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

2017-06-17何凤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板书书写

何凤霞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两条渠道来接受知识信息的。板书便是使学生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知识信息的载体,它能使学生理清授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加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同时,教师整齐、规范、美观的板书在学生面前就是良好的示范,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书写习惯以及治学方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如何进行板书设计呢?

一、板书设计的原则

板书设计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实用性原则。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通过板书,不仅使学生理解掌握教材,更重要的使学生学到阅读、分析教材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进行板书设计时,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更应照顾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板书形式。

2.直观性原则。板书用于课堂教学是写给学生看的,使学生通过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从几个词语的变化体会到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几笔简单的图画从形象上理解文字的含义,从整个板书的排列总结出文章的中心,等等。就是使学生一看板书就能领会教材内容的重点之所在,就能回忆起课文的内容。并且板书的内容要少而精,应提纲挈领,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

3.艺术性原则。板书的艺术性表现为:板书字体的正确、工整,版面排列的均衡、美观,板书内容与授课内容的吻合,板书内容的前后顺序,等等。它要求板书图示的排列和组合在准确体现内容的前提下,力求生动活泼,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板书设计的结构应完整化、系统化,不能有头无尾,或者缺胳膊少腿。

二、板书形式的设计

1.板书的一般形式是将板书分为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主体部分作为讲授教材内容的系统板书,辅助部分可灵活机动,常用来写需要提示的字、词、概念和与课堂教学有联系的知识。一节课原则上使用一个板面,所以,在备课时就要计划好一节课的板书,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讲课终了时,学生一看板书就能知道这节课所学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在头脑中形成整体感;复习时,学生对照笔记就能回忆并再现所学内容。在设计板书时,主体部分一般写在黑板的左侧或中间偏左的部位,将本课的标题、纲目一层一层地在主體部分写清楚,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而辅助部分放在右侧,为的是配合主体部分以增加对主体内容的理解。

2.板书字迹要明晰、规范,笔顺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及不规范的简化字。字的大小应以最后一排学生能否看清为准:写得太小,学生看不清,视神经容易疲劳有损视力,一般不能小于6cm;字太大,浪费板面,减少了容量。板书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在书写时应照顾到字的重心、平衡、统一、对称、协调和呼应因素,不要把字写得东倒西歪,横七竖八,也不要“龙飞凤拜”,难以辨认。写一行字不能越写越偏上或偏下,或成马鞍形,要摆平位置,适应学生的视平线,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快意。在板书实践中,有经验的教师能将楷书和行楷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课题用楷体写,给学生以庄重、严肃而明晰的感觉,唤起学生的注意,写生字、生词要用楷书,便于学生认读和仿写;而如果课的容量大,板书字体应以有规则的行楷为主,以免书写速度太慢,使课堂出现“冷场”的现象。

3.教师在进行板书或利用板书讲课时,要侧着身子,尽量不要“背台”,以免影响到学生的视听。实践证明:当教师面向黑板写,面向黑板讲的时候,教学效果最差。教师对板书的每项内容最好是一次书写完成,如果写错了擦,擦了又写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还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

4.板书作为教学的有效手段,常常是伴随着教师的讲解和总结、学生的答问和讨论而出现的。什么时候出示大标题,什么时候出示小标题,什么时候写出问题的结论,什么时候出示疑难字句或思考题,教师事前都要有周密的考虑,做到及时、适时。对个别的词句,解释清楚后要随时把粉笔字擦掉,以免影响学生集中注意力。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板书书写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