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17-06-20李娜吴建荣王淑霞

医学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检出率

李娜+吴建荣+王淑霞

摘要: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维吾尔族(维族)、哈萨克族(哈族)、汉族不同民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对2016年1月~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维吾尔族(维族)、哈萨克族(哈族)、汉族人群且资料完整10476样本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查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总共调查维、汉、哈三民族人数为10476人,维、汉、哈三民族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为2782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6.56%,哈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比汉族高1.16倍(OR=1.456,95%CI=1.234~1.652),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比汉族高1.52倍(OR=2.139,95%CI=1.874~2.567),尿酸、高甘油三酯为汉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糖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哈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体重指数、尿酸、高甘油三酯。结论 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其次为哈萨克族,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危险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statu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in Uygur (Uygur),Kazak(Kazakh)and Han ethnic group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in the Uygur health management center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 examination of Uygur(Uygur),Kazak (Kazakh),analysis of Han nationality and complete data of 10476 sample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spection rate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Uygur,Han and Kazakh minorities was 10476,and 2782 were detected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was 26.56%,Kazak prevalence of NAFLD is 1.16 times higher than the Han nationality(OR=1.456,95%CI=1.234~1.652),the detection rat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in Uygur was 1.5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Han nationality(OR=2.139,95%CI=1.874~2.567),uric acid,high triglyceride for the Ha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risk factors,body mass index,uric acid,total cholesterol,high triglycerides,blood glucose for the Uygu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risk factors,the risk factors of Kazak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weight index,uric acid,high triglycerides.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in Uygur was higher,followed by Kazak,risk factor BMI,uric acid,total cholesterol,high triglyceride and blood glucose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Key words: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Detection rate;Risk factor

脂肪肝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第二大肝脏疾病,已被公认为隐匿性肝硬化常见原因且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危害国人健康[1-2],但目前多数人对脂肪肝不重视,轻者科无症状,重者病情兇猛。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治疗有利于恢复,在新疆地区各民族之间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同,研究不同民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我国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新疆汉族、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哈萨克族(简称哈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部的维、汉、哈三民族成年人群共10476人。目前确诊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是肝活检,但此检查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及伦理问题[3]。因此,目前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通过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4],对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标准:通过问卷、询问病史等方法排除恶性疾病及急、慢性心、脑疾病史者;排除肝功能异常的其他肝病;排除长期饮酒史及近期服用保肝药物治疗、不愿加入本项目及调查问卷资料不全者。本研究通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临床指标 通过体检、问卷及询问病史,由专人负责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吸煙饮酒史、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检验生化全项,腹部超声示是否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由2名高年资超声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3实验指标 入选者采集血需要空腹10~12 h外周静脉血10 ml,完善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和统计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对连续变量计算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二分类变量的计算用频数和发生率,并对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并对所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及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维、汉、哈三民族基线资料对比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6.56%,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维吾尔族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其他民族(P<0.01),尿酸、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各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分析 将调查数据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逐步将变量纳入方程,通过矫正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体重指数、尿酸、血糖、甘油三脂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不同民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不同,以汉族人群为参照(OR=1),哈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1.16倍(OR=1.456,95%CI=1.234~1.652),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1.52倍(OR=2.139,95%CI=1.874~2.567),汉族、维族及哈萨克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风险结果见表3。尿酸、高甘油三酯为汉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糖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哈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体重指数、尿酸、高甘油三酯。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目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肝病,并且处于逐年上升趋势[5-6]。在本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6.56%,调查结果比较显著高于我国平均水平[7]。同时有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与血糖、尿酸、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性,这与国内研究相类似[8],同时约有1/3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分析原因可能这些危险因素易使脂肪更易堆积至肝脏。

新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情况在不同民族、地区及时期可能不同,本研究显示,新疆成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存在民族差异性,维吾尔族检出率显著高于汉族及哈族,分析其可能原因:①维吾尔族饮食较油腻,喜食肉类及高糖高盐饮食。②不喜欢活动及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③医疗保障普遍较低,缺乏必要保健知识。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亦提示不同民族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尿酸、高甘油三酯为汉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糖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哈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体重指数、尿酸、高甘油三酯。但尿酸、高甘油三酯为各民族共同危险因素。体重指数仅在维族及哈族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时进入方程,可能和维族、哈族体重指数高于其他民族有关,本次研究样本量不大,可能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同时,还应当更加积极、合理、科学的进行预防治疗。

因此,在制定指南和临床实践及健康管理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民族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认知情况、健康管理和防治现状,以提高我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健康管理及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顾伟根,冯静亚.超重和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甘肃医药,2015(2):109-11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3-166.

[3]汤颖,刘彦君,温瑜鹏,等.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J].肝脏,2016,21(10):827-830.

[4] Joy D,Thava VR,Scott BB.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disease:is biopsy necessary[J].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2003,15(15):539-543.

[5]李园园,于泳,王菲,等.家族性脂肪肝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代谢异常情况调查[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16,24(6):435-440.

[6]闫银坤,侯冬青,段佳丽,等.2004-2013年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流行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370-375.

[7]孙婉璐,曹海霞,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9):705-707.

[8]黄世立.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江西医药,2014(2):176-177.

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水飞蓟宾联合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左旋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肝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