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2017-06-15崔小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生活化初中数学

崔小玲

摘 要:所谓课堂教学生活化,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化的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案例,进行生活化的练习,使课堂内容与生活关联更为紧密。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善于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连接的纽带,从而帮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更具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07

任何数学均来自于人类的生活实践之中,因此,如若数学教师仅仅满足于在理论层面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成为合格的解题工具,则失去了数学这一学科门类设立的初衷,同时,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鲜活的一面,进而在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之中,欠缺足够的数学知识研习热情。有鉴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布置生活化内容的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所谓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入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在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中来学数学,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在运用数学方法使实际問题一一破解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学习过程来展开.这样能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二、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之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被问及到其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看法时,其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厌倦与排斥,主要原因在于其仅仅将数学知识视为其在日后参加升学考试时所必须经历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成绩高低将会直接决定其能否考取心仪的学校,而未能意识到数学知识亦是其应当掌握的重要的生活技能。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亦在于数学任课教师仅仅满足于常规教学,而未能依托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领略到数学知识对于现实问题的破解能力。有鉴于此,数学教师应当在这一方面加以改进,以便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得到真正的明确。例如,在教学《概率的意义》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概率知识的现实意义。将全班学生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并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余学生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之后,明确任务,每组投掷硬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实验的数据,并做好记录。由于学生所做的实验次数有限,所以所得出的结果与之前设想的有所出入。之后向学生进行设问:“是不是我们猜想出了什么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感知、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带领学生学习数轴知识过程之中,数学教师应当引入地理知识,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之中,从而帮助实现对这部分知识内容更好地领会。如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将学校所在的位置作为数轴中的原点,在学校西侧的超市、东侧的饭店、北侧的五金店、南侧的诊所分别用不同的坐标加以表示,如此便使学生对数轴的概念形成了感性的认知。可以说,采取这种源自生活的实例用于数学课上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吃力讲解,学生却领会困难的窘境,也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形象地在其脑海之中建立起数轴的概念,这便是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所在。

三、为学生布置生活化内容的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

以往数学教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多为大量的习题演算。这种作业尽管能够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锻炼,却无益于对学生数学知识研习兴趣的激发,也无法使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尝试对现实问题的破解。而通过生活化内容的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的布置,将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契机,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之中,融入到现实生活问题的思考。

例如,教学《简单统计》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将本次月考中自己的数学成绩和本班数学平均成绩作成统计表,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想一想可以用哪些统计图来分析比较上面这些数据?

(2)你是怎样设计统计图的?

(3)从统计图反映的情况来看,你对你自己这几次的数学成绩有什么评价,你进步了吗?你有什么想法要与同学说?

由于与生活息息相关,作业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涨的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也比较好。

四、结语

以上,我们从三个层面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展开了探索和研究。依托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将使学生不再对数学课堂有着抵触情绪,也不再将数学知识简单地视为各种公式、定理的叠加,并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进步以及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增长。因此,希望教师能够认清生活化的重要意义,并且不断探索实施途径,促进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金仁.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 (1):77.

[2] 宋龙宝.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122-123.

[3] 杜智瑞.初中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意义与实践及其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 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 李玉艳.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 2013.

[6] 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7] 李晶.中学“数学生活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8] 唐荷意.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及其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生活化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