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7-06-24张洁
张 洁
(靖江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苏 泰州 214500)
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张 洁
(靖江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苏 泰州 214500)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联合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0%,显著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的66%;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脉搏动指数和动脉阻力指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采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子宫腺肌病;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临床意义
子宫肌腺病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肌层生长,形成病变,进而引发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四十岁以上的产妇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与人流手术患者的不断增多,子宫肌腺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2]。因为子宫肌腺病患者的子宫内膜出现异位,所以会相应的出现周期性子宫出血、痛经与月经量过多等现象[3]。但是因为临床上导致子宫出血的疾病种类较多,所以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属于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8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术后病理证实。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例数50,平均年龄(38.21±4.26)岁,平均孕次为(3.32±1.12)次。对照组患者例数50,平均年龄(38.05±4.12)岁,平均孕次为(3.33±1.11)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已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下腹部不适、月经量过多与痛经等现象。2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方法
对照组(经腹部超声):采用GE公司的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3.5 MHz,嘱咐患者在检查前饮水,以此来充盈膀胱,指导其采用仰卧位接受检查,将探头置于患者耻骨联合处,进行横、纵、斜三个方向检查,通过纵切检查能将膀胱子宫和子宫底折返处情况有效显示出来,通过横切检查能够将子宫横径显示出来。对子宫大小、宫腔、附件以及肌壁回声等情况进行了解,与此同时,还要对病灶位置、数量以及是否存在有包块等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还要注意肌壁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
观察组(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采用GE公司的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5~9 MHz,指导患者将膀胱排空,采用膀胱截石位接受检查,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将无菌避孕套套上,将其缓慢的推入患者阴道穹窿位置,对其进行进行半环形、纵切面与横切面的扫描,对子宫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壁厚度,详细检查出现病变的异常部位,对病变区域的血流动力学指数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其还要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动脉搏动指数和动脉阻力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0%,显著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的66%(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对比 [n(%)]
2.2 两组超声检查特点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的脉搏动指数和动脉阻力指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超声检查特点对比(±s)
表2 两组超声检查特点对比(±s)
组别动脉搏动指数动脉阻力指数对照组(n=50)1.22±0.220.73±0.15观察组(n=50)1.23±0.210.72±0.16
3 讨 论
临床上,子宫肌腺病属于常见妇科疾病的一种,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在于子宫内膜出现异位,并且对子宫肌层入侵,伴随着月经会促使周期性出血现象出现,子宫会不规则增大,其前后壁厚度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最终引发子宫肌腺病出现[4]。临床上诊断子宫肌腺病通常会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中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属于两种常见的超声诊断方式[5]。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腺病进行诊断,有利于将病灶的具体情况以及改变的相关表现显示出来。在超声诊断下,子宫肌腺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子宫壁内出现不规则回声,子宫轮廓在一定程度上增大[6]。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探头频率较低,能够将盆腔深部情况显示出来,特别是能够对子宫轮廓增大现象进行清晰显示。但是这种诊断方式的分辨率较低,难以显示出细微病灶结构,在临床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经阴道超声诊断属于高频超声的一种,分辨率较高,能够将宫壁肌纤维走行与宫壁微小囊腔清楚的显示出来,将宫壁细微结构充分显示出来。除此之外,这种诊断方式在肌腺瘤与肌瘤诊断上的价值更加显著,能够将子宫壁的血流信息清楚的显示出来,可以将其用来有效诊断子宫腺肌病。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腺病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诊断准确率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0%,显著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的66%。由此可知,相对于采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1] 戴振强,窦发坦,郑 琦,等.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综述,2014,20(17):3231-3233.
[2] 孙 兵,张 蓉,夏 艳,等.对用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的观察比较[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134-135.
[3] 刘 玥.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141-142.
[4] 许莉华,严 玮,张 薏等.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5):48-50.
[5] 陈 辉,龙 宇,钟 萍,等.探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13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6):342.
[6] 翁昌梅,方美仙,王志兰,等.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8):1959-196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11.75
B
ISSN.2095-8803.2017.05.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