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经历映射下的人物性格塑造
2017-06-17边琳
边琳
摘 要:小说《人生》将高加林塑造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才能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渴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脱离黄土地、从农村走向城市,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命运的道路曲折的轮回之后又回到了原点,他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自己渴望脱离的土地。小说中作者赋予高加林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也是除去政治因素外,造成他曲折人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路遥;《人生》;高加林;性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1
路遥出身贫寒的农村家庭,从小的不幸和寒微使其身上背负着浓重的敏感与自卑,因此他后来的小说中都隐藏着敏感自卑神经质又过于自负的划痕。路遥的身世,就相当强烈和不自觉地传染到主人公身。[1]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集复杂性格于一身,敏感、自卑、甚至自负,缺乏深刻的反思精神的同时又强烈的奋斗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将从以上几个角度阐释其性格的复杂性。
1、敏感与自卑根深蒂固
关于高加林的敏感与自卑,小说中进行了多次心理描写“他感到自己突然变成一个真正的乡巴佬了。也觉得公路上前前后后的人都朝他看。他,一个曾经是潇潇洒洒的教师,现在却像一个农村老太婆一样上集买蒸馍去了。”[2]敏感与自卑充斥着他的神经,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对他报以恶意的眼光。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想一切都是他的敏感与自卑在作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在于,在车站遇到在县城副食门市部当副主任的张克南和在广播站做播音员的黄亚萍两个同学时,高加林的言语变得尖酸而刻薄,这只是他敏感与自卑的心受到刺激时为了维持自己面子本能的反映。他企图用这种尖酸刻薄的言语为自己筑上一道心墙,保护自己敏感而脆弱的尊严。因为敏感与自卑,所以怀疑一切;因为敏感与自卑,所以内心阴霾。所以我们说作者在创作中不余遗力的向我们倾诉主人公高加林的敏感与自卑,因为作者本身也由于出身而敏感、自卑,他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性格与身世传染到了主人公身上。
2、拥有强烈的奋斗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听到巧珍表达的对他的感情时“他受到了感动的时候,就立即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激情:他的眼前马上飞动起无数彩色的画面;无数他喜欢的音乐旋律也在耳边响起来,而眼前真正的山、水、大地反倒变得虚幻了……”[3]喜悦充斥着内心世界,跳动的情感如脱缰的野马,充满着奇异的色彩,像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卫生革命”风波以后,高加林本已被巧珍的温情抚慰的内心又开始躁动不安,又觉得他很难再农村呆下去了。可是,别的出路又在哪里呢?……他闭上眼,又不由得想起了无边无垠的平原,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气势磅礴的火车头,箭一样升入天空的飞机……身体被禁锢在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上,现实的世界无法满足他内心的向往,所以他常用这种幻想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正如现在说的身体和精神总有一个在路上,既然无法让离开,那就让思绪飞起来。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他还有如此丰富的想像,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有强烈的奋斗精神。在他第二次走出土地,成为县上新任通讯干事,他高兴的如狂似醉,人血沸腾。在县城南面的暴雨给了他工作的机会,他连夜赶晚到达灾区,甚至连脚磨破了也不自知。在灾区像县城发去了数篇通信稿和综合报道,及时报道了消息在灾区呆了五天才随慰问团回到县城。他的种种表现都说明了他深知这次工作的来之不易,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次机会,他才可能走出被黄土地禁锢的农村,不再像他父亲一样当一辈子土地的奴隶。渴望抓住机会摆脱命运束缚的他展现了内心强烈的奋斗精神。
3、缺乏深刻的反思精神
高加林出身乡土,却对作为一个农民持着高度耻辱感。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与普通农民有着本质的差别。从他要求给他温情的爱人刷牙到带领其他知识青年往水井里撒漂白粉,都彰显他作为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对落后农村的不满。念念不忘他曾接受过的一定程度的现代化式的中学教育、担任过民办教师,对农民带有明显价值高低的判断。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奴隶。显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以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可是命运的车轮带着他兜兜圈子,又回到了想要彻底脱离的农村。此时的他内心仍然没有任何反思的迹象,他出山劳动时刻意穿了一身最破烂的衣服,还在腰上束了一根草绳,把自己的外表“化装”成农民。这种通过改变自己的外表来使自己成为农民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仍然对农民的身份具有抵触心理。而在劳动时没命的挖地畔,即使雙手都打满泡,泡儿拧破后血染红了锄把仍然疯狂干着的行为就像一种发气行为,是一种报复心理的展现,他认为他所有的一切遭遇都是高明楼一家造成的,没有他们,他能继续做他的民办教师,之后会有更好的职业,未来充满了希望。完全没有从自身出发,仔细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只是一味地埋怨,怨恨这世道对他的不公。作为县城通讯干事也被举报走后门被退回,走出农村的愿望破灭。终于在他的身上出现了点点的自我反思,他感到身上像吹过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回忆起曾经给予他温情抚慰的巧珍,一直对他对他照顾有加的德顺爷爷。对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涌起浓厚的情感……
结语:
契诃夫曾经说过:“文学所以叫做艺术,就是因为它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路遥正是按照契诃夫所说的艺术创作,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自觉或不自觉的映射到了他的作品创作之中,塑造了《人生》中高加林这样一个具有自传色彩的人物形象。
注释:
[1]程光炜,杨庆祥编.重读路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5,第6页.
[2]路遥.人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08:24.
[3]路遥.人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