做实验的目的,没有自己的思維和方法,变成了为考试而学习。而七(2)班采用以上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做,老师只对个别事项提示,用以上的评价体系来评价课堂,一个学期下来两班情况有了明显的区别;七(1)班课堂气氛明显差于七(2)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程度不高,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一种等老师“喂”知识的习惯。而七(2)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期末考试成绩也明显比七(1)班高,与同级中其他班比较,七(2)班的成绩也明显高于其他班。再从七(1)、七(2)两班各抽10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七(2)班学生更喜欢上生物课,更喜欢这种探究式实验的教学模式。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成绩也提高了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人的关系更密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教改的号角已吹响,探究性实验是最能响应改革步伐的一环,作为教师不要害怕;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做好。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散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个过程教师只需授之以渔,相信不久的将来,收获的将是丰厚的“鱼”。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44.
[2]杨辰.南京雨花台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明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