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2017-06-24梁彩侠李士平刘军虎付琴潘成艳刘荣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盘腰椎间盘

梁彩侠,李士平,刘军虎 付琴,潘成艳,刘荣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4

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梁彩侠,李士平,刘军虎 付琴,潘成艳,刘荣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76例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前、术中疼痛和焦虑程度,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舒适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表(SAS)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各部出现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之处突出或突出椎管内,压迫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和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术后卧床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势,目前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由于该术式在局麻清醒下进行,因此患者可于术前、术中出现焦虑、疼痛等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状。我院对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调整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住的具有行椎间孔镜治疗适应证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6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患者平均年龄(49.11±11.74)岁;患者平均体重(60.63±11.12)kg;病变位于L3~L420例,L4~L532例,L5~S124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精神疾病,均能配合完成术后回访工作。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舒适护理组(观察组)39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前疼痛评分及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76例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①术前舒适护理:术前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睡眠、饮食及心情,评估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性。由于多数患者病程较长,长期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对椎间孔镜手术缺乏了解,对手术缺乏信心。因此术前应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告知患者这项新技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优势及临床疗效,简单介绍手术流程、手术医生和该术式在我院开展情况,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更好的配合手术和后续治疗。②术中舒适护理:保持手术间光线柔和、温度适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使患者能够快速适应。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大小腿下分别放置软枕,防止腿部血管、神经受压。手术前使用铅衣遮盖手术患者颈部及会阴部以防X线辐射,铺无菌单后粘贴一次性引流袋以防冲洗液浸湿无菌单造成感染。手术过程中注意操作轻柔,避免不正当操作刺激患者。告知患者手术进程,当进行某些可能引起患者不适的操作时提前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当术中出现明显疼痛或不适时安抚患者,询问患者术中感受,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保持放松并立即消除不良刺激来源。③术后舒适护理:手术结束后,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注意给患者保暖,询问患者对整个手术的感受。转运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术后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细心护理。术后第2天及时随访。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估患者护理干预前、术前护理干预后、术中患者疼痛和焦虑情况,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术前对患者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掌握疼痛评分尺的使用和两种量表的内容。VAS疼痛评分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患者可移动评分尺上游标评估疼痛情况。SAS共20条评分项目,每条分4级,将各项评分相加即得到粗分,粗分再乘以1.25后取整即为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SAS标准分以50为界,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2]。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共100分,分10个条目:服务态度热情体贴、仪表得体、文明礼貌、术前详细了解病情、手术流程和主刀医师、手术室安静整洁、手术过程流畅、手术体位舒适、术中积极交流、术后指导家属护理。9分及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8分表示满意,6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39例中,非常满意17例,满意20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36例中,非常满意8例,满意16例,不满意12例,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各阶段疼痛焦虑程度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又称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3]。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变[4]。舒适护理核心理念是采用个性化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和社会干预,满足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减轻疾病本身及治疗带来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保持一种愉悦和舒适的状态[5]。

目前舒适护理在病房、门急诊和手术室均有应用,各相关科室也可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本科室护理质量。定位穿刺是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步骤,医生常凭借经验穿刺,往往不能一次性精准的穿刺于病变椎间盘组织需多次使用X光机透视,对病人及手术人员造成一定的职业风险,手术过程中除了医护人员实施防护外,手术患者的颈部及会阴部同时用铅衣遮盖做好防护,另外该手术需要在液体环境下进行以保持术野的清晰,高压力的灌洗液在手术过程中常常出现外流,容易浸湿无菌单及手术医生手术衣,影响无菌操作,因此,铺无菌单前粘贴一次性引流袋有效地防止了切口及穿刺点的感染概率。另外,在开展舒适护理后,本科室护理人员护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极大提高了护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1]刘素芳,张秀明, 阎艳,等.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 2012, 10(31):2935~2936.

[2] 张宗城, 叶桦, 岑建宁,等.晚期肿瘤病人及其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4):471~474.

[3] 杨志敏, 刘伯芬, 王会利,等.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截肢患者幻肢痛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 2012, 20(3):135~136.

[4] 袁杨, 白丽群, 何秀菊.舒适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130~131.

[5] 冯雪平.舒适护理在急性肾盂肾炎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5, 8(1):100~101.

[编辑] 一凡

2017-04-10

梁彩侠(1973-),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5855793856@163.com

R473.6

A

1673-1409(2017)12-0058-02

[引著格式]梁彩侠, 李士,刘军虎,等.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12):58~59,79.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盘腰椎间盘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