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情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17-06-27黄宣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情景教学

摘 要: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是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情景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产生代入感,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出现的误区以及采取的对策做出分析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 高中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 反思

引言

目前新课标的改革中情景教学是一大亮点,在各个学科中都有运用,但在课程实施的时候,要紧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的设置要采取学生熟悉并且了解的内容,使学生具有代入感。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能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和探讨,交流与合作,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我们会发现,情景教学被大量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但这种教学方式在运用中不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1]

一、语文教学情景创设移花接木,画虎类犬

知识来源于现实,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过度的采用情景教学,不联系实际生活,过分的将语文课堂教学异化,出现了一些打着拓展延伸的旗号,却在教授并非语文知识的情况。例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著作《记念刘和珍君》的时候,教师过度的放映图片,放一些关于日本侵略的历史图片,以及一些革命斗士奋勇斗争的图片。这些图片的过度展示会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注意力从课本文章的内容上转移,效果也与采用图片的原意相反。这些原本是要阐明对待历史是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主要思想。那这些图片的存在是否需要呢?需要,但不能过度,不可以带偏课文的主题,我们的原意是要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所以我们不是在讲历史课和政治课,不是课本东西的知识应该适可而止,把握一定的度。教师在情景创设时可以穿插一定的图片,放一些优美的音乐,但不要大量的使用,这样也会使语文课变成其他科目的课堂。[2]

对策:教师在设置情景时,要采取精简、明了、直入主题的图片,教学情景设置要以课本为主,具有针对性,与课文联系较少的政治或是历史知识可以了解,但不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详细介绍,准确把握了解这些内容的时间,最好在15分钟之内。情景设置不要忘记时时刻刻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设置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情景,将同学带入规定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代入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同时还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情景教学可以真正的使学生思考和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符合和贴切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熟悉场景,提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语文教学情景设置虎头蛇尾,不知所云

在高中语文情景教学创设时,有部分教师不能明确设立情景教学的目的和作用,容易造成使用不当的结果,情景教学的使用是在正式授课之前,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简明扼要,不能拖拖拉拉,这样不仅会占用课堂时间,而且也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与传统教学无异。例如:有部分教师在讲《赤壁赋》的时候,先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几个经典片段,然后有请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代表课文中的几个角色,如果正当学生沉浸在表演中时,便戛然而止,会使学生大失所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骤减。这种独立的创设一种情景,没有将情景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使之与接下来的课文教授联系不紧密,仅仅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未激发探索的欲望与激情,而不可能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更深入的学习了解,学习兴趣持续高涨,使在情景教学中激发的兴趣持续到课文的学习之中。难以使学生能对教学方式和任务的转变有所适应,迅速发生转变。

对策:在语文课堂情景设置是要与教授内容具有连贯性。在课堂教授中,教师必须不间断的设置一个或是多个情景,使之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学习之中,使学生在整个课文的学习中都保持持续的热情,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产生的情感认知有效的得到延伸,直到真正的了解课文。如在教授《赤壁赋》时,我们可以对当时苏轼与朋友夜游赤壁的情景采用图片的方式或以动态影像资料为载体呈现出来,在讲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或是采取朗诵的方式,感受作者的恢宏的气概,让他们可以身临其境,用表演或是朗诵的方式代替简单的文字阐述,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探究课文的中心思想,降低教学的难度,同时还可以给同学们异常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造成视觉冲击,使整个课堂都具有连贯性,达到情景创设的目的。[3]

三、语文教学情景创设画蛇添足,浮光掠影

情景设置的本意是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手段,例如新媒体运用等,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际运用中,一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形式复杂,更无实用价值,缺乏目的性、创造性和针对性,与教学内容脱节,只为追求形式,通过华丽的图片或是动感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偏离课堂主题。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的时候,过分的引导,完全与新课标下创新教学方式的愿望相驳,教学的目的仅仅变成了追求华丽的辞藻,好看的图片。在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分组讨论,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有可能使学生利用这部分时间闲聊,更加分散了对课堂的注意力,而且一些教师还会创设一定的情景,好像这样做,就达到的创新教学方式的目的,是在进行情景教学,满足新课标的教学方式改革的要求,其实不过是在画蛇添足。这些所谓的情景教学也变成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的利器,或是给学生增加负担造成压力,更有可能消磨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哄然大笑之后,不会进行深入思考,没有体现情景教学的价值。

对策:语文课堂情景设置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在教授《登高》时,放一些泰山巍峨、高达、雄伟的图片,以此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领略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万般豪气;在教授《雷雨》时,可与采用舞台剧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角色,探究角色的心里,或是播放电影《雷雨》的经典片段;在教授《李凭箜篌引》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古筝曲目,领略音乐中的起伏跌宕,明白文章中的赞美源于何处。情景设置的目的便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重点难点知识点。所以情景的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有效的使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发挥最大的作用。情景教学只有为教学服务,才是好的情景,否则一切都是花哨的形式,没有实际价值。

四、语文教学情景设置,重景忽情,本末颠倒

情景,情景,便是情和景的结合,使情入景,只有人的情感入了这景,画面才会鲜活而生动,一景一物才能有情,使之成为“有情之景”,真正为教学服务。但是有些教师对情景教学的目的、方式、针对性都存在着盲区和误区,认识和了解还都不够。一部分教师在创设情景时,重视“景”的设计,而忽视“情”的融入。在教学中,情景创设时重视场景的搭建,或是道具的制作,氛围的营造,而忽视了作为主体的“情”的存在,这个作为个体生命所獨有的感情。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在融入情景创设时的主动性,同时也会不认真对待课堂,由主动学习转变为被动参加。

对策:高中语文情景创设时要坚持以情为主,景为辅的原则。设置情景时,在道具的准备工作,或是形式的选择时,可以放松,不必精益求精,但在探究情感时,一定要“锱铢必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课堂的节奏,层层递进,了解背景,分析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最重要的便是,重视“情”的设立与深入情感的发掘、思考与探究,让同学发表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参与进交流之中,共同探讨,促使学生真正达到情感的升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结语

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加入进改革大军之中,情景教学便是其中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已经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正如本文提到的。情景教学一定要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知识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情景创设时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形式,创造高效的情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叶圣陶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魏国良著.《现代语文教育论》. 华东师大出版社.

作者简介

黄宣贵,男,生于1967年,汉族。籍贯,四川省蓬溪县。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单位:四川省大英中学 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情景教学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改革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有效创设“情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