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年—2015年国内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7-07-01薛冬群郭海玲田润溪亢东琴岳树锦苏春香

护理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洗液灌洗造口

薛冬群,郭海玲,田润溪,柳 琪,亢东琴,岳树锦,苏春香



2005年—2015年国内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薛冬群,郭海玲,田润溪,柳 琪,亢东琴,岳树锦,苏春香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研究的发展态势,为今后的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构建文献评阅数据库,对2005年—2015年收录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纳入31篇文献,发表于22种期刊,文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以2011年—2014年增长较快;作者来自11个省市地区,研究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为主(96.30%);临床科研论文最多(58.06%),其次是经验总结(38.71%);13篇为随机对照研究,仅4篇介绍随机方法,方法学质量不高;研究热点集中为结肠灌洗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灌洗工具与管理方法的创新、临床案例报道与经验总结、结肠灌洗对造口并发症的影响等;研究对象以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病人为主(70.97%),病程集中为术后1个月内病人(55.56%);引文以中文为主 (68.52%),被引频次在5次以上者4篇,最高被引频次为23次;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者9篇(29.03%)。[结论]结肠造口灌洗护理问题已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但关注度仍不足,且论文整体质量不是很高,尚需加强相关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探索更优的结肠造口灌洗护理和管理方法,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肠造口;结肠灌洗;直肠癌;护理;文献计量学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低位性直肠癌发病率高达75%,目前结肠造瘘术被认为是治疗直肠癌较有效的方式,我国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以每年10万例的速度增长[1]。尽管造口挽救了病人生命,但是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有的生理排便方式,造口处异味、粪便的刺激等影响了病人的躯体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交往等,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3]。结肠造口灌洗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经造口注入结肠,刺激肠蠕动,使得肠内粪便和液体在短期内排出,有利于促进造口病人建立排便的规律性,消除或减轻造口处异味,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帮助病人重塑自我形象,降低医疗护理费用,改善生活质量[4-5]。目前,结肠灌洗的优点已逐渐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开展了许多诸如结肠灌洗的临床疗效观察、应用现况调查、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优化和工具改进等方面的研究。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我国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研究状况,现对2005年—2015年国内有关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和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与筛选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查阅2005年—2015年收录的文献,在“题名”字段和“关键词”字段分别输入“结肠灌洗”“肠造口护理”。纳入标准:①发表于2005年—2015年;②与结肠灌洗主题相关。排除标准:①仅有文题或摘要,无法找到全文的文献;②收录于不同期刊和数据库的同一篇文献只保留1篇;③重复发表的文献,仅保存较早发表者。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31篇。

1.2 资料分析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收集两大类文献信息。①文献基本情况:包括文题、作者、单位、发表期刊、发表年份、引文、基金来源、 文献类型等;②文献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场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界定和编码,对每一篇文献进行评阅并摘取以上信息。而后,利用Excel软件对文献基本情况、文献主要内容等进行计量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期刊分布及年度变化 本研究共筛选出31篇文献,发表于22种期刊,平均每刊收录1.41篇,核心期刊10种。6种期刊收录了2篇及以上文献,其中核心期刊4种,分别是:《护士进修杂志》4篇,《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篇,《中国医药导报》2 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篇;一般期刊2种,分别是:《护理实践与研究》3篇,《齐鲁护理杂志》2篇。2005年—2014年尽管文献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尤以2011年—2014年增长较快,共发表19篇,占发文总数的61.29%,但是文献量总量较少,且非逐年上升趋势。具体趋势见图1。

图1 2005年—2015年我国肠造口结肠灌洗护理研究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2.2 作者分布及单位发文特点 31篇文献共涉及作者100人次,第一作者发文2篇及以上者2人,发文最多为2篇。由2名及多名作者合作完成的文献有25篇,合作率为80.65%,平均每篇作者数量为3.23人。作者来自27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发文1.15篇,3篇(9.68%)论文由多个单位联合完成。作者单位中,临床机构26个(96.30%),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9个(73.08%),三级乙等医院2个(7.69%),其他5个(19.23%),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文量较高(均为3篇)。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统计,31篇论文分别由11个省市的作者完成,江苏省和广东省发文较多,其中江苏省12篇,广东省8篇,占文献总量的64.52%。

2.3 文献类型 纳入文献中,科研论文数量较多(18篇),经验总结类论文(12篇)次之。在科研论文中,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13篇,类实验研究4篇,非实验性研究1篇,其中介绍诊断标准的实验性研究有6篇(33.33%),介绍纳入标准的研究有8篇(44.44%),介绍排除标准的研究有9篇(50.00%),明确介绍“基线可比”的研究有12篇(66.67%),4项指标均介绍的文献有4篇(22.22%)。此外,仅4篇研究介绍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配隐藏、盲法等方法学均未介绍。

表1 文献类型(n=31)

2.4 研究内容

2.4.1 研究对象 除综述和部分经验总结类论文外,29篇文献明确介绍研究对象,共涉及1 707例研究对象,其中男1 030例,女677例,年龄14岁~83岁。按研究主体分类,22篇文献明确以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1篇以结肠造口二期回纳术病人为研究对象,1篇以外伤或低位直肠癌而行腹壁结肠造口为研究对象,1篇未详细介绍结肠造口类型,其余4篇以其他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如慢性便秘、先天性无肛术后排便失禁、先天性巨结肠症(短段型)等]。按病人病程分类,有18篇文献介绍研究对象病程,其中病程为术后1周内的文献3篇,手术1周后至1个月的文献7篇,术后1个月以上的文献7篇,研究对象涉及多种病程的文献1篇。

2.4.2 研究主题 除综述外,8篇是关于结肠灌洗对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9篇是关于结肠灌洗工具与管理方法创新,7篇关于结肠灌洗护理临床案例报道与分析,3篇关于结肠灌洗对造口并发症影响的研究,2篇关于结肠灌洗对排便规律影响的研究,1篇探讨了影响结肠造口灌洗疗效的因素。

2.4.3 结肠灌洗操作要点 除综述和1篇调查性研究外,14篇均具体介绍了结肠灌洗的时机/频率、灌洗液种类、液体温度、液体量、灌洗速度等操作要点,15篇文献仅介绍部分操作要点,另外2篇文献无相关介绍。关于结肠灌洗时机/频率的描述中,8篇文献指出适宜时机为早餐或晚餐后1 h~2 h,2篇文献指出适宜时机为餐后30 min~60 min,2篇指出一般以晨起和睡前为宜,尤以晨起最佳;关于灌洗液种类的描述,9篇文献介绍灌洗液为温开水,6篇文献介绍为生理盐水,5篇指出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均可,3篇介绍灌洗液为洁净水(具体种类不明),另外6篇无相关介绍;关于灌洗液温度的描述中,24篇文献介绍了灌洗液温度(平均37 ℃),其中最低温度为35 ℃,最高温度为42 ℃;关于灌洗液量的描述中,15篇文献介绍灌洗液量宜500 mL~1 000 mL,而介绍液体量为400 mL~800 mL、100 mL~1 000 mL、600 mL~800 mL、800 mL~1 000 mL的文献分别有2篇,另有4篇研究介绍灌洗液量分别是600 mL~1 000 mL、250 mL~1 000 mL、1 500 mL~2 000 mL、1 000 mL;关于灌洗速度的描述中,以液体量500 mL~1 000 mL为例,灌洗时间最少为5 min,最多为40 min,一般时间为10 min~20 min,灌洗速度多根据病人情况调整,尚无统一规定。

2.5 引文情况与被引频次 纳入文献共引用文献216篇(不排除重复引文),其中148篇(68.52%)引文为中文,68篇(31.48%)引文为外文。文献平均被引频次为2.16次,最高被引频次为23次,最低被引频次为0次, 4篇(12.90%)文献被引频次为5次及以上。

2.6 基金资助情况 9篇(29.03%)论文受基金资助,其中受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者2篇(如2011年河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课题),受市级科研基金资助者6篇(如汕头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受院校科研基金资助者1篇(如江苏大学医学临床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3 讨论

3.1 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研究增多,但研究质量还须进一步提升 从发文数量上看,自2005年起,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表明结肠造口灌洗的临床优点已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且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研究层面不断扩大。总体而言,31篇文献中临床科研论文数量较多,经验总结性论文次之,在临床科研论文中,虽然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但是多数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因此今后还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指导临床实践,为护理工作者提供循证护理依据。

3.2 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研究的核心团队初现雏形,但优势力量尚未形成 本研究显示:发文单位和作者分布较分散,每个单位平均发文1.15篇,发文3次及以上者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人以第一作者发文2篇及以上,且发文最多为2篇,9.68%的文献由2个及以上单位联合完成,80.65%的文献由2名或多名作者合作完成;发文期刊较分散,72.73%(16/22)的期刊只收录1篇文献,发文量最多为4篇,由《护士进修杂志》刊载。发文2篇及以上的核心期刊较少,包括《护士进修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4种,说明国内对此类问题研究的核心群体初现雏形,但相关研究仍较为匮乏,优势力量尚未形成;此外,在发文地区中,广东、江苏等南方城市发文量较多,北方城市较少,表明南北方对结肠灌洗护理的应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一方面应鼓励各地区和单位相互协作,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应集中优势,形成核心研究团队,促进优势力量的形成,引领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3.3 研究内容逐步向临床研究过渡,但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临床研究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 经文献计量学分析,2005年—2010年相关文献12篇,其中临床研究5篇(41.67%);2011年—2015年相关文献19篇,其中临床研究13篇(68.42%),表明研究内容逐步向临床研究过渡,但现有相关临床研究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一方面,部分研究对结肠造口灌洗的时机、灌洗频率、灌洗液种类、液量、液体温度、灌洗速度等操作要点缺乏介绍,除综述和部分经验总结性论文外,未介绍结肠造口灌洗时机者7篇(38.89%),未介绍灌洗频率12篇(66.67%),未介绍灌洗液量4篇(22.22%),未介绍灌洗液种类10篇(55.56%),未介绍灌洗液温度5篇(27.78%),未介绍灌洗速度5篇(27.78%);另一方面,已有介绍的研究对上述操作要点描述不统一,各研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现有研究对结肠造口灌洗的护理操作要点尚无统一规定,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故可从结肠造口灌洗时机、灌洗频率、灌洗液种类、液体量、液体温度、灌洗速度等方面规范结肠造口灌洗的临床研究,以期增强相关研究的信效度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性。

3.4 结肠造口灌洗的护理干预效果逐步得到关注,但关注度有待提高 结肠造口术通过形成肠造口,以减轻肠道压力、解除梗阻、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甚至挽救生命,其中结直肠癌是肠造口病人的常见疾病,以直肠癌多见(50%~60%),而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75%,直肠癌根治术被认为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1]。但结肠造口术改变了病人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肠造口病人术后单纯通过自然排便法易出现便秘、腹泻等排便功能紊乱问题,干扰了病人正常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严重影响了病人自尊与社会交往,且护理不当易引起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加重病人躯体不适[6]。因此,术后能否尽快建立规律排便直接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结肠造口灌洗利用适量液体刺激肠蠕动,促进肠内粪便在短期内排出,以此训练肠道规律性活动,使得排便次数减少,人工肛门的异味减轻,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31篇文献中,22篇(70.97%)文献明确以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0篇文献的研究对象为造口术后1个月内病人。因此,结肠造口灌洗的护理干预效果已逐步得到关注,但鉴于结肠造口病人以每年10万例递增[1],而现有研究仅31篇,可见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研究依旧不足,对训练结肠造口病人排便规律性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3.5 国外研究成果引用有限,研究经费不足限制了研究的深入 引文作为研究的理论来源,是学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对学科研究动态了解程度等[8]。本研究显示:作者对中文文献的引用比例较高,而对外文文献的引用比例偏低,反映出国外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被我国学者充分利用,这可能会限制我国学者深入研究的思路。同时,纳入的31篇文献中受到基金资助的研究较少,研究经费的不足必然会限制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这可能也是影响相关研究发展的因素之一。

4 小结

结肠造口灌洗是帮助病人建立排便规律的有效方式,从而有利于减轻造口处异味,改善造口周围皮肤状况,增强病人自信和提高生活质量。结合本研究,笔者从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两方面对未来结肠造口灌洗护理提出建议:一方面,临床护士是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的主要操作者,护理管理者应结合当前结肠造口灌洗的最佳实践指南,加强对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护士的操作能力,使护士能正确开展结肠灌洗护理,把握好灌洗时机、液体量、灌洗液温度、灌洗速度、灌洗频率等要点,以避免因操作过程不当给病人可能造成的伤害;此外,临床护士还应做好对造口病人的饮食宣教、心理护理、活动指导、并发症管理等基础护理,全面提高造口病人的身心状况,确保结肠造口灌洗的疗效。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对结肠造口灌洗的具体细节尚无统一描述,且已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故研究者需加强方法学的学习,提高护理科研设计的方法学质量,积极开展关于结肠造口灌洗的适宜时机、灌洗频率、间隔时间、灌洗速度、灌洗工具等方面的循证护理实践,基于最新最佳的证据优化结肠灌洗护理的管理流程,是未来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1] 罗三娣,罗少生,廖清华,等.造口灌洗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规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122-125.

[2] 钱惠玉,徐文亚,翁亚娟.结肠造口灌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786-791.

[3] 杨秀秀,付菊芳,李秦,等.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2):5-9.

[4] 戴晓冬,张莉萍,杨宁琍.结肠灌洗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29-2131.

[5] 钱晓红,郑亚华,马晶晶.造口志愿者在结肠灌洗临床推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3):4093-4094.

[6] 张铁玲,胡爱玲,徐洪莲,等.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2):40-43.

[7] 寇京莉,冯新玮,韩斌如.结肠造口灌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57-758.

[8] 王丽,王艳玲.1990-2013年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护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1585-1587.

(本文编辑李亚琴)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nursing research of colostomy irrigation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5

Xue Dongqun,Guo Hailing,Tian Runxi,etal

(School of Nurs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102 China)

薛冬群,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郭海玲、田润溪单位: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柳琪、亢东琴、岳树锦(通讯作者)、苏春香单位:1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信息 薛冬群,郭海玲,田润溪,等.2005年—2015年国内结肠造口灌洗护理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19):2410-2413.

R47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9.035

1009-6493(2017)19-2410-04

2016-07-30;

2017-06-16)

猜你喜欢

洗液灌洗造口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五味黄连洗液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