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受一番扎扎实实的思维训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06-19执教胡海丰评析朱华贤
◇执教/胡海丰评析/朱华贤
让学生经受一番扎扎实实的思维训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实录及评析
◇执教/胡海丰评析/朱华贤
一“理”字切入,天衣无缝
师:同学们,老师要写一个字,请大家留意。(板书“理”字)认识吗?
生:理。
师:“理”字我们都认识,可是,想过这个字有什么含义吗?
生:我觉得“理”是“理清楚”,还有“管理”的意思。
师:好的,你是从组词的方式来理解这个字的。继续。
生:我觉得“理”是“真理”的意思。
师:非常好!你也运用扩词的方式来理解这个字。还可以从“理”字的汉字构造来理解。大家看,“理”字左边是——
生:王。
师:右边是——
生:里。
师:你觉得这个“理”以前可能是什么意思?(进一步提示)“王”字在古代代表什么?
生:皇帝。
师:对呀!在封建社会,老百姓认为,从皇帝或者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口中说出来的话就是理,不得违抗!其实“理”字最早左边不是“王”,是什么呢?请看视频。
(播放微课《理》)
师:原来这个“理”就是治玉。治玉,就是把玉石从石头里小心翼翼地剖析出来。探索真理的过程,其实也如同治玉。因此,有这么一句话(转身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大声地读一遍!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这句话如何理解?
生:我认为真理是在经过一百个问题之后研究出来的真正的答案。
师:刚好是一百个吗?
生:不是,它代表很多次的意思。
师:它是一个概数,表示很多个问题,对吧?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请大家拿起课文纸,快速地默读这篇长课文,读两遍。第一遍,读通读顺,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观点。第二遍,圈出你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成语,并读读记记,不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想想含义。
评析:从解说“理”字的本源入手,有匠心。课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观点,它讲的是真理诞生的复杂过程,“理”字的本源讲的是治玉的复杂过程,两者竟然非常吻合。运用微课技术,形象生动。
二分步实施,落实基础
师:好,我发现好多孩子都在认真思考,差不多了,请把笔放下。你发现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成语,对吧?你发现的成语是什么?
生:我发现最后一段有一个成语“锲而不舍”。
师:锲而不舍。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第2自然段还有个“司空见惯”,还有倒数第2自然段的“见微知著”。
生:还有“无独有偶”。
生:倒数第2自然段还有一个词是“善于发问”。
师:“善于发问”是成语还是四字短语?老师要大家说的是成语。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老师,我还发现一个“追根求源”。
师:对呀,真聪明,追根求源。确实,课文当中有好多成语需要提醒,需要注意,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成语。有不理解的吗?假如有,赶紧提出来,不要自己骗自己,课堂就是提问的地方。
生:我对“见微知著”不太理解。
师:请大家注意,这个“微”指的是——
生:微小的。
师:“著”呢?
生:显著的,大的。
师:“见微知著”呢?
生:就是从一个人做的小事中看出他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师:从小的现象当中发现了大的东西,对不对啊?这就叫作“见微知著”。还有不理解的吗?
生:我不理解的是“司空见惯”这个词。
生:老师,我不太理解“无独有偶”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能帮助他的?
生:应该是“不仅如此”的意思吧?
师:就是,不光是一个,课文中说了无独有偶,前面有谁?
生:谢皮罗。
师:后面有谁?
生:波义耳。
师:前边有美国的谢皮罗教授,后边有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对不对?这就叫“无独有偶”。不仅如此,还有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现在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些成语,节奏要快。
(生读: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师:理解了,请把这些成语选填到下列语境当中,使这段话变得正确、流畅。
(出示)
面对“水烧开时茶壶盖上下跳动”这个()的现象,卡特却(),(),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实验,他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促使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师:想好的可以举手。好!你来说。
生:面对“水烧开时茶壶盖上下跳动”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卡特却见微知著,追根求源,经过一次又一次锲而不舍地实验,他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促使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师:好的,掌声鼓励。你还有不同的答案,你说。
生:面对“水烧开时茶壶盖上下跳动”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卡特却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经过一次又一次无独有偶地实验,他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促使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师:好的,孩子们,你们发现“无独有偶地实验”中的“地”有点问题,这个“地”应该是什么?
生:的。
师:好,你说这前面用“无独有偶”恰当吗?
生:不恰当。
师:其实刚才那位同学是正确的。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成语选填到这个语境当中。
评析:认识和理解文中新出现的词语,这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学语文,语言学习是第一要务。这里,胡老师分两步走: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寻找和解释新出现的成语,既可以摸清学生对词语理解的情况,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第二步,要学生把一些成语填进文段中。如果说前一步是为了检验理解不理解,那么,这后一步就是检验学生会不会运用。先检验理解,再检验运用,看似简单,其实有梯度。
三选用标点,触及核心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回到刚才默读时的思考,课文重点讲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我觉得课文讲述的主要观点是: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师:你真了不起,很善于学习。有没有同学把他刚才讲的这句话再说得简洁一些?
生: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你更厉害,更简短,你们觉得这个观点是不是课题?
生:是。
师:我们一起再把这个课题念一遍。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这个就是课文提出的观点,其实可以用标点来表示的,怎么表示呢?
生:左边应该是问号。
师:右边呢?
生:叹号。
师:从问号到叹号,那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为我们列举了几个事例?你能不能用最简短的话语来说一说?
生: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第一个应该是洗澡水的漩涡,第二个是紫罗兰的变色,第三个是人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师:厉害!那么,问题来了,课文列举的三个事例,能不能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呢?请大家抓紧默读,画出来,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批注。
评析:明确文章的观点后,胡老师引导学生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观点:?——!。这让文章的观点在学生面前更加直观清晰。课文中本身也有这样的表述,学生找到这一句并不困难,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是基础性的一步,必须走,它为下一步“材料能不能证明观点”做了铺垫。
四抓住核心,一一剖析
师:好,差不多了,大多数孩子都已经有发现了。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第一个事例是写洗澡水的漩涡,他发现的问题在哪里?
生:他发现的问题是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
师:好,这就是问题,那么,后来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生:他发现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则是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果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师:概括地说,他发现洗澡水的漩涡跟什么有关?
生:跟地球的转动有关。
师:准确来说,是跟地球转动时产生的地心引力有关。第二个事例,问题是什么?最后发现的真理又是什么?
生:波义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师:不要读,能不能用最简短的话,说说他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他发现了紫罗兰遇到盐酸会变红。
师:最后发现了什么?
生: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师:也就是说,他最后发现大部分植物都含有一种色素,遇到酸或碱就会变色。第三个事例呢?
生:一位奥地利医生在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在转动,然后就想儿子睡觉时为什么眼睛会转动。
师:说话要简洁,不要啰唆,他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人睡觉做梦时眼珠会转。
师:眼珠会转,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生:发现的真理是:当人睡觉的时候眼珠的确会转动,因为他在做梦。
师:可以更简洁点——人在做梦的时候眼珠就会转动。大家都很善于学习。这就是文章给我们提供的问号和叹号的内容,提出疑问,研究问题,发现真理。那么现在老师想问:为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这三个事例?它们能证明这个观点吗?也就是说这几个事例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先发现一个问题,然后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然后得出答案。
师:真了不起,还有谁要补充吗?这些问题全部来自于——
生:全部来自于大家司空见惯的一些事情。
师:真好,孩子们,这几个事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于生活中的小事,一种现象,都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发现了一个真理,这正像我们前面学过的那个成语,叫“见微知著”。老师要问了:你发现这三个事例作者都是怎么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我认为是先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
师:就是研究问题,对吧?反复实验。
生:最后得出结果。
师:是不是这样写的?三种事例都是这样一种方式:先发现问题,再反复实验,最后发现真理(边说边板书)。同学们,作者用了三个事例,老师在想,要证明这个观点,是不是只提供其中一个事例就够了?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只有一个事例没有说服力。
师:没有说服力,很好!这是你的观点。还有没有同学想说说?
生:如果只举一个事例,说不定其他的不是这样。
师:也就是说,可能具有偶然性,对不对?既然这样,那课文为什么就用三个呢?用四个、五个不是更好吗?这究竟是为什么?中国人有一个“三”的情结,你想过没有?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事不过三”,对吧?看到“三”,你想到了哪些句子或者成语?
生:三阳开泰。
生:三教九流。
生:三头六臂。
师:真好!三人行必有我师,三顾茅庐,为什么不用四顾茅庐?不是更能表达感情吗?中国文化的习惯,特别钟情于“三”,在中国的语言里,“三”代表了最大、最多、最广。既然是最大、最多、最广了,你说,还有没有必要“四”了?
评析:这是这一节课中的重要环节。要解决的问题是:作者选择用的三个材料能不能证明观点?能不能证明,不能靠强制压服,必须让学生内心认同。认同,就是学生思维相当流畅地对接,没有任何障碍。观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材料有没有这个特征呢?胡老师要求学生分别从材料中找出:问题在哪里?真理是什么?然后,逐个分析,一一敲定,准确而扎实。让人赞叹的是,胡老师随后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用了三个?一个够不够?为什么不用四个、五个?看似节外生枝,其实意义有二:一是材料必须有一定的量,量与质存在密切的关系;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五引入材料,独辟蹊径
师:老师的问题来了,课文在证明观点时,作者呈现了三个事例,可不可以用别的事例替换呢?别着急回答,拿出你的课文纸,翻到背后,有三个事例,请大家好好想想,下列事例能否替换文中的事例,能的打√,不能的打×。
(生思考,师巡视指导)
师:好,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的发现,别着急,四人小组讨论,如果有不同的理解,据理力争,争取形成共同的意见,待会儿咱们请小组代表汇报。开始!
(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每个小组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观点,那么踊跃!第一个代表,你先读一读,然后发表意见。
(出示)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怀素幼年为僧,寺院附近有一万多株芭蕉,他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生:我觉得不能替换。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故事里没有问题,而且怀素是在每天的练习中将自己的书法提炼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师:这个材料在这里不能替换,假如我们要用这个材料,你觉得可以用在表达怎样的观点之下呢?
生:熟能生巧吧!
师:你真厉害,用在表达“勤奋”这个观点的时候也可以。再看第二个材料。
(出示)
19世纪德国化学家维勒,先后发现了铝和铍两种元素。但他也有遗憾。有一次,他在研究矿石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就武断地认为它是金属铬。不久,瑞典物理学家、化学家肖夫斯特姆也遇到了这种化合物,他没有轻易放过,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终于发现这种金属是钒。维勒得知后,后悔莫及。由于自己的草率,没有认真思考,失去了一次科学发现的良机。
师:你觉得这个材料可不可以替换文中的材料?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它也没有问题,课文中写的都是成功的事例。
师:这里他有没有发现真理?
生:没有。
师:假如这个材料要用,可以用来论证怎样的观点?
生:用在那种要表达“坚持”“锲而不舍”等观点的论证中。
师:可以用在强调科学不可半途而废的观点。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不能草率,不能马虎,表达这样的观点时,这个材料可以用。第三个材料呢?
(出示)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格纳在观看地图时发现:大西洋西岸的南美洲巴西东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与东岸非洲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正好能够对起来,而且巴西沿岸每一凸凹处,与非洲沿岸每一凹凸处几乎都相对应。他想:如果移动这两块大陆,使它们靠拢,那么这两个部分正好吻合。他心里一亮:“这两个大陆原来可能是一个。”后来他又经过长期研究,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古生物及古气候多方论证,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地球大陆原是一个整块,大约距今3亿年以前开始分裂,向东西南北移动,慢慢成为现在的样子。后来,其他科学的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学说。
师:这个材料能不能替换文中的材料?
生:我觉得不可以。
师:理由呢?
生:因为它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
师:没有提出问题?有不同意见吗?同一小组的人,也可以反驳。
生: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替换的,因为虽然没有很明确地说出问题,但是他都已经写在里面了。既有发现的问题,中间也写了反复实验的过程,最后用了几句话来概括科学家发现的真理。
师:这个材料写的是“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发现真理”,因此是可以替换文中材料的。我们课文中的材料是可以被替换的,但是替换有要求,这个材料必须和课文观点高度吻合。这就好比造房子,房子用了许多块砖,假如我有一块大小一样、材质一样的砖,是可以抽出来换上去的。
评析:这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一般执教者剖析完课文中的三个材料后就自动停步了。观点得以证明,思维能力也得到训练,有停步的理由了。胡老师的高明就在于,他引领学生又往前走了一大步,让学生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得以扎扎实实地锤炼。胡老师从课外引入的三个材料,有典型性。一个不能证明课文的观点,一个似乎可以,但其实不行,一个能证明。学生对这三个材料的验证过程,就是思维严密性的训练过程。这三个材料的引入,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六归纳特点,亮明文体
师: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以前我们学的都是记叙文,通常讲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或者以一个事物为主,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一个观点,对不对?这样的课文叫议论文。议论文一般都是一开始就有鲜明的观点,观点背后一定有撑起它的材料或者叫事例。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是作者再一次亮明自己的观点。
生:(读)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师:好的,胡老师也在这里祝愿我们六(1)班的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去发现更多的真理。
评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篇议论文,且具有典型性——先提出观点,再摆事实,讲道理,是初学者的典范之作。课文解读完毕之时,有必要介绍一下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对学生而言,这毕竟是一种新的文章体裁。
总评:议论文怎么教,一直困惑着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曾听过好几位教师教过这篇课文,感觉总像在教记叙文,因为单元主题是“科学探究”,执教者总是在强调三个事例中三位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精神,总是在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忘记了我们学的是语文,忘记了教的这一篇是议论文。议论文教什么呢?教观点还是教事例教材料?议论文也叫说理文,它是说道理的一种文章。教议论文,就是要让学习者明白:文章说了一个什么道理?说得对不对?是怎么说清楚这个道理的?说得顺畅不顺畅?严密不严密?一句话,就是要让学习者懂得文章思维的流畅性和严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胡老师的这一节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整节课,是一个扎扎实实的思维锤炼过程。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大江东产业聚集区科研中心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