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7-06-15姚明辉
姚明辉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01
慢性充血性心衰主要包含心功能障碍、肺循环以及体循环充血等临床症状,患者多存在神经一体液转变的问题。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症状发生率较高,且随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文章将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试验组与参照组(n=45)。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诊断标准,男女比例均为25:20,年龄在36岁到76岁之间,中位数为(55.91±4.12)岁。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为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利尿剂治疗,洋地黄强心治疗,硝酸酯类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初期剂量为2.5mg/次,2次/d。在患者耐受性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转变为每两周剂量增加5mg/d,剂量目标值为25mg/d。连续治疗6个月。
1.3 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效即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幅度高于2级;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心功能改善幅度为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参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1
2.2 参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参照组患者2例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1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因为各类原因所引起的疾病,属于各种心脏类疾病的最终阶段。根据余洋[1]等研究报道中指出,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
针对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而言,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利尿、强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实施临床治疗[2]。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常作为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常用治疗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预防患者发生猝死。
卡维地洛为第三代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α1受体阻滞剂作用。卡维地洛能够有效抑制儿茶酚胺,发挥临床治疗的积极影响[3]。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心率和室壁张力,减轻氧耗量,增加心肌能量储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能够产生重要影响[4]。同时,卡维地洛能够在保证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基础上,预防患者治疗期间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一些患者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胃肠道反应等不良症状,但是能够快速缓解,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价值比较突出。
基于本次临床治疗研究结果来看,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差異对比证实了卡维地洛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参照组患者2例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1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对比表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的方式下,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用药治疗的安全度较高。本次临床治疗结果与王剑[5]等参考文献研究结果相同,在未来的实验研究中,还将拓展研究的时间与研究的患者数量,保证临床研究的效果。
综合上述观点,卡维地洛在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在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保证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建议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洋.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2(13):50-51.
[2]雷芳.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3):2107-2108.
[3]樊晓洋.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48-49.
[4]张春华.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05(15):599-601.
[5]王剑.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1,14(2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