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回指解决的句法和词汇因素

2017-06-17孙伟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回指

孙伟

摘 要:语言回指现象是指一个语言单位从先前某个已表达的单位或意义中得出自身释义的过程或结果, 对回指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认知科学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关的研究表明,词汇和句法因素是影响回指解决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详细介绍了回指理解过程中的句法和词汇影响因素,特别是对句法中的中心理论和词汇中的焦点理论和整合假设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同时也对回指解决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回指;中心理论;焦点理论;焦点假设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

一、回指的定义

通常在话语交流或篇章阅读中,人们会提到很多的事情或者事物实体,它们在后续的对话或者阅读中反复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回指(Ariel,1988)。

在语篇或者会话中首次提及的语言单元被称为“实体”。如果在前一句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么就把这个实体称为先行词。当实体的数量很多而无法区分时,就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句法、语义等因素来判断。通过回指前面先行词而得到自身意义的语言单位被称为“照应语”也叫“回指语”。它的主要语言形式有普通代词(他、她、它)、反身代词(他自己、她自己)、名词短语以及描述性的句子等指代的功能的任何形式,对于照应语的形式的选择是回指产生中的重要问题。

二、回指的解决过程

回指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把照应语与所指代的实体相匹配,这一匹配过程就是回指的解决或回指的消解(Mc Donald & Mac Whinney,1995)。回指的解决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一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确定照应语的词法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语义、语音、词频以及形式等。高频词所用的时间要慢于低频词所用的时间,难辨认的词越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在句子中加工的时间就越长,在回指解决的过程中被回指的就越快。

第二个阶段在确定回指的意义之后要把回指语和合适的先行词进行匹配。只有把照应语和先行词匹配起来才能够使句子之间出现衔接,保证语篇的连贯。回指语和先行词的匹配过程是回指解决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回指语加工与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先行词的句法位置、先行词的突显性、先行词的竞争数量(Nieuwland &Van Berkum,2006;Nieuwland &Van Berkum,2007)、照应语的使用形式(Holcomb & Grainger,2005)等因素相关。

第三个阶段是整合阶段,当确定了照应语和先行词之后,需要整合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一阶段需要考虑照应语的性、数等句法范畴方面是否能与先行词一致而且还要考虑背景信息,同时读者的工作记忆等其他认知能力也是影响读者整合先行词和照应语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回指加工的因素

在心理学领域中对于回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各个因素对回指解决的影响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影响回指加工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类:

(一)句法因素

主语通常是出现在句子的句首,用来引领一个句子或者是开启一段对话。主语又时常与语篇的主题相一致,因此,主语通常是最先被读/听者所关注到的信息。主语在句子或语篇中的凸显性较高。在回指的解决过程中,主语通常被认为是照应语所指代的实体(Diaconescu & Goodluck, 2004)。

Grosz等人在结合自己及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理论(Centering theory)(Grosz, Joshi, & Weinstein,1995; Joshi & Weinstein, 1981; Walker, Joshi, & Prince,1998).

它是关于不同句法位置上的实体在读者的注意系统中凸显程度排列的理论。在语篇中,前一句话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被称为前向中心,而后一句话中的一个实体被称为后向中心,后向中心通常用来回指前向中心的某一个最凸显的实体,语篇的连贯是由后向中心来维持的。Grosz(1995)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句法位置上的实体在句子中的凸显度是不一样的,主语位置上的实体是凸显度最高的,其次才是宾语等其他语法位置上的实体。

当句子是以主语开始的时候,整个语篇就显得更加的连贯。如果以新的实体开始整个句子,那么读者建构的关于句子的连续的心理表征就会中断,读者要理解句子,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建立新的心理表征,所以阅读的时间要显著慢于以主语开始的句子。

很多的研究都支持中心理论,研究发现当先行词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时候,被试理解代词的速度要显著快于先行词出现在其他句法位置上的阅读速度(Crawley & Stevenson,1990; Frederiksen,1981; Gordon 1997)。Frederiksen (1981)发现在中学生理解回指词时,当先行词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时候,学生阅读包含代词的句子的速度更快。而且在把代词与先行词进行匹配的实验中,匹配的正确率更高。

Fukumura,K & van Gompel(2014)采用眼动技术考察了主语效应和最先提及效應对回指解决的影响发现,影响第三人称代词在指代语义贫乏的实体过程中的回指解决的是现行词的句法角色,而不是先行词的位置,这是因为句法角色强烈地影响了先行词的语义表征。相反,在理解重复命名时被试受到了提及效应的制约,对先行词的可及性更为敏感。

(二)词汇因素

在回指解决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就是要确定照应语和先行词的词法信息。语义在回指解决中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在所有有关词法与回指解决的研究中,动词的隐含因果关系(implicit causality)是最受关注的一种影响因素。

关于动词隐含关系的研究,争论的焦点在于隐含关系发生的时间进程(冷英&莫雷,2002)围绕着这个问题形成了焦点假设理论和整合假设理论,这两种理论各有实验证据支持。

焦点假设理论认为动词的隐含关系是即时的,它认为读者进行即时的局部的加工主要是因为动词的这种隐含关系能够使读/听者的注意集中在某个实体上,从而使该实体在读/听者的心理表征中更加的凸显,因此读者在回指题元中的人物时也就更加的容易,先行词的通达性也会提高(冷英&莫雷,2002)。

整合假设理论认为动词的隐含关系并不是即使发生的,读者在回指解决的过程中要整合所有的语言及非语言信息才能顺利完成回指解决白学军(2005)等采用眼动技术发现动词的隐含关系并不会立即影响回指的加工,其时间进程是一个延缓的加工过程,支持整合假设的理论。

四、研究展望

代词回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 包括句法、语义、语用等在内的语言因素,以及读者/听者的注意状态、心理预期、记忆负载等非语言因素均会对代词回指产生影响。语言形式的运用是非常灵活多样的,目前的多數研究是围绕单因素变量而展开的,而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情况仍需要更多的探讨。

其次,要加强对零形式照应语加工机制的研究。零形式照应语是一种特殊的回指形式,指照应语通过无形无音的零形式方式与先行词获得同指关系,这种回指形式也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而只有对零形回指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照应语加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参考文献:

[1]白学军, 张兴利, & 阎国利. (2005).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在代词解决中的时间进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探新, 25(3), 19-23.

[2]冷英, & 莫雷. (2002). 隐含因果关系影响代词解决的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 10(1), 36-41.

[3]Mcdonald, J. L., & Macwhinney, B. (1995). The time course of anaphor resolution: effects of implicit verb causality and gender. Journal of Memory & Language, 34(4), 543-566.

[4]Nieuwland, M. S., Otten, M., & Berkum, J. J. A. V. (2007). Who are you talking about? tracking discourse-level referential processes with erps.

[5]Grosz, B. J., Weinstein, S., & Joshi, A. K. (1995). Centering: a framework for modeling the local coherence of discourse.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1(2), 203-225.

[6]Hammer, A., Jansma, B. M., Lamers, M., & Münte, T. F. (2008). Interplay of meaning, syntax and working memory during pronoun resolution investigated by erps. Brain Research, 1230(14), 177-191.

[7]Dwivedi, V. D., Phillips, N. A., Lagu?beauvais, M., & Baum, S. R. (2006).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of mood, modal context, and anaphora. Brain Research, 1117(1), 135-153.

[8]Foraker, S., & Mcelree, B. (2007). The role of prominence in pronoun resolution: Availability versus accessibility.

猜你喜欢

回指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从回指现象看英语的时间性特质
浅析回指与溯因推理
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研究综述
基于句法位置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代词回指偏误考察
影响回指加工的因素分析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基于角色与值的指称关系分析
英汉间接回指认知对比与翻译
“上义词-下义词”与“下义词-上义词”两种回指型态的语篇功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