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6马海阿呷

魅力中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语文教学应用

马海阿呷

摘要:逆向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有益于培养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逆向思维;语文教学;应用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常规思维(顺向思维)相违的创造性思维,即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保守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拟从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两个方面论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在阅读训练中,有意识的引发、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课文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在平时的课文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引发、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比如,在赏析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在介绍完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之后,为了让学生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教師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孔乙己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他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然后再联想到《范进中举》一文,如果范进生活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他将又如何走完他的一生[1]?这些问题的提出,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也使学生加深了对《孔乙己》这篇小说主旨的理解:作者借科举考试落榜的读书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进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再比如在教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假如玛蒂尔德没有把项链弄丢,或者一开始,玛蒂尔德就知道项链是假的,她会怎么想,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又比如在教完《祝福》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祥林嫂的儿子阿毛没有被狼衔走,祥林嫂会不会就会改变穷死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呢[2]?”这一系列逆向思维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在作文训练中,有意识的强化、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考试的题目和形式不断更新,根据一个话题、一段材料的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的半开放或全开放的话题作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很多学生长期形成了定势思维,所以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固定的模式,也即从题目的原意或正面去选题、立意,所以写出的文章通常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或是大同小异。要打破这种定势思维写作的习惯,首先就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审题、立意的时候敢于“反其意而思之”、“反其意而行之”[3],从而产生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疑是逆向思维的起点。正是由于具备了求疑的精神,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磁能否产生电”的疑问中制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发电机。同样的,许多学者、作家在写文章时往往也具备了求疑的精神,他们不拘泥于司空见惯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而总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从而得到独特、新奇的观点。比如,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因此,孟尝君一直以广揽人才而著称于世。但王安石却一反世俗对孟尝君的评价,写了一篇大唱反调的《读孟尝君传》,它深刻指出孟尝君门下虽有食客三千,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治国之才,他只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罢了,所以,当他身陷暴秦时,也只能被鸡鸣狗盗之徒救出。正因为王安石不固守那些已经流传已久,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而是从它的反方向进行思考、写作,所以才有了这篇被评为“千古绝调”的《读孟尝君传》。

又比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消极感伤、孤立无援,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思想精神及生活态度;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积极乐观,坚信革命必定取得胜利的思想精神及生活态度。可见,以上两首词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但因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所以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精神和生活态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逆向思维方法用在写作上,往往会产生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强化、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完《孔乙己》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孔乙己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身份、地位、性格想象孔乙己中举以后的命运,写一篇续文《孔乙己中举以后》[4];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反面来写一些似乎已成定论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者事未必成》、《近墨者未必黑》、《不可异想天开》等等,让他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名言、警句都是可逆转的,即使能逆转,也可能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和情况下,这种逆转才是正确,所以不能把逆转的结论当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三、防止“逆向思维”误区,思之有度

虽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能够训练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去阅读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并非任何事物都可以进行逆向思维,因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我们不能也无法人为的去改变事物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使学生明白在运用逆向思维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切不可脱离实际和事物的内在规律一味追求出奇、出新,以致思维走偏而误入歧途[4]。

参考文献:

[1]殷美芳,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09

[2]陈朝辉,浅谈“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3]张晓燕,语文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J].学教育(文学教法),2015

[4]肖元品,语文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4)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语文教学应用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