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榄农村社区4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

2017-06-29雷渊秀饶宇科

护理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血脂病人社区

雷渊秀,林 俊,饶宇科



小榄农村社区4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

雷渊秀,林 俊,饶宇科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榄农村社区4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的干预效果,为农村社区血脂异常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小榄农村社区4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健康体检,统计血脂异常结果,按照入选标准随机抽取1 208例血脂异常病人为研究对象,评诂其生活方式、自我保健能力和血脂水平及其分层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6个月调查病人的生活方式、自我保健能力、血脂水平及其分层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生活方式明显改善,自我保健能力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血脂异常病人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促使病人血脂达到控制标准。

护理干预;血脂异常;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农村社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近年来明显升高[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当前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目前,我国血脂异常的预防和临床诊疗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国内尚未系统开展针对性的全民教育与防治行动,尤其是农村社区。由于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对血脂异常认识不足,对其防治未能引起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小榄农村社区中老年(40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的影响效果,为农村社区血脂异常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研对象为我院所管辖的小榄镇9个农村社区参加2015年5月—8月40岁以上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共10 582例,血脂异常5 417例,患病率为51.2%。血脂异常诊断标准[3]: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三酰甘油(TG)≥1.70 mmol/L、总胆固醇(TC)≥5.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任意1项异常即可诊断。血脂水平分层[4]为正常、边缘升高、升高和降低。入选标准:①符合血脂异常诊断标准;②无严重肝、肾、心、肺、脑等疾病;③本地常住居民,便于访视;④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有骨关节病变致行动不便的病人;②精神病、智力低下的病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 208例,年龄40岁~82岁(62.99岁±7.64岁),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n=1 208)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工作人员培训 聘请专家对参与本研究的工作人员进行血脂异常防治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统一标准和流程。经考核合格的社区医护人员及医院社区护理专科小组成员共同负责入选病人的各项社区护理干预工作。

1.2.1.2 建立病人健康档案 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化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由专业人员对入选病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烟酒史、运动、作息等)、心理状态、慢性疾病史、用药情况及对血脂异常的认知情况、血脂检测结果等,并详细记录其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每次对病人干预的时间、内容和效果。

1.2.1.3 开展多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 由社区护士、医院社区护理专科小组成员与专科医生共同制订健康促进活动方案。聘请相关专家每月举办1次血脂异常健康知识讲座,内容包括:血脂异常基本知识、危害和血脂异常与饮食、运动、情绪、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血脂异常的综合防治策略等。每次讲座前由工作人员进行电话通知,到场签到,并赠送礼品,以激励大家积极参加。将健康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小册子,人手一册。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宣传栏、公共电视录像及微信服务平台等室外多渠道的宣传作用,通过图文宣传加深广大病人对血脂异常危害的认识,提高病人对血脂异常的重视程度,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1.2.1.4 督导 ①电话回访:进行饮食、运动、服药指导及心理疏导等,前3个月每月2次,之后每月1次,共6个月。②家庭访视: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定期上门家庭访视,每2个月1次,共3次,通过与病人及家属面对面交流以取得其家庭支持,同时及时跟踪评价教育效果及病人依从性、卫生服务需求等,并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病人知晓疾病相关防治知识。③6个月后进行病情追踪回访及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人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血脂异常认知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血脂水平等。

1.2.2 干预内容

1.2.2.1 膳食干预 饮食治疗是血脂异常病人治疗的基础[5],向病人讲解合理膳食结构及重要性,摄入总热量中三大营养素每日的合理分配:糖类占50%左右、蛋白质占10%~20%、脂肪占20%~30%;主食以谷类为主,根据“四低一高”的原则,即低热量、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纤维素原则,建议尽量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蛋黄等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食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水果、叶类蔬菜、豆类及豆制品[6],烹调油尽量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茶油、橄榄油,要控制用量,大量摄入会因膳食总热量过剩而加重血脂异常,烹调时油温不可过高,因为高温下可使植物油所含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反式不饱和脂肪酸,促进冠心病的发生[7],每天食用山楂、燕麦、黑木耳、洋葱[8]等降脂食物,可饮茶、喝脱脂牛奶,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1.2.2.2 日常生活方式干预 对病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作息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尽量避免睡前加餐,戒烟限酒。嘱咐病人适当运动,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运动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舞等,运动强度为低中强度,每次运动30 min~60 min,以不感到疲劳、气促为度,教会病人自查心率计算运动量[9]是否适宜(心率=170-年龄)的方法,每周运动3次~5次,注意循序渐进,避免不适。对超重病人(体重指数>24 kg/m2),工作人员与病人共同制定体重控制目标,定期测量体重。

1.2.2.3 心理疏导 紧张是血脂异常诱发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10]。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通过讲解、图文宣传等各种方式的健康教育使病人正确认识血脂异常,并告知坚持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非药物的综合治疗策略,可有效控制病情,以缓解病人心理压力,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1.2.3 效果评价 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①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作息规律;②自我保健能力:包括血脂知识认知水平、依从性、体重指数;③血脂水平;④血脂水平分层分布情况。血脂知识认知水平测试:以黄鑫等[11]研制的血脂知识问卷部分为依据,制定《小榄镇农村社区居民血脂知识问卷调查表》,总分100分,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病人依从性[12]:是指病人遵从医务工作者为其自身健康和医疗建议所提供的治疗性行为,包括服用药物、遵守饮食原则或执行改变生活方式的行为;血脂检测:全部受检者采血前1 d晚上饮食要清淡,禁食10 h,次日清晨禁水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C、TG、LDL-C、HDL-C。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病人生活方式变化情况比较

例(%)

2.2 护理干预前后病人自我保健能力比较(见表3)

表3 护理干预前后病人自我保健能力比较 例(%)

2.3 护理干预前后病人血脂比较(见表4)

表4 护理干预前后血脂比较 mmol/L

2.4 护理干预前后血脂分层分布比较(见表5)

表5 护理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分层情况比较(n=1 208) 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处于沿海镇区的小榄也被纳入了城市的版图,是新型的乡转城社区,这里的居民走向了小康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饮食结构随之也发生了改变,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大量摄入,而劳动作业强度和活动量降低。通过本调查发现,本院所管辖的9个农村社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血脂异常现状不容乐观,患病率达51.2%。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等致猝死的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13]。血脂异常病人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在生化检测时才发现,容易被人们忽视,使心脑血管疾病突然暴发的概率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促使人们重视血脂异常的防治。

3.1 增强病人保健意识及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血脂异常是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4],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和心理平衡,对于血脂异常综合防治是必需而非常有效的[15]。根据知-信-行理论,通过在社区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健康知识教育及宣传活动,让病人对血脂异常有了正确的认识,了解其危害及与饮食、运动、情绪、不良嗜好等因素的关系,增强病人的保健意识,从而促使病人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由于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低,尤其是老年人,接受能力差,改变病人不良行为涉及生活的每个细节,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共同支持、帮助,为此,工作人员定期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及时了解病人对血脂异常相关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卫生服务需求、心理状态及病人的依从性等,并及时督导,不断巩固教育效果,实现康复目标。表2、表3显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变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

3.2 促使病人血脂达到控制标准 研究表明:长期的生活、工作压力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容易出现生活作息无规律而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血脂升高[16]。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教会病人调适自己的情绪、舒缓压力,避免因情绪波动影响疾病康复。临床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多数血脂异常病人能起到与降脂药相似的治疗效果[3]。表4、表5显示:干预后TC、TG、LDL-C水平及其升高分层低于干预前,正常分层高于干预前;HDL-C水平及其正常分层高于干预前,降低分层低于干预前。

总之,护理干预对社区血脂异常的综合防治效果显著,可促使病人血脂达到控制标准。

[1]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4-79.

[2] 王薇,赵冬,孙佳艺,等.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133-1137.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

[5]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81.

[6] 戴萌,赵艾,陈玉娟,等.广州地区高胆固醇血症与膳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5):79-82.

[7] 苏海,俞建华.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6):586-588.

[8] 刘慧.食疗(黑木耳、洋葱)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795.

[9] 刘彬,韩佳风,黄酮娟,等.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4-5.

[10] 陈灏珠.我国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和高脂血症的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2):81-82.

[11] 黄鑫,胡敏予,黄忆明.血脂知识-态度- 行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卫生研究,2008,37(2):204-206.

[12] Haynes RB,Sackett DL.Compliance with therapeutic regimens[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1.

[13] 赵文华,张坚,由悦,等.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06-310.

[14] 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5-78.

[15] 诸骏仁.血脂异常防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1):641.

[16] 王仁仪,顾华强,唐承智,等.职业紧张因素对血脂、血糖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7,15(2):91-92.

(本文编辑张建华)

Status quo surve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dyslipidemia in crowd aged over 40 years in Xiaolan rural community

Lei Yuanxiu,Lin Jun,Rao Yuke

(Affiliated Xiaola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528415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dyslipidemia in villagers aged over 40 years in Xiaolan rural community,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rural community in Xiaolan.Methods:A healthy examination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aged over 40 years in the rural community in xiaolan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of blood lipid abnormality were measured.One hundred and eighty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criteria.Their lifestyle,self-care ability and blood lipid level and their stratification situatio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ix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patient’s lifestyle,self-care ability,blood lipid level and strat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decreased,and the level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LD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lifestyle of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enhance self-care ability,to promote blood lipid control.

nursing intervention;dyslipidemia;dietary structure;lifestyle;rural community

2015年度中山市第一批科学事业费项目(医疗卫生),编号:2015B1066。

雷渊秀,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林俊、饶宇科单位:5284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

信息 雷渊秀,林俊,饶宇科.小榄农村社区4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7,31(18):2221-2224.

R473.1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8.014

1009-6493(2017)18-2221-04

2016-08-06;

2017-05-30)

猜你喜欢

血脂病人社区
谁是病人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你了解“血脂”吗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