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办高校学生成才途径探讨 

2017-06-16杜伦芳刘萍

现代交际 2017年9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杜伦芳 刘萍

摘要:随着国家教委出台《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民办高校以及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现状,然后结合中国民办高校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民办高校学生成才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成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24-01

一、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现状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同样担负着培养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人才的重任。然而,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虽然面临着发展积淀不厚、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然而,2016 年11 月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该决定的颁布实施将对于全面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以“重要增长点”和“重要力量”强调了民办高校的地位和作用。2015年教育部等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本科教育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的培养方向。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民办高校学生成才的主要路径

1.顺应市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趋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民办高校要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与“层”的需求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确保学生顺利成才。在实践中,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上的总体战略,主动适应国家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要转变观念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专业和学科结构,认真分析社会企业行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坚持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学科专业结构。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选择学科专业时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

2.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关联性更强,更注重以市场导向设置专业,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这就需要民办高校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首先,学校要有顶层设计。高校应按照“学科特点、共建共享、模块设课、分类培养、教研贯通”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教学、科研与社会优质课程资源,建立融合学科知识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做好战略规划。其次,学校要抓好具体落实。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高校可组织学生阅读或观看国内外创业名人(如比尔·盖茨、马云、刘强东等)资料,带领他们参观国内知名创业型企业,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模拟创新实践、校企合作等形式进行能力培养。

3.坚持“以德树人”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中国的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大学,要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要把“以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应注重多学科的融合教育,如专业学科与历史学科、心理学科、思想政治学科的融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探索职业道德在择业、就业、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考评时,也应当将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内容,并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增强学生对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

4.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网络服务的更新与大数据平台,带来了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巨大挑战和重大变革。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一并成长的,基于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与应用水平,在教育实践中应用网络技术,必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学校有必要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室开展在线教学,通过微信、微博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积极应用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然而,要想应用好网络技术,需要教师注重自身的网络技术学习。

三、结语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已经进入了战略转型期。为了达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等人才的要求,民办高校应积极解决当前的经费问题、在校生结构问题,积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努力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德树人”目标,积极应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全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郝连儒.民办高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机遇与优势[J].吉林工程技術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42-45.

[2]徐绪卿.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发展的着力点[J].中国高教研究,2016(2):67-69.

[3]刘健.“互联网+”时代下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索[J].求知导刊,2016(5):37-38.

[4]江海珍.民办高等院校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教育,2016(12):100.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