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
2017-06-27喻燕
喻 燕
(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9)
急性脑梗死在脑卒中中发病率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人们精神压力加剧,其发病率有所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借助DNA重组技术所生产的蛋白酶,其可对游离型纤溶酶原进行小程度激活,并对局部血凝块进行选择性溶解,促使堵塞血管再通,恢复血流,减少脑细胞死亡,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且不会引发纤溶亢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目前关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剂量以0.9 mg/kg 为标准[1-3]。本研究将2016-01—2017-06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分析了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01—2017-06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研究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25±2.89)岁。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0.04±2.1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复方丹参、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0.6~0.8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痊愈:症状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91%以上;显效:症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46%以上;有效:症状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恢复18%以上;无效: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改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情况
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情况
2.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分
2.3 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情况
研究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情况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各种因素所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并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和坏死,患者可伴随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脱落等相关,在脑血管闭塞之后,局部脑组织可因血流中断而发生缺血坏死,形成缺血半暗带[5-6]。若及时恢复血流,缺血半暗带中脑细胞可存活,有利于降低脑损伤;若未恢复,可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并导致缺血区域扩大。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可激活纤溶酶原,促使纤维蛋白讲解,不会引起系统性纤溶和出血,安全性高[7-8]。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0.6~0.8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近,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
综上所述,0.6~0.8 mg/kg或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颅内出血发生率低,死亡率低,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1] 李春生.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5):108-110.
[2] 杨俊.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10-111.
[3] 黄定良,张载潜,曾海兰,等.不同剂量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7(3):158-161.
[4] 徐娟,李志宁,刘腾飞,等.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3):62-65.
[5] 谭莉,吴军,涂鄂文,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对照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23(1):50-53.
[6] 胡俊,陈旭辉,吴军,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血脑屏障氧糖剥夺体外模型中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786-2787.
[7] 李艳,李林艳,商丹丹,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2):44-45.
[8] 石磊,富克非.探究不同剂量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10):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