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落窠臼,多元解读文本

2017-06-27莫振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多元解读

莫振英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多元解读文本,通过提炼信息可以让学生感悟文本主题,通过互文借鉴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以图释文可以让学生抓住行文的线索。

[关键词]多元解读;提炼信息;互文借鉴;以图释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1101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学科能力,而已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合起来,正如边玉芳提出的那样,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切实需要的技能。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能力,就要采用更多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适应生活阅读的需求。

一、提炼信息,体悟文本主题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题自然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炼有用的信息,促进他们从中快速找到文章的主题,找到文本中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整合对比等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永久的悔》的时候,就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从诸多信息中提炼出文本的主题是对父母、亲人的爱和深情,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和亲人之间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篇文章在回忆和怀念母亲的时候是通过什么来展开的?”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可以答出:“是围绕吃的东西来展开的。”这时候教师抓住“吃”的信息,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可向学生提问:“‘白的、黄的、红的是整篇文章的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作者为什么要用‘吃作为线索呢?可以尝试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并且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母亲总是吃不到好东西这样的事情会让作者想起母亲呢?”在把握住“吃”的信息之后,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母亲将“黄的”和“白的”都让给了作者,所以自己只能吃“红的”,这让作者很感动,所以作者才会对此印象深刻。

二、互文借鉴,理解文本内容

韩雪屏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事实上互文借鉴的方法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究性阅读,通过这种阅读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和各种文本建立连接。

例如在学习《小巷深处》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他和“母爱”有关的诗文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通过互文借鉴的方法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在引入课文学习的时候,可以用孟郊的《游子吟》来进行互文借鉴,让学生背诵《游子吟》,并说说《游子吟》通过怎样的故事来描写母爱的伟大。随后让学生转入对《小巷深处》的学习,尝试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养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篇文章体现了怎样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还可以从“我”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说说:“是什么理由使得‘我疏远了母亲,忘记了破旧的家?难道‘我是一个坏孩子吗?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在学生对《小巷深处》这篇文章有了深入理解之后,则可以再次让他们进行互文借鉴,阅读《又见秋风起》这篇文章,说一下《又见秋风起》和《小巷深处》在描写内容、使用手法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这样的对比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对文本的认识,对于“母爱”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三、以图释文,抓住行文线索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需要来增加不同的文本形式,而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用以图释文的方法就能够清晰地展现文章的线索,让学生快速把握行文线索,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陈毅市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图表的形式画出这场戏的冲突线索,说清楚这场戏矛盾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整个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线条和箭头等来辅助表示事件的进程,让学生尝试用符号等来代表其中的人物,使整张线索图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文,掌握课文线索,还可以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一边绘制图表一边思索,如:“《陈毅市长》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形象,通过哪些片段来描写,其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是怎样的?文章中是如何设置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从陈毅的台词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这个剧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从你所绘制的线索图中,能否看出‘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作者为什么会称自己的剧作是‘冰糖葫芦式的结构?”这些问题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线索和结构,并促使学生尝试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矛盾冲突,同时也对这场戏所要表现的主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为生活而阅读,阅读要贴近生活,在教学中也要用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以不落窠臼的创新策略来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阅读困难,提升阅读素养,促进他们在课外生活中可以主动地进行阅读,提高他们从文本资料中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
以《黔之驴》为例谈寓言寓意的多元解读
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教师需“进退有度”
语文文本的多元解读
语文文本的多元解读
浅谈中学语文多元解读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多元解读文本 张扬学生个性
基于语文教学视阈下的文本解读
语文阅读教学融切入点于板书设计的探讨
新课程背景“多元解读”的几点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