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落地的“湘潭实践”

2017-06-27阳锡叶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湘潭市湘潭素质教育

阳锡叶

多年来,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但如何落地,却是教育长期面临的尴尬。

湘潭市坚持不懈推进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的人本性价值追求,使素质教育从规模走向内涵,从外围走向核心,不仅看得见、摸得着、推得开,而且卓有成效。

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湘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利文。

素质教育,改“独唱”成为“合唱”

记者:您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素质教育如何改变教育部门“独唱”的局面?

陈利文: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在“后应试教育时代”,诸如此类的呼声渐起:教知识不教做人,社会频出抑郁症、自闭症的“问题人”,他们稍遇挫折便选择自杀甚至杀人;重智能不重体能的教育恶果,让学子们有力读万卷书,却无力行万里路!

我们亲身经历过很多教育改革实践,对核心素养并不陌生,反而更有亲切感、亲近感。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个性化教育等,从未像今天这样牵动越来越多人的心。毕竟,今日之教育,关乎来日之民生,关乎明天之国运,关乎未来之中国梦。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如果没有政府作主体,只是教育部门或学校作主体,就不能调动教育以外的资源,就不能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和良好环境,素质教育就不能得到落实。

过去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一家的“独唱”,而如今湘潭的素质教育则既有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又有各个部门联动的“大合唱”。

湘潭市采用合作共建的形式建立了湖南省第一个综合实践基地。由湘潭军分区、市文明办、市两型办等10余家单位负责筹资,利用实践基地场地建设了8个共建场馆和2个共建区,分别是国防馆、人防馆、雷锋馆、“两型”馆、地震馆、禁毒馆、交通安全馆、消防馆、植物教学基地、学农体验基地。

实践基地共设30门特色课程,分为科学探究类、生存体验类、素质拓展类、专题教育类4大类。基地运营后,来自湘潭市7个中学的3000名初二学生获得了新鲜的体验。

此外,湘潭市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构建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家长学校实现全覆盖,开展“用爱和技巧教孩子”等专题教育活动2000余场次,建有1864个社会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3567次。二是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依托社区的阵地设施、人才优势、活动资源开展活动。46所学校、26个社区(村、单位)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152次。

评价改革,从“育分”走向“育人”

记者:在当前素质教育有待扎实推进的大环境下,湘潭是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的?

陈利文:要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压力从学生身上转移到学校和教师身上,真心实意抓素质教育,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得靠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来保障。

同一个尺度下衡量,总有优质和落后之分;不同的尺子下,个个学校都有自身的长处,每个学生各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如何提供尺子,提供舞台,就是教育主管部门思考和工作的方向。

湘潭市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六种评价改革模式。采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扩展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的策略。讓实践基地领航先行,边研究边推介,在滚动扩展中深化六种评价改革研究。

“等级+特长+评语”评价: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把学生的特长发展作为一个领域进行单独评价,鼓励学生爱好广泛,兴趣多元;实行评语改革,大力倡导教师写出激励性评语。

“水平检测+能力检测”评价:期考科目采用“100+50”的考试方式,将试卷分为两卷,即100分水平检测题与50分能力检测题,基础与能力并重。

“动口+动手+动脑”评价:既考查学生的课本知识,又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样系统分散、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考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给学生创造了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此外,还有“主动+严格+发展”评价、“常规达标+质量目标”评价、“学生+教师+家长”评价。

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悄然影响着湘潭各中小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湘潭市和平小学在课程“变轨”、课堂“变样”的基础上,将评价“变式”,期考“变脸”,改变了过去仅凭试卷分数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小测试、小演讲、小展示、小表演、小模拟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

目前,湘潭不少中小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基于学科素养的全方位、过程化、综合性、客观性的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结果的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关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考试负担,让“乐学”与“乐考”代替传统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记者:对学校的评价又如何改革?

陈利文:湘潭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也不再唯分数至上,而是更注重学生德育评价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贡献率。

用一把“尺子”考量学生,只关注学生升学考试的分数,只注重学生毕业考试的结果,不关注过程的变化,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传统基础教育教学存在的缺陷。湘潭推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新制度,是对传统教育评价方式的一次变革。

2016年,湘潭市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将体育考试首次以原始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总分。

同时,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价也有了新“尺子”。从2016年开始,湘潭市实施初中毕业生艺术考试,并将艺术中考成绩等第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根据相关要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执行艺术考试成绩“非D即入”的原则。

此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实验操作只是考核项目,导致很多地方不重视实验操作,出现了背实验知识应付考试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仅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湘潭市目前正在出台实验科考试方案,并逐步将实验操作考试的成绩纳入中考总分。

“两型”课堂,能“高分”更能“高能”

记者:“高分低能”曾让教育屡遭诟病,你们提出“两型”课堂,能“高分”更能“高能”,如何进行此种课堂改革?

陈利文: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向课堂要分数,这是湘潭提出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在我看来,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并不矛盾。讲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分数,而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开展“两型”课堂,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要向45分钟要分数。

我们提出了“‘两型意识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理念。“两型”课堂是根据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思想所衍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目的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带给学生合适的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共长,引领学校走上科研兴校的道路。课题组设立了5个研究基地、28所实验学校、69个市级子课题。

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转化为教学常规,这是湘潭科研引领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

打造“和谐高效、思維对话”的“两型”课堂,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开,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初步总结出育才小学的“激疑思辨,分层精练”课堂教学模式、风车坪学校的“四学语文”“五读古诗”“六字作文”语文教学模式等30多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湘潭以“两型”课堂为基点,积极向课外延伸,形成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一体化的育人环境。比如,湘潭县云龙实验小学自行组织编写了全国第一套6册“两型教材”和在省内推广使用的“两型社会”小学生教育读本;岳塘区湘机小学在国家环保总局获得了200多部有关“两型”教育的电影;雨湖区风车坪学校学生发明的环保太阳能帐篷获国家特等奖、国际银奖。

通过多年实践,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两型”课堂能很好地解决“高分低能”这个问题,既能做到“高分”,也能培育“高能”。近年来,湘潭高考质量不断提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在全省遥遥领先,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名列全省第一,高中阶段入学率名列全省第一。

猜你喜欢

湘潭市湘潭素质教育
湘潭高月塘大桥施工线型监控与合拢策略研究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湘潭八仙桥都市民俗活动空间调查
急救知识普及
湘潭:天生C位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湘潭市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全面推行社区垃圾分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