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府宏观指导 主攻重点产业引资
—— 进一步提升贵州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
2017-06-15
强化政府宏观指导 主攻重点产业引资
—— 进一步提升贵州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
文余文春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利用外资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利用外资工作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外资投资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取得显著成绩。全省利用外资总额从2011年的6.73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25.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9%。2015年全省外商投资增长速率高于本省GDP增长率20多个百分点,快于贵州中央政府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10多个百分点,同时也远远高于全国使用外商投资金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全省引进的大企业逐步增多,带动效应不断释放。据统计,过去的五年全省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5家,投资一亿美元以上项目47个,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2个,投资总额125.58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整体质量和效益得到较好的提升,说明贵州利用外资是有潜力的。但由于产业配套能力、高端技术人才、物流成本等方面因素制约,利用外资的项目总体规模不大,外资来源地较为单一。对于这些,需要在创新投资管理体制、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完善口岸大通关、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落实。
产业结构调整促利用外资要素升级
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外资正从低成本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外商投资企业看重的不再只是生产要素的低价格,而看更多的是智力因素、产业链配套、市场空间、经济增长潜力等。对我省一些低端生产环节的外资企业转移或退出去,一些高附加值、高端环节的外资进来,有进有出正是我省利用外资从量增到质增的体现,是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因此,我省在利用外资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和充分利用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优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我省投资,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余文春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上发言(贵州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供图)
两坚持一转变便利引外资入黔
在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上,要坚持改革驱动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有效利用外资;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宏观引导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宏观规划、政策引导和协调服务作用;坚持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重,积极利用外资。
在利用外资的发展目标上,坚持稳步扩大引资规模,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十三五”期间,我省利用外资拟保持年均增长20%左右为发展目标。政府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围绕重点产业引进优势型、成长型、培育型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形成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
在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方面,要由过去的粗放型向高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依赖廉价资源和优惠政策向提供高效服务和优质营商环境转变,由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按产业找资金向引技引智一体化转变,抓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才能实现利用外资提质增效。
六措施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
一是增强利用外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引资的重点和方向,规划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引资项目。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旅游开发合作、科研创新、现代农业及产业化项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引进战略投资者、金融合作、商贸流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项目等。省商务厅和省投资促进局要在相关部门提出的项目和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招商项目册,建立招商项目库,负责对外发布和推介。
二是突出重点产业利用外资。对我省的大数据、生物医药、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产业龙头企业、高端配套项目;为打造我省高端服务业,重点引进金融机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大型综合体、健康养老等产业的重大项目;为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重点引进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
三是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外资。结合我省不同地区的产业优势、区域优势,紧盯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动向,在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密集型的“两高一资”加工类产品,以及各类损坏或可能损坏环境的加工项目前提下,以贵安新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综合保税区为载体,积极承接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四是依托“1+7”平台利用外资。省人民政府已出台了关于支持“1+7”平台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央企入黔”“民企入黔”“外企入黔”行动计划,鼓励境内外大型企业在“1+7”平台设立总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同时,赋予“1+7”平台土地、规划、环保等升级审批管理权限。凡是新引进的重大项目优先布局到“1+7”平台;还要加大财税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加大人才支持,新引进的高端优秀人才优先安排在“1+7”平台使用。
贵安新区应在重点发展大数据、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方面利用外资;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在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气仪表、轻工、食品等为主导产业利用外资;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鼓励外商投资相关产业。要体现“1+7”平台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政府部门要引导和协调各平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招商和恶性竞争。
五是加强生产要素保障,精心组织领导。对引进来的重大项目、优强项目、科技创新项目,政府部门要优先配置土地和水、电、气等生产要素。鼓励开发区(园区)创新用地模式,建设标准厂房,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提高用地率。
各市(州)、县(区)、开发区(园区),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战略的优势转化为战役、战术胜势的大仗来打,走好每一步,打赢每一仗,来不得半点的空话、套话,虚晃一枪。必须在决策、执行、反馈等环节下功夫,出实招。省商务厅和省投资促进局要发挥招商引资牵头抓总作用,对全省各地签约和引进的重大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加强跟踪协调服务,做到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制定政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企业或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早落实、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加快贵州经济发展,利用外资不可或缺。外资能否在我省经济发展、升级和持续增长中发挥作用,取决于高质量项目的批量落地。因此,在今后的利用外资工作中,要注重引进高技术和知识含量、高价值链、高附加值和高端服务业等体量大、带动性强、示范效应强的产业项目,政府部门要在政策层面的准入、产业层面的竞争、企业层面的本土化等为企业考虑,支持高质量的项目,提高我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作者系贵州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责任编辑/欧阳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