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学生探究欲望的几点想法

2017-06-17张建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小燕子活力生命

张建华

初中生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所以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才更见成效,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忱

现代网络的普遍应用,学生的视野很开阔,学生关注的层面较多,关注点较多。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学生并不一定喜欢,从而导致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学生知之不多。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探究欲望的提升,知识面的拓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拓宽学生视野。

要拓宽学生视野,首先要明确学生的需求。现在学生需要什么呢?作为教师要进行研究,学生很时尚,他们的追求很广泛,而教师如果还是老办法,以自己的经历、想法去做,很容易失去学生的信任。教师要明白学生的需求,给他们最前沿的东西,让时尚充实语文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才喜欢。

二、演绎教学激情,激发学生活力

初中学生,充满青春与活力,如何将这种活力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很关键。一名优秀教师,课堂上一定充满教学激情,富有活力,从而以自身的热情启发感染学生。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无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一名充满激情的教师。课堂学习氛围的引领者,只能是教师。试想,一位“老学究”式的教师,课堂的学习氛围一定死气沉沉,而初中生的天性决定了这样的课堂一定不可能是高效课堂。要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在“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指引下,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平台,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教师教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去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的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应成为一种精神,成为教师授课的灵魂,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教师用自己独特的个性、言行去教育每一位学生,这就是教育。生本教育的内涵在于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用教师的个性引领学生的成长,生本教育注重学生的表现,初中课堂更应成为生本的课堂。

三、贴近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兴致

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教师无法改变的现实,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注重观察研究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相结合,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当主体角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主人翁的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对教材的研读与发掘也是深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化教材内容 ,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设计一系列刨根问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定能使学生发现知识蕴涵的美,从而激发学生享受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喜悦,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日渐提高。

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表述: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实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要在“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指引下,进行因材施教,而不是像老燕子那样不怕繁琐地教小燕子如何飞到南方——那样反而会让许多小燕子迷失方向,老燕子更需要做的是依托小燕子飞翔的本能,教它飞向蓝天,飞得更高更远。作为初中教师,唯有提升學生学习的兴趣,多渠道去发掘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课堂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猜你喜欢

小燕子活力生命
小燕子
小燕子找春天
活力
发现迁徙的秘密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