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漫谈

2017-06-28贾维国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积极性教学效率兴趣

贾维国

摘要:注意讲究教学艺术,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兴趣;积极性;教学效率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的正确诱导。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这就必须讲究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涵盖十分丰富,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于变化,不拘一格

语调的强度和语言的速度起伏变化能使教学语言具有和谐悦耳,节奏鲜明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课堂语言不能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为了使自己的语言富于变化,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当遇到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时,我或语调升高,语速加快,达到高潮,或语调舒缓,适当"降温"。当遇到学生心理上的"松弛点"时,我也变音变调,并注重语言的趣味,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另外,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只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语调与课文风格相一致,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绝佳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我也注重依文本和教学的要求来定讲课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2.课堂讲授的艺术

在各种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优秀的教师上课,总是认真讲授准确无误,方法灵活多样,重点突出。每堂课,教师要讲授的内容很多,但是,究竟开头怎样讲、中间怎样讲、结尾怎样讲,哪些应精讲,哪些应提问,哪些应练习,哪些应自学,所有这些,都应全面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盲目、无计划,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轻重不分。在各教学环节都安排恰当的前提下,课堂讲授的成败,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即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说,教师语言的艺术,要体现出下面三个特点:

2.1 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在各科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教师讲授来学习领会知识。教师的语言,只有能为学生接受,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2 教师语言的节奏感

在各科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它能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单调刺激,减少学生的疲劳,使教学气氛和谐轻松。例如:教师在讲授概念和重点问题时,声调要有力,速度要缓慢,要深入分析论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讲授次要问题时,速度可稍快,声调可稍低。教师讲课的语言,切忌太快、太慢、太高和太低。如在教学识字1时,让学生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节日,我采用一首最有節奏感得儿歌来庆贺:边拍手边念:春节到,春节到;家家户户真热闹;吃饺子、放鞭炮;走亲访友祝福到。学生会非常感兴趣。

2.3 教师语言的幽默感

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实践表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3.巧妙引导体会情感

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教课入"情",学生读书才能入"境"。老师讲课总要带着一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我先用带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景:一个又阴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卖火柴。再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让学生体会,在那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苦的小女孩受尽了欺凌和痛苦;接着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想象大年夜街头的情景,体会富人们是如何欢度佳节的,再让学生把穷富两方对照,联系起来体会,唤起全班学生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闪亮明旺的大火炉,冒着香气的烤鹅,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的圣诞树,并且启发学生一一与可怜的小女孩的悲惨处境对比,然后把课文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就使学生进入作者创造,老师再创造的情景中,更进一步激起他们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进而再一步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动用想象的艺术来抨击那个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社会,以表达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

4.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必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教师若把理论知识单一地传授给学生,那无疑是枯燥的,而对学生来说并不一定能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这可以借助图画、幻灯、录像等手段直接再现形象,如《葛洲坝工地夜景》一文讲"葛洲坝真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这句主要是说明葛洲坝工地夜晚的灯光璀璨、夺目,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可找有关录像放映,真切感受"项链"的夺目、美丽。也可通过教师的形象性语言的描述,使学生身临其境,如《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有中国队入场的惊喜,课始教师对学生讲解此前中国体育的状况,然后把自己想象成是坐在观众席上的外国观众,从未见过中国队进入决赛,这次看到中国队入场,我们所以要不禁高呼……(学生各抒己见),之前形象的背景讲述已使他们内心有很多话要说,自然而然地已投入到课文内容中去了。

总之,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讲课语言艺术,就要做到:多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变化,努力学习并掌握先进的语言技巧;多思,认真"感悟语言",大胆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多练,认真实践,努力提高,逐步积累教学经验,努力形成适应教学需要的语言表达艺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性教学效率兴趣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