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

2017-06-19王银晖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

王银晖

摘 要: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人体运动链系统和链反应传导的形态结构与具体功能。发现运动链由关节链、肌肉链、神经链及其子链接相互协同组合构成。运动链反应是运动链功能上的体现,传递过程呈“波浪效应”。人体运动链的客观存在是功能性训练的物质基础,链反应是功能性动作的目的和结果,功能性训练必须正视人体核心区在运动链中的枢纽作用。功能性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应重视运动链的完整性和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功能性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相结合是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趋势,也是弱链接功能强化和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运动链;链反应;波浪效应;功能性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086-08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theory,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body kinetic chain and chain reaction we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kinematic chains are composed of articular chains, muscular chains, neurological chains and their sub chains. The kinematic chains reac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function of the kinematic chains, and their transfer process is"wave effec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human body kinetic chain is the material base of functional training. Chain reaction is the purpose and result of functional action. Functional training must face up to the key role of the core area of the human body in the kinetic chain. Therefore, the functional train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the integrity an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kinematic chain in practice.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weak link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athletes.

Key words: kinetic chain; reactions; wave effect; functional training

功能性訓练具有训练整体观的本质[1]。美国功能动作系统代表人物Gray Cook指出,功能性训练要避免某特定环节的单一性训练,应将运动中的人体视为一个链式结构,注重链结构训练的整体性[2]。可见,人体运动链的结构和功能是功能性训练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世界各国对功能性训练的关注,运动链理论在训练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对人体运动链及其反应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处于较孤立、片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整体认知观念[3]。本研究对国内外人体运动链与链反应研究文献分析归纳,诠释运动链理论发展及应用趋势,辨析概念分歧,以匡正功能性训练科学化进程中的系统论和认识论问题。

1 人体运动链概念溯源及结构分类

1.1 人体“链结构”的理论发展

运动链的概念源于机械学领域,1876年由德国人Franz Reuleaux在《机械运动学》中第一次创造性提出“链接概念”,这一概念迅速被广泛接受并推广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4]。随着边缘学科间的不断交融,许多新学科和新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推进下,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人体结构适应性变化和运动功能各因素间联系的研究越发全面和深入,人体运动链结构理论随之产生和发展。1933年Hans运用外推法将运动链概念系统框架和动态链接引入人体运动领域,首次建立了人体运动链的理论雏形,运动链被视为以肌肉功能为单元连接身体各部位的连续结构[5]。20世纪40年代,Herman Kabat在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脊髓灰质炎患者时提出人体“肌肉链”观点并加以应用。Kabat认为PNF能将功能失常的肌肉组合到一个肌肉链中,利用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生理特性,通过施加外界刺激激活整个肌肉链,使失常肌肉通过整个肌肉链参与收缩运动,最终达到肌肉功能恢复[6]。物理治疗师Denys在Kabat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明确了“肌肉链”概念的定义,并建立起在物理康复领域影响深远的肌肉链模型[7]。1964年Hanavan根据人体大关节的结构分布将人体视为15个刚体模型,这一方法被运动生物力学界认可并用以研究人体运动时的力学特征[8]。随后,捷克生理学家Janda博士在综合解剖学的功能学派和结构学派要素中提出了“链反应(chain reaction)”概念,用来解释肌肉骨骼病理学中的一些现象。“链反应”由关节链、肌肉链、神经链三大链结构组成,三大链结构在功能上并不孤立,而是相互影响、补充共同构成“链反应”[9]。Janda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人体运动链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应用范围,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传播和影响最广的一种运动链理论。

1.2 人体运动链的结构与功能

1.2.1 关节链

关节链(Articular Chains)由人体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关节联合构成,在神经肌肉接头传导的电化学反应支配下对人体姿态和动力分布做出有机调控。Janda根据关节的功能将人体关节链分为体姿链(Postural Chains)和动力链(Kinetic Chains)两个类型[10]。2010年Boyle[11]和Cook[12]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理论将人体主要关节逐个分析,区分为稳定关节与灵活关节。其中稳定关节包括脚趾、膝、腰、肩胛、肘等;灵活关节包括踝、髋、胸、颈、肩、腕等(见图1)。人体姿态链就是身体直立时一个关节相对于另一个关节的位置,或者一个人站立或保持一定姿势时身体各个部位的直线情况,各关节以稳定关节为身体稳定基础。体姿链的流畅程度决定了运动时人体动能的传导效率,目前以体姿链为理论背景的“体姿与运动评估图”被广泛应用到人体体姿结构和功能问题的诊断,可对运动员的体姿与运动不平衡程度进行视觉评估。

动力链以脊柱、骨盆和肩胛关节为基础,动能由躯干向肢体末梢方向传导,做功肌群附着骨连接协调运动。动力链中各环节绕关节轴转动可使末端环节做圆弧运动或平动,平动是人体运动链中几个环节绕相应关节轴转动合成的结果。Blackburn[13]认为开放链和闭锁链是动力链工作的两种基本形式,开链运动以主动肌向心收缩和肢体加速为主要特征,远端肢体不与地面或固定物体接触,不支撑体重,强调剪切力、灵活、速度和爆发力,如各类运动中的发力动作;闭链运动以拮抗肌或主动肌离心收缩和肢体减速为主要特征,远端肢体与地面或固定物体接触以便支撑体重,强调压缩力和关节的稳定性。人体上肢运动多以开链形式为主,下肢运动多以闭链形式为主。Palmitier等人在对膝关节康复的动力链练习研究中发现,人体下肢的协调运动由髋部、膝盖与脚踝等关节构成的运动链开、闭链运动交替或同时完成,其中闭链运动能够更好调整作用于人体的外力负荷与下肢肌肉同步收缩产生的力量之间的力矩平衡[14]。该发现能够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范畴对动力链进行科学阐述与解释,也证实了闭锁链的功能性更强,在功能性训练和功能性康复领域应该得到更多的研究关注。

1.2.2 肌肉链

肌肉链(Muscular Chains)是运动链力量产生的源泉,一切运动都必须由人体肌肉收缩完成。Phil Page[15]综合归纳了Janda对肌肉组织研究的观点,认为人体肌肉链包括协同肌(Synergists)、肌筋膜链(Myofascial Chains)和肌肉环带(Muscle Band)等三种类型,三种肌肉链与骨骼及神经系统彼此相互作用(见表1)。协同肌是指共同完成同一种身体活动的肌肉群。肌肉协同反应涉及到多个肌群和关节的活动,是基本动作模式发展的根基。例如做前臂弯屈动作时,肱二头肌主要负责弯屈,前臂的肱桡肌、上臂肱二头肌深处的肱肌以及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都是协同肌,主要作用在于固定肱骨的位置和协助肱二头肌完成屈臂动作。协同肌可以辅助主动肌进行同一组的关节运动,也可以参与两个以上的可移动关节运动。

肌筋膜理论首先是由著名物理康复专家Ida Rolf 提出,然后由她的学生Thomas Myers通过解剖手段证实[16]。肌筋膜理论是对传统肌肉解剖理念的挑战与创新,它结合解剖实践,拓展了人们“每一条肌肉都有特定的起止点”的认知局限,强调肌肉系统的整体功能。肌筋膜是包裹肌肉组织的坚韧的纤维性结缔组织,位于皮肤深层或渗透注入肌肉和身体各个器官,主要由深筋膜构成,能够保护内脏器官和运动系统。Myers认为人体有5条肌筋膜链,由浅到深贯穿人体,它包含了很多感受器,能将本体感觉、压力、疼痛等反馈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肌筋膜链的反弹效应可以使身体使用更少的肌肉力量,因此能减少或延迟疲劳的出现。肌筋膜链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体代偿现象,目前该理论已经拓展到了10类,共20条筋膜链,像地图一样遍布人体各处,人们可以遵循它的延伸路径确定代偿出现的根本原因,从源头处解决疼痛和损伤等问题[17]。

肌肉环带往往对称分布于人体躯干部位,是肌肉链存在的另外一種形式[18]。肌肉环带包括维持脊柱-骨盆稳定的深层短肌环状带系以及支撑躯干屈曲、伸展和扭曲的浅层扁状肌群,在人体运动时起到传导上、下肢动能,储存弹性势能,维持人体核心区域稳定的重要作用。经肌肉环带整合的运动链可以更好地控制腿和髋以上躯干部位的姿势,使力量在运动链各个环节直至肢体末梢有效传输。在竞技运动中,肌肉环带还能够主动发力,成为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发力源。

除此以外,2014年Myers[19]认为人体肌肉链还存在肌肉吊索(Muscle Slings)的形式。肌肉吊索是指大肌肉群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运动链体系,主要由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骼等成分有机连接而成。合理的筋膜或机械作用力牵拉可以将肌肉吊索激活。人体肌肉吊索主要有前斜位吊索、后斜位吊索、后纵吊索和前后及躯干吊索等。肌肉吊索对传递作用力和能量以完成功能动作,储存弹性能量以增大灵活张力来维持身体和关节稳定性,保护深层稳定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2.3 神经链

John Liu[20]认为,神经链(Neurological Chains)主要体现在感知运动系统(Sensorimotor System)和神经发展运动模式(Neurodevelopmental Locomotor Patterns)上(见图1)。感知运动系统是通过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系统(即反射弧)形成链接,反射弧可视为神经链的基本结构。在运动控制中,神经肌肉活动的链式反应由反馈和前馈机制控制,肌肉群在神经系统调控下彼此联系共同维持体姿和产生躯体运动的功能。人体感知运动系统链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保护性反射链(Protective Reflexes)。保护性反射即刺激皮肤或粘膜所引出的反射活动,属于皮肤肌肉反射。人体在位移运动时中脑的中央动作模式发动器和脊髓可以激活和支配主动和被动肌肉交替收缩,协调单边和双边肢体的交替动作,从而产生肢体位移动作。例如当肢体触觉或肌腱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四肢会产生无意识控制的肌肉收缩反应,运动时呼吸的神经反射控制通过感受器自动调节气管与呼吸机收缩,改变呼吸深度、频率等[21]。2)感知运动链(Sensorimotor Chains)。该链接形式包括反射性稳定链(Reflexive Stabilization Chains)和感知运动适应链(Sensorimotor Adaption Chains)。反射稳定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以维持身体整体或局部稳定,如单腿站立时,异侧腰臀肌肉自动激活维持身体平衡[18]。人体最重要的反射性稳定链是骨盆链,由腹横肌、多裂肌、膈肌和盆底肌组成,骨盆链的同步激活是力量传递与躯干稳定的保障,是身体其他部位稳定的基础。Prieske和Muehlbauer对躯干肌力与运动表现的研究发现,骨盆的松软与虚弱与腰背痛、腹股沟拉伤、膝前疼痛、前十字交叉韧带撕裂等都有关联[22]。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应特别关注以骨盆链为核心的人体核心区力量与稳定性练习。感知运动适应链主要由解剖结构适应链与神经功能适应链组成。解剖结构适应链指人体某处肌肉、关节功能受损时,其他关节和肌肉会发生结构上的适应。如腰痛时会引发颈部周围肌肉紧张和颈椎屈曲不正,导致颈椎疼痛综合征。这种由肢体近端到远端或远端到近端预测的运动链反应模式,用于训练实践中可以较好地诊断和预测肌肉失衡,弥补或消除弱链环节。神经功能适应链包涵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的相互适应两个方面,即脊髓影响大脑,大脑也影响脊髓。其系统中某个部分出现障碍将会削弱整个系统的功能[23]。此外,动作指令程序产生变化也会导致异常运动模式出现,如踝关节不稳的人行走步态表现出异常运动特征,此类动作代偿被称为动作控制程序的“前馈变化”[24]。

人类的神经发展运动模式也呈现链式结构。在人体生长过程中,新生儿最初仅能够进行呼吸、仰卧等最简单的功能动作,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完善逐渐向更高级的动作过渡,直至动作达到站立、奔跑的功能水平[25]。动作模式(Movement Pattern)发展过程的内在本质是人体神经系统发育阶段性变化,动作模式形成是神经痕迹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间链式特征。在动作模式的形成和执行过程中,人体感知觉系统收集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不同区域,经过神经系统的协调整合后形成对其他器官系统的统一指令,并通过运动产生的动作参量的拮抗与协同信息反馈对指令进行调控,最终完成动作模式[26]。运动员运动技能习得过程的生理学基本原理也与之在本质上相同。此外,人体屈肌和伸肌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调节。虽然有不同方法对这两组肌肉分类,但站在神经学角度来看,屈肌和伸肌是按照神经发育的运动模式来划分的。其中屈肌肌肉系统主要参与重复或有节律的身体活动,在人体发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伸肌肌肉系统主要负责控制体姿稳定和人体伸展运动,以及参与克服或抵抗重力的工作和运动。屈肌和伸肌系统在人体运动中不单独起作用,而是通过同步激活和收缩一起进行姿势、步态和协调运动。Janda的肌肉平衡概念正是基于这两个肌肉系统的有机结合来形成最佳姿势和动作[27]。

目前,神经链在功能性训练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牵伸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证实人体本体感觉具有可训练性,由此而诞生的本体感受器训练能提高人体动觉系统能力和肌肉做功效率,高水平运动员本体感受器机能的提高对专项动作分析、精确度以及时间的判断能力提升有着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人体运动链是由关节链、肌肉链和神经链以及相关子系统有机结合的复杂系统结构。该结构内部各子系统间既相互独立不可替代,又密不可分,为人体进行复杂、多样和多变的肢体运动和实施身体自我功能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运动链与每个子系统,并不是从属或上下级的逻辑关系,而是宏观与微观、概括与具体、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当前功能性训练涉及运动链概念时常将思维局限在关节链开链和闭链范畴,而忽视了运动链其他存在形式的客观事实。此外,人体运动链对躯体的感觉、控制、调节、组织等自我功能尚未得到重视,在训练方法与训练内容设置时人为干预性太强,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这种自我功能的发挥。

2 运动链反应的形式

2.1 运动链反应的“波浪效应”

运动链反应是指整个运动链中,某个环节原发的运动可以导致周围相邻环节也产生运动。运动链属于结构上的概念描述,链反应则是链结构在功能上的体现。运动链反应的主要功能在于力量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像波浪一样向四周蔓延,因此有人用“波浪效应”来描述运动链反应。影响运动链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骨骼、关节、肌肉、筋膜、神经等链接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28]。上述任何一个部分结构或功能上出现缺陷时,便会破坏运动链整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如Page和Frank发现体姿链的动力传导不畅会使导致相关肌肉失衡[29],上交叉症和下交叉症中出现的颈、肩、腰背等肌肉关节疼痛就是由于体姿不正引发。所以要解决身体关节和肌肉功能水平下降问题,需要从寻找和改善其根源着手,而不是简单地处理表面现象。

John Liu[30]认为,在人体运动中,并非所有运动链的每个部分都是同等重要的,每个链都有各自的分工和作用。这些不同的组织、器官在形态与功能上的差异导致运动链并不是一条各环节等同的刚体结构。不同的功能单元协同起来参与运动,将各自不同的反应形式组合在一起,即运动链反应的特点。John Liu的运动链反应理论弥补了一些学者将运动链视为环节等同的简化链式结构的不足,使运动链理论在功能动作筛查、运动损伤防治等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2.2 运动弱链接是运动链反应的存在体现

“弱链接”的概念类似于美国管理学界Piter提出的“木桶原理”。木桶的盛水量多少取决于其最短的版块。同样,运动链的各个或某个环节出现相对薄弱状态时,便会导致运动“弱链接”出现,从而影响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31]。我们不但要重视人体运动链的“正向功能”,还要承认运动链弱链接和功能代偿等“负向功能”的客观存在。从运动链反应角度理解,弱链接可视为人体各运动链系统在发挥作用时功能或作用未达到平均水平的薄弱环节。环节的功能性绝对或相对弱化是弱链接主要表现形式的共同特点。产生弱链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导致该环节未达到运动链功能状态需要的平均强度水平,即绝对弱化;另一种情况下,该环节所处运动链其他环节强度过高,或者与该环节在生物学上呈对立制衡功能的对应环节强度过高,也可在整体上表现出该环节弱化,即相对弱化。运动训练实践中,功能性弱链接是普遍存在一种客观现象,如训练过程中过分关注局部动作和细节而缺乏对动作的整体认知、忽视运动中人体各器官系统间的协调统一、运动负荷安排失当引起的训练不足或过度训练问题等。此外,任满迎等[32]认为运动链工作方式转换的瞬间弱连接是运动损伤的多发环节,其原因在于开、闭链运动转换时会导致更强的剪切力出现,这时如果存在弱链接将会增加该环节的致伤几率。由此可见,对运动弱链接的客观认识丰富和补充了运动训练的科学理论内涵,在训练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弱链接现象,在功能和结构上完善运动链,预防运动损伤发生,整体上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 功能性训练的再认识

3.1 人体运动链的客观存在是功能性训练的物质基础

功能性训练最初源自康复训练领域,用来治疗缺乏功能持续性的肌肉与关节,以保证人体正确、安全地完成各种动作。功能性训练“使人体机能得到整体和全面发展[33]”的主要作用已经得到世界大多数学者认可,但学者们对其概念的描述尚存在一些差异。Boyle对功能性训练做出了“功能是目的”的诠释,即目的明确的训练方法[34];美国运动医学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 NASM)将功能性训练定义为:功能性训练是能够高效提升人体在三维运动方向上进行加减速和保持稳定等复合运动能力的训练[35];Florence和Elizabeth[36]认为功能性训練是一种利用解剖知识选择训练方法的非局部肌肉的训练,训练方法不仅局限于运动场,还可将之整合到日常的身体活动中。综合分析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功能性训练应具备以下理论特征:一、功能性训练应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规律的多维度、机体平衡状态和动作衔接与加速度等特点;二、人体各种复杂动作均为功能性动作的组合,因此功能性训练要在分析人体解剖构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专项技术动作,使训练具有更强的比赛指向性;三、功能性训练应重视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理规律,运用多种刺激手段,强化运动程序,全面提高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表现。由上述分析可见,功能性训练是以人体运动链为物质基础,在对人体结构的全面把握下,充分调动机体神经、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共同参与控制,多维整合地综合性训练。

因此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功能性训练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论“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原理。教练员对人体运动链的客观存在要有微观结构与宏观功能的整体、深入的理论认知,承认运动链的结构决定功能性动作的功能,在组织训练时应以运动员个体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专项动作需要,在运动链及链反应理论的指引下选择功能性动作。

3.2 运动链反应是功能性动作的目的和结果

Gambetta指出,人体在进行全身运动时,如何使多肌群和多关节协同配合形成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运动链”,将躯干动能传导到肢体发力端,这是大多数运动专项训练共同的难题[37]。动能沿运动链的传导正是链反应在功能上的体现,也是功能性动作的目的和结果。所有功能性动作的完成都是在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器官的主动作用下,以骨骼为杠杆的动能传导过程,且整个过程受神经系统支配[38]。按照运动链反应的表现形式,无论何种目的的功能性动作均需兼顾以下原则:一、链反应“波浪效应”传导的多维性。“波浪效应”要求选择练习动作应注意全身运动,动作轨迹应具有矢状面与额状面交替的三维立体特征;肌肉动员方面表层、深层肌肉充分动员,主动肌、拮抗肌协同有序做功。由于人体无论往哪个方向运动,都有与之相连的关节肌肉共同维持和支撑躯体动作,所以功能性动作必须注重相关人体运动链反应同步且多维效果,使机体得到多维刺激。如进行腰部核心力量训练时,不仅要使浅表的竖脊肌得到锻炼,脊柱周围维持躯体稳定的深层肌肉以及额状面上的髂腰肌等也必须加以重视。运动链的多维性实质上是能否达到功能性训练目的的整体体现和实施保障,负荷刺激的全面化和多样化致使机体综合运动功能全面提升。二、链反应的动态传导。大部分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形式人类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在机体大负荷高效率高强度的状态下,维持或改变机体内外时空动态特征[39]。这种高负荷下的人体时空特征迅速改变要求链反应不能持续保持某一种模式的传递,必须按照运动实践需要根据人体力学结构的变化做出自我动态调整。因此,功能性动作通过外部支撑位置、动作速度、频率、幅度等变化方式,由运动员自我控制机体时空要素,保证链反应的动态传递效果,实现训练目的。三、机体各系统链反应传导的相互协调。任何性质动作方式和体育项目都不是仅有单关节参与,供能方式也相互补充渗透。人体运动的动力源泉在宏观上由肌肉骨骼系统表现,微观而言则由细胞代谢产生能量推动。从专项角度设计功能性动作时,要将该项目肌肉-骨骼、供能特点、神经系统变化、激素调节等诸多因素统筹进去,从整体到局部重视人体运动链和链反应的客观存在,这也是传统训练方式所欠缺和必须考虑的。

运动链及链反应的理论已经在训练实践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推广。如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利用7种测试动作整合全身运动,筛查人体运动的弱链、不对称性及功能受限,并对运动损伤风险评估。FMS是运动链理论在实践上应用的典范,为运动员健康训练提供了可靠保障。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raining)也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兼顾力量与功能性康复的综合训练方法,其功能在于利用身体自重和闭锁运动链的作用,通过运动链的波浪效应来增强稳定关节周围尤其是核心肌群的力量与耐力。

3.3 正视人体核心区在运动链中的枢纽作用

上世纪90年代Maree就预言核心力量训练或将成为功能性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0],我国运动训练学界也曾有“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功能性训练”的观点[41]。可见人体核心区训练与功能性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目前学者们对人体核心区的结构划分还存在一些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核心区是几乎所有运动链的中心,对整个运动链系统动能与力量的传导有着极其重要的枢纽功能。核心区训练一般被分为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郭树涛、王卫星等认为核心稳定性是在神经、肌肉、骨骼、呼吸四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下改变和维持脊柱和骨盆的稳定姿态,为肌肉发力创造支点,具有优化整体力量“产生、传递、控制”过程的能力[42]。在人体参与的所有运动中,只有核心区的运动器官和组织正常工作,人体脊柱-骨盆的空间稳定结构才会处在相对理想的状态,并将周围的韧带、肌肉以及椎间盘等组织承受的压力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在提高人体运动经济性的同时避免运动损伤发生。核心力量则指人体核心区肌肉群与上、下肢力量的整体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在竞技运动中,躯干近端肌肉兴奋时可以促进肢体远端器官功能的有效发挥,核心区的力量增强可以为四肢動作的精确和稳定提供保障,还能通过运动链的整合、传递与放大,在肢体远端形成类似鞭打的效果[43]。核心区功能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从解剖学角度观察,脊柱-骨盆链结构类似铁轨的分道装置,当力量传递到达人体的躯干位置时,通过脊柱-骨盆的旋转会把力量输送到想要达到的位置。如果这个过程中脊柱-骨盆的位置、角度不正,会导致力量传递大小不适宜或者方向不正,使机体产生代偿性动作,影响运动功能发挥[44]。

由此可见,发展核心区的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功能性训练必须重视人体核心区的训练。当前,核心区训练已经在备战奥运会、亚运会的跆拳道、皮划艇、摔跤等多个项目中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但仍有部分工作在训练第一线的教练员对核心区训练的本质与原理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偏差,对核心区在人体运动链中的枢纽地位辨析不明确,这或将是制约运动员体能与技能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45]。另外,在某些专项中,过度的核心区训练以及躯干肌群发展不均衡(如腰、腹力量失衡)对专项运动技术的发展将会起到阻碍作用[46],所以在训练实践中应注意遵循系统训练原则与有效控制原则,合理安排训练周期,避免矫枉过正。

4 小结

4.1 人体运动链主要由关节链、肌肉链、神经链三大链结构组成。关节链包括人体保持一定姿势时身体各个环节状况的体姿链,和脊柱、骨盆和肩胛关节为基础,开放链和闭锁链为基本工作形式的动力链;肌肉链有协同肌、肌筋膜链、肌肉环带、肌肉吊索等四种类型,主要有传递张力,储存弹性势能、动作代偿、维持身体稳定等作用;神经链体现在感知运动系统和神经发展运动模式方面,支配人体运动并在动作模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2 運动链反应是人体链结构在功能上的体现。链反应在人体传递的过程中具有“波浪效应”。研究和应用链反应理论时不能将运动链各环节视为等同的刚体结构。弱链接是链反应理论的现实依据,训练实践中应区分运动链功能性绝对和相对弱化,重视“转链”瞬间弱链接产生及导致损伤的原因。

4.3 功能性训练是对传统训练方法简单、孤立、机械等陈旧思想的摒弃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们对运动本质的由局部到整体、单一到系统的再认识过程。功能性训练要以运动链的科学原理为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摸清链反应的传递机制,正视人体核心区的枢纽作用,合理应用核心区训练的技术与方法。

4.4 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加深人体结构和运动链、链反应的认知水平,选编功能性动作时必须遵循人体运动链固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在训练实践中,既不能忽视传统训练的基石作用,又不能思想僵化拒绝功能性训练带来的科学效果,应该将功能性训练视为传统训练与专项训练之间沟通的桥梁,将其合理补充到训练体系之中,使之与传统训练优势互补,实现训练专项化,最终为比赛服务。

参考文献:

[1]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72-76.

[2]Cook Gray.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 : Screening, Assessment, Corrective Strategies[M].Chichester: Lotus Publishing, 2011:66-69.

[3]师文月.初论竞技运动训练之运动链、运动弱链及其功能危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1):100-103.

[4]李世明.对人体运动环节重量矩测量方法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3):62-66.

[5]Myers T W. Anatomy Trains :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M].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2009:12-15.

[6]Mahieu N, Cools B, Wilde De, et al. Effect o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etching on the plantar flexor muscle-tendon tissue properti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2009,19(4):553-560.

[7]楚野,梁斌.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5):2705-2707.

[8]霍洪峰, 赵焕彬.人体运动链的动力学规律研究进展[C].济南: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2010.

[9]Page P, Frank C C, Lardner 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the Janda Approach[M].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10:27-42.

[10]Janda V. Muscles and moter control in low back pai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In Physical therapy of the low back[M].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1987:253.

[11]Boyle, M. Advances in Functional Training: Training Techniques for Coaches, Personal Trainers and Athlete[M].New York: Mumbai, 2010:37.

[12]Cook Gray.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Screening, Assessment, Corrective Strategies[M].Chichester: Lotus Publishing, 2011:66-69.

[13]Blackburn J R, Morrissey M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kinetic chain strength of the lower limb and jumping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1998, 27(6):430.

[14]Palmiter D J. Practic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A Guide for Students and Early Career Professionals[M].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Inc, 2016:102.

[15]Phil Page. Sensorimotor training:A "global" approach for balance training[J].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2005,10(1):188-192.

[16]Myers T W. Anatomy Trains :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M].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2009:12-15.

[17]原林. 筋膜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57-61.

[18]Izraelski J.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 The Janda Approach[J].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Chiropractic Association, 2012, 56(2):234-341.

[19]Myers T W. Anatomy Trains :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M].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2014:12-15.

[20]Liu J, Wrisberg C A. Immediate and Delayed Bilateral Transfer of Throwing Accuracy in Male and Female Children[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2005,76(1):20-27.

[21]Gangopadhyay N, Madary M, Spicer F. Perception, action, and consciousness: Sensorimotor dynamics and two visual system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84-91.

[22]Prieske O, Muehlbauer T,Granacher U. The Role of Trunk Muscle Strength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in Trained Individu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ports Medicine, 2015, 46(3):401-419.

[23]Duncan J. An adaptive coding model of neural function in prefrontal cortex[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1, 2(11): 820-829.

[24]Casile A, Giese M A. Nonvisual motor training influences biological motion perception[J]. Current Biology, 2006, 16(1): 69-74.

[25]Keshner E A. Reevalua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underlying the neurodevelopmental theory[J]. Physical therapy, 1981, 61(7): 1035-1040.

[26]Roger Bartlett.Introduction to Sports Biomechanics:Analysing Human Movement Patterns[M].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Ltd, 2014:74-75.

[27]Janda V. Manuelle Muskel funktions diagnostik[M]. Elsevier: Urban and FischerVerlag, 2009:233-239.

[28]McMullen J, Uhl T L. A kinetic chain approach for shoulder rehabilitation[J].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0, 35(3): 329-337.

[29]Page P, Frank C C, Lardner 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 The Janda Approach[M].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2010: 3-12.

[30]Liu J.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Sport Injuries in USA: New Challenges and New Approaches[R].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ummut, 2015.

[31]呂中凡. 运动“弱链接”及其训练学应对路径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4(3):112-115.

[32]任满迎,刘颖,刘桂成,等.核心运动链肌力诊断新方法研究——以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测试分析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66-69.

[33]Gambetta V., Gray G. Following a functional path[J]. Training & Conditioning, 1995,5(2):25-30.

[34]Boyle M. Advances in Functional Training:Training Techniques for Coaches, Personal Trainers and Athletes[M].Chichester: Lotus Publishing, 2011:2.

[35]NASM. NASM Essentials of Sports Performance Training[M].Sudbury: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 2014:58-59.

[36]Florence K, Elizabeth M, Patricia P, Mary R, William R [M]. Muscles: Testing and Function, with Posture and Pain, Philade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5:331-333.

[37]Gambetta V. Athletic development: The art & science of functional sports conditioning[M].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2007:5.

[38]張英波,佟海青.竞技运动中的人体运动感觉与动作调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7):114-116.

[39]赵鲁南.竞速运动制胜因素及训练特征的集成与分群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4.

[40]Marees D E. Sport physiologie[M]. Kittson: Sport and bunch STR, 1996:82-90.

[41]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1131.

[42]郭树涛,王卫星,姚旭霞,等. 核心稳定性——释义及形成机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33(8):120-124.

[43]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 2008, 28(4):19-29.

[44]林辉杰.掷铁饼动作中人体运动协调特征研究[D].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2013.

[45]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等.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5):112-116.

[46]赵佳.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9.

猜你喜欢

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在高校体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功能性训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应用价值
功能性训练对中职女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基于功能性训练角度浅谈功能动作筛查(FMS)
功能性训练与太极拳在技术层面的对比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效果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的结合与应用探讨
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