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废弃地 今朝游人织
2017-06-15
昔日废弃地 今朝游人织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王 法
异域风情的苏联专家楼,墙壁上保存完好的老标语,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大礼堂、电影院,徜徉其间,一下子就能穿越回那些青涩葱茏的岁月、战天斗地的年代。
这里,是拥有600余年采矿冶炼工业历史,曾有“中国汞都”“朱砂王国”之称的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
2001年,红极一时的汞矿产业因资源枯竭破产关闭,古镇人去楼空。2009年3月,原万山特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踏上脱困转型道路,古镇迎来新生机。
2015年,万山区引进企业对朱砂古镇进行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对现有遗址和历史物件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全国工业文化的精品典范和矿业遗址,建设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
2016年5月,重新加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地”“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朱砂古镇修葺一新,正式向游客开放。
3月29日,记者走进由原贵州汞矿办公大楼改建而成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墙上陈列的物品诉说着当年的辉煌:晚清中国工人抵抗英法侵略者掠夺矿产资源的首发地;亚洲第一的朱砂、水银产量曾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人民大会堂镇堂之宝“万宝山”就出自这里……
修葺一新的朱砂古镇(铜仁吉阳旅游公司供图)
除了博物馆,旷工宿舍、集体食堂、子弟学校等各式老建筑都原貌修缮,长达970公里的千年人工开采地下隧道也被开发出来,时光隧道、玻璃栈道等特色景点让游客叹为观止。
“当时抛出这个建设方案时,不少人质疑,这样破旧的地方,会有人来吗?但我们坚信,文化旅游的热潮一定会到来。”陪同采访的铜仁吉阳旅游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董根林回忆说。
采访中巧遇一帮前来春游参观的高中学生。“没想到朱砂镇曾经那么‘牛’,矿工们是在那么艰险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很感触,肯定会再来。”高中生陈维对记者说。
破茧重生,羽化成蝶,朱砂古镇的文化旅游转型只是万山区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山立足独特资源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在一个个废弃的采矿区上演着一出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大戏,一个全方位呈现工业文明演进史的文化旅游“养心地”正在成型,成为铜仁市炙手可热的旅游产业版块中重要的、不可复制的补充。
昔日废弃地,今朝游人织。“去年国庆假期,仅仅朱砂古镇,每天就有几万游客到来,我们不得不将旅游线路临时改成单线单向观光,并紧急调运20辆大巴免费摆渡接送游客。”董根林说。
(责任编辑/欧阳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