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英语课堂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的策略研究
2017-06-21王丹尹宜宜章艳乐
王丹,尹宜宜,章艳乐
(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高 教 研 究・
新媒体英语课堂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的策略研究
王丹,尹宜宜,章艳乐
(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医学从业者不仅需要合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对其人文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为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学生为样本,探讨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的作用。结果表明,学生在一年的新媒体英语教学后,人文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笔者认为,应当以大学英语课堂为重要阵地,以新媒体教学为重要手段,着力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
新媒体;医学生;人文素质;英语创新实践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有关身体与疾病的自然科学,与他人、社会亦息息相关。当今医学模式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能够在医治患者的同时辅以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和“人类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进而在医师和患者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这也是缓和当前紧张医患矛盾的基本要求。
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并将其写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其中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除了提升学生的外语技能,也要向学生展现其专业课程之外的知识和生活。英语课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重要阵地。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日益融合,也为英语课堂承担起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提供了新的可能。
1 文献综述
1.1 概念界定 培养和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即“医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医学生的内在品质”[2]已然迫在眉睫;而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广泛应用为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医学生人文素质,作为医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和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态度上。在借鉴之前研究的[3-6]基础上,笔者将医学生人文素质定义为:医学生在接受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最核心的、较为稳定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对患者权利、需求、人格、尊严的维护和关切,对优良医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可以从医学生所掌握的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及所具备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这四方面加以衡量。人文知识主要指含文史、政治、哲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和以社会及家庭伦理、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为代表的道德意识;人文方法包括思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文思想包括民族精神、民族观念以及与遵守法纪、勤劳敬业、进取精神相联系的行为模式;人文精神主要包含独立人格、求真精神、批判精神和精神追求。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笔者认为,新媒体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并对信息的传播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它的界定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其包含的各类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图书等,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的方便快捷。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共享性、开放性、个性化等特征。可见,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多向互动性,它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更加自由、开放。
1.2 大学英语学习与医学生人文素质 教育部于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本身的要求。
大学英语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有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过程,其涵盖的内容广泛,从地理、历史、哲学、政治到艺术、饮食及住行等,出自大学英语教材的文章也多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内容丰富多彩,为医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文化的大门,深得学生青睐。
大学英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能让医学生掌握一种语言工具,学习到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更能潜移默化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英语承载着其他国家的文化积淀,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思维能力、思想观念,启发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个性并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那么,将新媒体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新媒体英语课堂是否能够显著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
2 研究设计
2.1 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温州医科大学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样本总量为356名,每组178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高考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专业(包括全科、临床、预防、口腔等医学专业)分布情况、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完全一致。实验组实施了以新媒体环境为依托的教学手段,对照组仍维持原来的教学模式。在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后,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2.2 方法
2.2.1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英语学习网站建设与完善:为丰富实验组学生的医学人文知识,提高其沟通、思辨与创新能力,笔者充分利用“我读我思英语综合阅读网站”(http∶//jsp.ruixing.cc/zhyd/),为学生配备“随身携带的图书馆”。首先,该网站共有13个板块,医学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在相应板块找到所需信息。该网站拥有丰富的影视作品,包括《老友记》等各类美剧,以及大量的拓展阅读,从外文书籍、诗歌、典故到英语小故事、小谜语,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除医学与科学知识及技能之外的精选人文知识库。其次,秉着“学思并重”的理念,“我读我思英语综合阅读网站”不仅为医学生提供了涵盖文史、政治、哲学等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平台,更通过立体交互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思辨的机会。医学生能够利用这个网络平台,以新媒体为依托,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并可以随时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感悟或者疑问,进行相互探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由此促成学生交流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等素质的提升,为未来职业生涯提供必备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人文素质。再次,医学生可在本网站的“创新创意区”进行英语诗歌创作及课文设计表演(PPT)等。医学生可以自选风格,创作原汁原味的英文诗歌,再上传到该网站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在课文设计表演中,每组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选主题,自主收集背景资料,制作PPT,再展示于其他同学。而对于英语微电影创作,则是由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改编成个性化的英语小品,利用手机、相机或“会声会影”软件制成微电影,再在课堂内或网站上与大家分享。这些项目式活动不仅能加深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2.2.2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医学英语微电影创作实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且有赖于真实有意义的情境。尽管我国医学类高等院校对医学人文素质日益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设置,但多数人文教育仍未能摆脱单向课堂讲授的老套路,导致学生普遍缺乏真实体验,对人文知识学习和实践意识不强,道德意识模糊,对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为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升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笔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将微电影融入英语学习,引导学生体验和实践医学人文关怀,通过相互协作主动建构人文素养,使其对人文知识和人文方法的模糊概念强化和转化为执业素质和能力。微电影是新媒体的一种形式,具有“微(超短)时”(3O~300 s放映时长)、“微制作周期(1~7 d或数周)”和“微投资规模(每部数千至数万元)”三大特点[7]。其内容幽默风趣、时尚潮流、创新创意。辅助工具为手机、摄像机或“会声会影”等软件,医学生自己动手,自编自导医学英语微电影,不仅实现了一回演员梦,向普通大众传播了医学知识,更主要的在于实实在在地进行了创新活动。
在以上教学实践中,新媒体改变了传统课堂“粉笔+教材”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形式,充实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节省了授课时间,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达到教师把课堂让予学生、锻炼学生口语及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在课堂外,新媒体为第二课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立体、全面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人文素养。
2.3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借鉴了2011年李瑛[8]编制的问卷,并在以本校学生为受试者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内在一致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剔除信度较差的2个项目,最后确定55个项目,针对各项目提供由强到弱以“10到0”11个数字(代表11个级别的程度值)供被调查者选择,即分值越高代表某方面越强。所有题目经整合归为4个维度,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从.68到.%变化,达到统计要求。在进行数据统计时,使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维度的得分平均值、标准差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组在各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及总体人文素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实验组的人文素质在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笔者结合英语网站学习、医学微电影等新媒体所进行的教学尝试对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有明显作用,不仅能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本、求真、批判精神的追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文思想方面的得分都相对较低,原因可能为“人文思想”这一维度中包含民族理念和思维观念2个二级指标,而学校教学和学生自身都倾向于从微观角度把握学习,把学习重心放在课程核心内容的教授与学习,极少从宏观层面结合所学课程去思考国家赋予自身的使命及其内涵。
表1 2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n=178,)
表1 2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n=178,)
组别 总分 人文知识 人文方法 人文思想 人文精神对照组 8.86±0.87 8.77±0.23 8.27±0.62 8.59±0.81 8.64±1.38实验组 9.03±0.42 9.09±0.41 9.07±0.53 8.83±0.31 8.99±0.55 t 2.980 10.608 17.896 6.537 3.526 P 0.005 <0.001 <0.001 0.100 0.142
3 建议
3.1 发挥课堂的作用 首先,在课堂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应避免满堂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讲课,有效节省上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从而落实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医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次,教师应起到引领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当然,要做到这些,也需要教师能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以丰富的人文知识、科学的人文方法、高尚的人文思想和独立的人文精神来感化学生,促进人文素质的隐性建构。
3.2 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第二课堂为医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老师可以为医学生分组布置任务,例如配音、演讲、微电影制作等,让每位同学能够参与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合作能力,同时发掘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由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医学生可以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英语社团,如疯狂英语、英语角等,在学习进步的同时学会与他人交往。医学生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利用电脑、手机等媒介加大阅读量、扩充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为开放、自由,我们要利用其优势促进英语教学,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合理地把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积极创新,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兆松, 王忠彦, 吕海波. 试论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J]. 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3(2): 124-125, 128.
[2] 王琳, 袁伟, 陈俊国.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成因危害和对策[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2): 166-168.
[3] 李瑛. 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 28(4): 238-240.
[4] 王贺芳, 刘丽, 张金华, 等.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问卷的编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 1: 28-29.
[5] 王晓兰, 关洪斌. 把实验室建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摇篮[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8): 4-5.
[6] 杨丽. 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J]. 医学与社会, 2014, 27(5): 91-93.
[7] 郑军, 王以宁, 白昱.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初探[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 265-267.
[8] 李瑛. 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2011.
(本文编辑:赵翠翠)
G420
B
10.3969/j.issn.2095-9400.2017.05.017
2017-02-26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101);浙江省教育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FX2013082)。
王丹(1963-),女,浙江温州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