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设“情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2016-11-14黄冬萍
黄冬萍
摘 要 情景教学对小学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不可缺少的策略之一,我们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科学改变教学模式,认真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创设情景,并充分有效地利用情景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谈谈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 数学 情景教学 有效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52-02
《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一书曾指出:“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革,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课堂情景,让学生在恰设的情景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方案应该在新课程小学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教师要尽量创设情景诱发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好情景教学以顺利驾驭小学新课堂的各个环节呢?
一、根据教学实情科学创建情景
由于教学内容在不断变化,我们为开展教学活动所创设的情景也应灵活多变。让每一个情景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相关问题构建情景。根据数学问题情景,巧施教法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教师是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仍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而巧设情景,适当的引导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时候。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让各组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半径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圆形硬纸板,小组合作做实验,让各组测量自己手中的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教师可巡视指导,对于不知道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小组给予帮助),然后再测量直径,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切入主题,可对学有针对性的提示。通过这一活动,请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全班,教师顺势引导的相互结论即:不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都是与这个圆本身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自己推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演变过程,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明白这个公式的由来,这样学生在记公式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也不会出现记不住及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应用的诸多的学习中的问题;另外,知识也不再是抽象概念,而变成了一种步步可以领悟的知识,这样学生自然能灵活应用这一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学习情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授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学校的学习经历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前提条件,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有的知识都不是一层不变的,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学习。因此,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教育真正的真谛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就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终生学习的人。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讲,在学生解题完毕之后,教师就要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所有的能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这个公式都是经过推导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去死记硬背相关的公式,应该记住的是该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灵活应用。”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搞好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小学数学内涵有许多抽象的东西都需要通过电子白板等协助创建有效的情景而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利用多媒体还可增大课堂容量,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更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先用多媒体介绍本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明、小明的妈妈、小明的姐姐,妈妈想给很听话的小明和姐姐分苹果,但不知道怎么分才好?请小朋友门帮帮忙。然后各组的小朋友就展开了讨论,几分钟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平均分),然后,教师与全班同学通过多媒体共同体验平均分。接着,教师提问“如何将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呢?”这个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很多疑问和多种回答,教师随机引导得出正确答案(二分之一),因此,引出课题:分数的认识。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应用多谋体去创设情境,就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能全身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 、利用事例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运算的高效性
恰当的事例能够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协助他们理解,特别是在计算题和一些应用题中,我们可以巧设一些事例情景来提高教学效果。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加强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需要,而且各位学生的学情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很难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设计,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针对班级整理出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提高训练的目的。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采用创设情境的手法来引导孩子们进入情境之中,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要将数学计算教学科学、合理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另外,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应将数字应用的算理以及过程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采用多种方法去引导,使小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运用有深刻的理解;再者,恰当的引导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必须在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上进行正确的培养。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从书写的规范、运算速度、计算正确率、检验等,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对最后的结果产生误差,所以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大大降低出错率。例如,如教学l0以内数的认识,为了渗透基数和序数的概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现在到中午了,同学们都经过一早上的学习,很累了、也饿了,都争先恐后地到学习哦啊食堂门口排队打饭:(请9位同学到黑板前排队站好),请同学们数出现在去打饭的有多少个?全班同学数后齐声回答:“一共有9个同学”。然后接着说:“请数一数赵排在第几”学生数后回答:“赵排在第9”。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比理解:一共有9个同学,赵排在第9;这两句话里都有9,意思一样吗通过创设这个情境,学生体会到这两个“9”的意思不一样,第一句话里的“9”是排队打饭的学生总数,第二句话里的“9”是赵按顺序排在第9。这样,很自然的渗透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