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观察
2017-07-01谷燕李辉文施晓玲
谷燕+李辉文+施晓玲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加减,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压等。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慢性肾炎;蛋白尿;黄芪地黄汤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6-0035-0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以及可能伴有肾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的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及预后不尽相同。有大量报道表明蛋白尿是影响慢性肾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蛋白尿是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1]。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降低尿蛋白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以及对症治疗改善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2]。临床收效欠满意,而中西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中医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也有绝对优势,本研究应用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1~73岁,平均48.7岁;病程3~66个月,平均33.5个月。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3~70岁,平均46.7岁;病程2~70个月,平均37.4个月。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3]:①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②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 umol/L(1.5 mg/dl;③24 h尿蛋白在150 mg/24 h~3500 mg/24 h;④中医辨证为脾肾气阴两虚证者。排除标准:排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影响疗效判定者。
1.2治疗方法2组均予基础治疗,包括休息、饮食营养、调节血脂、控制血压等,合并感染者予抗感染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治疗组加用黄芪六味地黄汤加减。方用:黄芪30 g,生地黄15 g,山药20 g,茯苓12 g,山茱萸15 g,泽泻12 g,丹皮12 g,芡实15 g,莲子15 g,女贞子12 g,旱莲草15 g。兼血尿者加用白茅根15 g,仙鹤草15 g;水肿者加用苡仁20 g,白术15 g;眠差者加用夜交藤15 g,酸枣仁12 g。每日1剂,每剂煎3次,共约600 mL,每次200 mL溫服,1日3次。
1.3观察指标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期间每天检测血压,每1个月查1次尿常规和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
1.4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①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测蛋白转阴,或24h尿蛋白定量正常;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数正常,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正常;肾功能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尿常规检测蛋白减少2个“+”,或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RBC减少≥3个和/HP或2“+”,或尿沉渣RBC计数检查减少≥40%;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或24h尿蛋室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者。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件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Ri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治疗前2组尿蛋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后,2组尿蛋白水平均降低,但治疗组降蛋白尿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2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升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慢性肾炎归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虚劳”、“水肿”等范畴,病因主要以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引起脾肾虚损,气血阴阳失调所致。其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在肺脾肾,实在瘀血湿盛,气阴两虚是该病的基本证型。肺脾肾气阴两虚损及营血,以至气血瘀滞[5]。而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蛋白尿的持续存在主要是由于肾气不固,肾气不化,水湿、浊瘀、风热等邪气滋生,使人体大量精微物质漏出造成对肾脏的损害[6]。故治疗该病以益气养阴,滋肾益精为治疗原则,兼以除湿清热,活血除瘀等。笔者用黄芪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该病,方中重用黄芪,补肺脾肾之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是肾小球基膜的损伤有所恢复,减少尿蛋白从而改善肾功能,防止肾小球硬化。六味地黄汤三补三泻,以补为主,全方共奏滋肾益精之功。现代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汤具有消除水肿、尿蛋白的作用。芡实、莲子益肾固精,有消除蛋白尿之功效。菟丝子、女贞子益肾补阳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使抗体提前产生,还可以使抗体作用的时间延长[7-8]。
本研究表明黄芪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作用更为明显,且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提示黄芪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显著,能为临床治疗慢性肾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顺民.现代肾脏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11-21.
[2]卢红梅,汤水福,苏保林.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杂志,2012,4(7):79-80.
[3]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剂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8.
[4]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2.
[5]周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4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2)26-27.
[6]毛卫华,林丽,夏素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学进展,2012,23(12):4515-4516,4544.
[7]何泽云,徐元美.六味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1):35-37.
[8]安海燕,马鸿杰.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