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2017-06-20李秀
李秀
【摘要】构建数学模型是科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同时它也是优秀的学习方式,利用模型的典型性与概括性等特征,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模型所要表达的核心知识点,深刻理解知识内容本质,实现知识的拓展与迁移.本文从初中数学学习特点出发,结合他人优秀教学经验及新课改教育理念,从多方面深入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模型开展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模型教学;开展策略
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某一系统或对象自身的数量或特征关系,通过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一系统或对象的一种结构.初中学习中常接触的数学模型有多种,如,数学概念、一般公式、图形图像等,具有广泛性.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直指数学本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但模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教学缺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扬长避短,利用好数学模型,创造高效数学课堂.
一、模型的准备
模型准备与构建是模型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模型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思维置于具体环境之中,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再引出模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初中学习本身具有生活化特征,模型教学生活化能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来源与应用,在模型学习中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一课时,有如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确定事件,什么是随机事件吗?
生:确定事件是确定会发生或确定不会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是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发生的事件.
师:同学们都预习得很好,那能不能列举一些随机事件与确定事件说明一下呢?
生1:商场抽奖是随机事件.
生2:我们不能回到昨天是确定事件.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对,那老师遇到一个问题,明天就是周末了,我打开天气预报看到明天天气很好,便邀请语文老师去郊游,语文老师说要抛硬币,正面就跟我一起去交流,反面就在家批改作业.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找找这里面有多少随机事件,有多少确定事件.
生:……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通过引入实际生活情境,构建学习模型,让原本抽象的概率关系变得形象具体,提高学习趣味性,同时也能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助其突破思维定式,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内容.
二、模型的分析
模型分析即是授课教学,通过分析模型,让学生理解知识、学习知识.而模型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如,图像分析法、关系分析法、列表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所构建的模型类型,合理选取.
例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采用关系分析法.
师:经过思考,大家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现在来逐字逐句地分析.第一句“明天就是周末了”,这是确定事件還是随机事件?
生:确定事件.
师:“打开天气预报看到明天天气很好”,这句话有几个事件,分别是什么事件?
生1:两个,“打开天气预报”算一个事件,“看到明天天气很好”也算一个事件,这是两个动作,都是必然事件.
生2:“打开天气预报看到明天天气很好”只能算一个事件,因为打开天气预报就是为了看天气,都是同一目标,不能拆分为两个事件,且为随机事件.
师:两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咱们暂且不做争论,同学们下课可以自由讨论,但是虽然天气预报说明天天气很好,作为一个未发生的事件,仍有可能下雨,所以是一个随机事件,只不过我们可以求得其概率,然后把可能性最大的展示给需要的人看.同学们在辨别随机和确定事件时,发生了的都是确定事件,而未发生的,要根据实际事件及预先假设,考虑是否有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再做判断.
(教师逐句分析直至模型完全分析通透)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学习而不加以思考,难以理解教材上的深刻意义,而不借助教材进行思考,则终究是沙上建塔.在模型分析中,教师也要贯彻这一教学理念,要给予学生充分学习空间,让学生结合预习及教材内容,自己去钻研、去思考,再通过思维引导,让学生在模型分析中实现知识技能与思维能力的双重发展.
三、模型的应用
通过模型,学生只是学到了知识,并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发展.在模型教学中,教师还要将公式或图像与实际问题相比较、分析,借助模型分析方式与所运用到的知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一课时,我准备了鸡兔同笼这一案例,帮助学生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
师:《孙子算经》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同学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假设一共有x只兔子,则可列方程4x+2(35-x)=94,求得x等于12.
师:同学们基础都很牢固,咱们刚刚学了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同学们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形式是怎样的吗?
生:ax+bx=c,dx+ey=f,其中a,b,c,d,e,f为常数,x,y为未知数.
师:那么能否用这个通用公式来表达上述问题中数字间的数学关系呢?
生:设雉为x只,兔为y只,由生活常识我们可以知道每只雉有两足一头,每只兔有四足一头,则有x+y=35,2x+4y=94.
师:非常棒,那同学们再想想,这个基本形式能用于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呢?
生:有两个未知数,而且未知数直接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明确数字关系.
……
(教师做知识总结)
模型的应用要看其具体问题性质及模型本身类型,由于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模型大多数都是定量模型,所涉及的公式参数或变量可随实际需要而进行调整,具有简单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模型的应用训练,并将模型作为有效解题工具之一,让学生在模型学习中实现解题能力的长足发展.
四、渗透建模思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建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模型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还要培养学生建模思想,让学生能够运用模型这一工具开展自主学习或研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一课时,学生初次接触函数,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或应用知识内容,我运用建模思想,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数学模型,完成知识教学.
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同学们知道何谓“一元”、何谓“一次”吗?
生:“一元”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是指未知数只有一次幂.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一次函数,自变量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未知数,只有一次幂.(继续补充说明一次函数概念)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只知道了一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是y=Ax+B,其中用x表示自变量,y表示因变量,A,B为常数.有一个一次函数y=3x,请同学们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其图像.
生:画好了.
师:如果函数变为y=3x+1,图像怎么变化,如果变为y=4x+1呢?
生:……
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规律呢?
生1:要是没有常数项,图像过原点.
生2:因变量系数增大,图形就变得更陡,常数项变大图像就要整体往上平移.
(教师做补充总结)
模型教学不能只是学生被动接受,还要学生主动构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自己构建动态图像模型与文字表达模型,渗透建模思想,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利用模型使数学学习更为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本质,构建完整知识网络体系.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模型的概括性与典型性,教师要以通俗的文字或图像概括模型,使学生认知、模型结构、教学内容三者和谐统一,真正发挥模型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