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重要作用
2017-07-01徐国庆
徐国庆
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与现代劳动者就业管理非常重要的制度基础。德国出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便和其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实施严格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劳动准入制度相关。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致力于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构建,就是因为它们在长期经历完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后,最终认识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在技能形成与促进劳动者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这一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职业资格证书是提升学习者技能学习积极性的制度基础。(1)有了职业资格认证,意味着向学习者保证了最终学习的结果,有利于建立其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技能培训提供者的信心,从而做出进行技能学习的决定;(2)职业资格认证如果与个体获得进入某行业的资格密切相关,那么将极大提升个体学习技能的积极性;(3)有了职业资格认证,意味着给学习者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路径,这有利于维持学习者在整个技能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4)如果职业资格认证构成了从入门到高级的一个完整体系,给个体提供了提升技能水平的明确路径,这对于提升个体持续钻研技能的积极性,使技能达到精湛水平极为重要。要使大国工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不是个案,必须有这一制度作为保证。没有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技能形成缺少了最为基本的制度保障,很可能会导致全社会技能学习积极性的整体丧失。在技能学习结果的认证中,仅仅有职业院校的学历证书是远远不够的,学历证书无法替代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因为学历证书只是从整体上认定个体在某一学制段的总体学习结果,而职业资格证书是要具体认定某一个体对某个职业的胜任水平。
2.职业资格证书是保证企业参与技能形成质量的制度基础。产业升级需要大量掌握了精湛技术技能,甚至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基础。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参与,而且培养的人才技能水平要求越高,企业参与的深度就要越深,因为精湛技术技能与技术创新能力只有让个体在品牌师傅的指导下系统地进行学习才可能真正获得。然而学徒制是把双刃剑,它存在两个问题:(1)容易使得学徒所学技能的范围过窄,视野不够开阔;(2)由于学徒学习过程比较松散,质量难以监控,往往导致学徒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这一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国家是德国,而德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便是建立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从而保证了学徒培训的质量。有了这一制度基础,意味着在企业、师傅和学徒之间建立了学徒培训的互信关系,从而使得学徒制得以建立。
3.职业资格证书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并提高其就业质量的制度基础。职业资格认证的实质是给个体的职业胜任力出具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标识。个体获得了与其职业胜任力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就业时,就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可,从而快速获得工作。如果个体所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比较高,那么他同时还具备了与用人单位商讨工资的条件,这对于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是很有帮助的。职业是劳动分工与现代产业发展的结果。职业已成为现代社会非常复杂的一种现象,建立职业科学,如对职业体系进行合理分类,确立每种职业的能力标准,同时对个体通过教育或培训后获得的职业能力进行认定,然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对认定结果进行标识,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就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管理体系的成熟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
4.职业资格认证是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制度基础。企业的员工招聘、工资确定、职务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要以个体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他们可能拥有比较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这些企业来说,职业资格证书对个体职业能力的标识,可能只是他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种参考。但要看到,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中型,甚至是小微型企业。在我国的企业结构中,中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了大多数。这些企业通常没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与管理体系,他们更希望国家或外部权威机构能为其员工聘用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因此,我国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建立,还具备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的功能。
5.职业资格认证还是提高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的制度基础。最近几年中,各类安全事故频发,企业产品质量也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这些问题的首要责任主体在企业。但如果一线劳动者的技能操作尚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不能达到严格、规范的水平,那么无论企业如何重视安全,如何希望提高产品质量,他们也终将力不从心,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都是以一线劳动者的规范操作为保障的。我们经常举的例子是,德国的技术工人在拧螺丝时,如果要求拧7圈半,他们一定不会拧6圈或是8圈。这就是目前正在热议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仅仅靠倡導是不够的,必须有制度保障。职业资格认证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因为操作的规范性等职业素养本身就是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