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狗”:私人生活的变迁
2017-06-11王伟
王伟
[摘要]“单身狗”一词源自网络社区,常用来指称尚未婚恋的大龄青年男女,生动地展示出这一人群面临的巨大压力与他们无“家”可归的生活体验。随着近年来单身人数的渐趋增多,单身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与一种文化现象,愈来愈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媒介对“剩男”“剩女”的关注与描述形成了强烈反差。“剩女”总是遭到眼光太高、过于挑剔的习见指责,比“剩男”更常成为负面评价的标靶,乃至形成普遍性的社会焦虑。而作为一个较为棘手的社会问题,“剩男”则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实际上,“单身潮”是诸多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譬如,女性所受教育的不断提高以及她们相应推后的婚龄,水涨船高的结婚成本,男女比例的失调,消费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深刻影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等等。我们既要看到确有一部分人主动选择单身,但更应分析“被单身”的诸种客观缘由,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私人生活与社会婚恋观念之变迁。尽管婚姻仍是男男女女主流的生活方式,不少单身男女还在“脱单”的长途旅行中步履蹒跚地艰难跋涉,但世人对单身生活的态度则不同以往,而是有了更多的接纳与包容,并倾向于认为这是个体自身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单身狗;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观念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106-05
“中国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媒体近年来的报道言之凿凿,迅速成为引发人们关注的一大新闻热点。于是,先前可能只是偶尔游荡于男男女女周围的单身问题,眼下变得颇为严肃而沉重起来。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有人竟哗众取宠、以偏概全地说:“我们应该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婚配。50岁的男性和25岁的女性,50岁的女性和25岁的男性,都可能是美好的婚姻。以这样的视野来看,所谓‘第四次单身潮就可能是伪命题”[1]。问题是,这种婚姻有多少可能,能占多少比重,能否彻底改变“单身潮”?随着近年来单身人数的日趋增多,应该说,单身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与一种文化现象,愈来愈引人瞩目。如果说,“单身”一词相对而言较为中性、有些学术化,那么,“剩男剩女”则带有惹人遐想的强烈贬义,因而有学者呼吁将其列为媒体禁用词。很大程度上,单身人群——尤其是其中的年轻人——更为认同源自网络的“单身狗”一语。一方面,它对尚未婚恋的事实满不在乎地主动自嘲或自我调侃;另一方面,它又生动地展示出这一人群面临的巨大压力与他们无“家”可归的生活体验。我们既要看到确有一部分人主动选择单身,但更应分析“被单身”的诸种客观缘由,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私人生活之变迁。
一、“单身潮”的多重诱因
资料显示,前三次“单身潮”分别发生于20世纪50、70和90年代,而且主要导源于当时剧增的离婚现象。当然,每次离婚潮的诱因又各不相同,第一次是由于首部《婚姻法》颁布,否定了没有感情基础的封建包办婚姻;第二次是因为大量知青为了返城而离婚;第三次则缘于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家庭观念遭到了冲击。研究者还特别指出,这一次的单身潮中,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数量可观。我们在看到这一点的同时,还须认真探讨究竟是哪些因素相互联动,共同铸成了所谓的“单身潮”。
众所周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由来已久,深刻形塑了普通的男男女女。对他们来说,经由媒妁牵线或自由恋爱步入婚姻殿堂,乃是顺理成章之事。问题在于这个“大”到底应该划定在什么地方。不少研究都注意到,随着女性所受教育的不断提高,她们的婚龄相应推后。因此,与过去相较,这就从客观上催生出一大批未婚男女。有学者甚至由此断言,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有十分不利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种婚龄滞后只是暂时现象。毕竟,这群人中的大多数都会建立家庭。如果从婚姻梯度——女性高攀和男性低就趋势的视角来看这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那么,就易于解释为何越是能干的女性,结婚率越低这个有意思的现象。“因为男人喜欢娶那些教育、职业地位和收入稍低于自己的女人(而女人喜欢‘高攀),在社会量表中处于顶端的女人更可能成为‘剩余物,没有人有能力‘超越她们,想娶她们!”[2]558这多少也能解释,何以“剩女”总是遭到眼光太高、过于挑剔的习见指责。在婚姻梯度的概念框架中,从逻辑上讲,那些未婚男性很可能是处于社会量表底部的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贫困乡村与城市底层,在学历、职业、收入等方面,自然无法跟许多女性理想中的“高富帅”相提并论,是根本没有多少竞争力的“屌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单身的总人数已达2亿,其中女性约有四成,而男性则约占六成。从中不难推测,男女比例失调是导致“剩男”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溯其根源,这又跟国人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文化成规息息相关。仅从数量上来看,与“剩女”问题相比,“剩男”问题恐怕更加严峻。“历史上,婚姻梯度可能是因为女性凭着她们自己的权利几乎没有接受教育和高地位职业的渠道,只能通过婚姻来获得经济安全。在美国,随着女性在收入和教育机会上和男性更加平等,女性高攀的趋势已经下降。”[2]525需要注意的是,时过境迁,在相异的女性群体中,虽然婚姻梯度的解释效力各有差别,但女性高攀仍是扎眼的存在。所以,让“剩女”与“剩男”相互结合,以化解单身问题的构想不被看好。
“中国正面临第4次单身潮:深圳女性要求男方月入1.6万”。这样的新闻标题不免诱导人们,将单身的责任归于女性的苛求。就绝对值而言,这个月收入期待在全国确实居于榜首,难免让人咋舌。不过,如果与深圳的消费水平,特别是同样遥遥领先的高房价相比,谁又能说这一要求过分?何况,凭这个收入水准,青年男女想要仅靠一己之力,住上自己的房子、想要拥有自己的家也并非易事。“数百年来,‘家室(house)这个词比‘家庭(home)这个词承载的情感重量更多。今天我们倾向于把house理解为一个物理建筑。但在更早的时期,它意味着超越小家庭之外的家族世系和社会网络。”[3]180如果说,“家”的不同含义——物理空间与情感蕴涵——在英语中由不同的词语分担,那么,两者在汉语中则往往融为一体,难分彼此。因此,从古至今,新家的成立大都意味着新的空间的开启,新的感情的延展。如今,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新房经常都是结婚不言而喻的条件。对那些世代为农的青年男性来说,通过与父辈一起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过多年辛苦积蓄之后,在家乡的宅基地上建盖婚房大有可能,这自然也为即将到来的婚姻准备了必需的硬件。除此而外,价格高昂的彩礼常常是又一只异常凶猛的“拦路虎”,让一些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就此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乃至在有些地方形成闻名遐迩的“光棍村”。而对另一些走出农村,漂在一线大城市的青年男子而言,就算他们的父母伸出援手、倾囊相助,对买房梦想而言往往也是杯水车薪。因此,他们留在城市的“脱单”之路依然坎坷而漫长。这并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青年男女志同道合,在老家建立家庭,又一起外出打拼。他们大多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季節性往返,自有另一番酸甜苦辣,而这往往堕入催生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生活模式。相比之下,那些原本身处城市底层、家境贫寒的年轻人,如果有幸碰到拆迁赔偿的好事,那么他們就很有可能摇身一变而改换门庭。其实,这样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
在两性婚姻关系中,房子及其代表的经济实力可谓一直举足轻重。民间俗语有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说的即是这个道理。回顾婚姻史,库茨指出:“对经济安全的需要,以及对拥有自己的家庭的渴望,冲淡了许多维多利亚时代女人的浪漫梦想,导致她们满足于一桩并不那么如意的婚姻。”[3]206换言之,在浪漫爱情与经济安全的往复较量中,前者固然可以取得暂时之优势,但更多时候后者才是最后的赢家。这也是为何简·奥斯汀在给侄女的信中,一面高调宣称宁可忍受任何事情也不稀罕没有爱情的婚姻,一面又补充说单身女人有可怕的受穷趋势,这是赞成结婚的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理由。从男性的角度说,如果只有当他收入充裕,拥有漂亮装潢的私有住房,才能谈婚论嫁时,那么,他与未来妻子的年龄差距自然就会渐渐拉大。而那些经济上不够宽裕的男性,则可能无可奈何地一拖再拖,直至沦为“剩男”。我们知道,在国人的婚姻关系中,家庭出身、政治背景一段时间内曾占据主导地位。在那个普遍穷困的年代里,经济因素在婚恋中充其量只是一个配角。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随着私人生活的不断去政治化,这种状况很快成为昨日黄花,个体的教育、职业与收入很快取而代之,成为主角。“择偶观念在消费主义大潮的影响之下体现出了浓厚的物质主义倾向,结构性因素促成了大量的乡村剩男和都市剩女”[4]246。与此相关,婚恋中的“拜金”和“炫富”现象,或者说,“男财”与“女貌”或暗或明的资源交换,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
若是把“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道理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创始人所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私有财产、物质利益堪称人类社会性关系、性道德的主要基础,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形式与内容。广而言之,“我们的文化以及它的全部辐射和成果,其基础是私有制。一切都建筑在私有制上,一切都同私有制有关,人类精神的崇高表现乃至日常生活卑下渺小的方面,都同私有制联系着”[5]3。“婚姻论财,夷虏之道”,隋代王通如是说。换言之,建立婚姻关系唯“财”是问,是那些不够文明的蛮夷之人才能干出来的事情。不言而喻,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这种明显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古训已然不堪一击。因为在从生产者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时代大转型中,消费能力强大者才是令人仰慕的英雄,财富本身受到了热情甚至疯狂的崇拜。相反,那些没有多少消费能力者,尤其是在房产等重要商品方面能力欠缺者,就无可挽回地成为消费社会里的“新穷人”,成为急功近利婚姻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遭人白眼、饱受冷落。鲍曼忧心忡忡地提醒人们:“如果消费是人生成功、幸福甚至是尊严的度量器,那么人类欲求的盖子就被打开了;无论多少占有和激动人心都无法‘与标注同步所许诺的那样带来满足——因为不存在可以达到同步的标准。终点线与赛跑者一块儿往前移动,目标永远在人们力图达到它们的一两步之遥的地方。记录不断被打破,人们的欲求看起来没有止境。”[6]148换言之,物质消费的欲壑难填,完全以消费能力为标杆来择选恋偶,即便可以牵手一时,但很难保证相携一世。现实生活中,以色事人者,且不说她们终究会年老色衰,单是那些更为年轻漂亮女子或显或隐的持续挑战,就会让人头疼不已。随着自我原先的交换筹码日渐贬值,正房被“小三上位”而导致婚姻破裂,因而怒打“小三”的故事也屡屡上演,这自然滋生出单身的另一种生活形式了。
二、单身的表现形态及社会评价
婚姻不光是男女两人之事,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夫妇”[7]141。即是说,夫妇是伦理纲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与夫伦常之原造端乎夫妇,恒为先哲所重,故又视婚姻为社会组织之基础,所谓定人道之一目的是也。”[8]8除了重视“齐家”之外,对如何解决一部分单身男女的日常生活,古人也有整体性思考。譬如,《礼记》中教导世人不应该“独亲其亲、独子其子”,而要让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鳏夫还是寡妇,丧偶之前都曾婚配过,只是囿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而不能再婚。若是从现代的观点看去,那么,“婚姻生活比单身或者独自生活更具吸引力,因为前者使个体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人,而且其生存方式符合社会逻辑,符合劳动市场上的普遍竞争关系。当代个人主义思潮使家庭不稳定,但是并没有使之失去本身的价值;成立家庭,对于配偶双方来说都是对其某种特殊能力的肯定,他们是竞争的胜利者,也就是除了其社会资源外,他(她)有能力成为‘某位男士或者女士的伴侣”[9]90。换句话说,结成夫妻的男女双方,其综合实力恐非那些仍然保持单身者可比。正因如此,单身总是被人们或直接或间接地视为不够完满。“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庭情感尤其是夫妻关系,可以带给男男女女一种独特的心理慰藉与身份认同。或者说,婚姻是对个体的不断充实与丰富,它使个体价值不至于最后只剩下社会成就。哪怕这种成就耀人眼目,也多少显得有些可怜,有时还会遭到没有人性的责备。
假如这种单身是缘于特殊的职业——譬如,宗教性独身,此时就不仅不会受到指责,相反,还可能赢得比结婚更多的尊重。一般而言,中国的僧人、尼姑与红尘俗世中的普通男女不同,单身是他们的义务与职责。域外专门从事祭祀的神职人员,同样如此。根据人类学家的考察,这种单身的相关规定与观念有多重根源。“首先,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渴望结婚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想遏止这种冲动,就必须表现出与众不同。在适当的情况下,这种与众不同就会有助于他建树起声誉和尊严。”[10]364不过,这还只是次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在人们观念里认为性交是一种亵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引起祸患的神秘根源”[10]366。正是人们的这种信念,孕育出纵欲和偷情可能损害农业收成的民间故事,并在多个民族中长期广为流传。不妨说,唯有在繁衍后代的层面上,性才得到世人的首肯。而那种摆脱生育目的的单纯性快乐,则被视为万恶之首,是为人避之不及的歪門邪道。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避孕技术的简便可行等,这种古老的戒律才渐渐松动、趋于瓦解。与之相应的是,保持单身也不再是献身宗教的强制規约。理所当然,宗教从业者所获得的敬仰也随之大打折扣。
与“剩女”相比,“剩男”更让那些关心社会安全的学者们担忧。他们不惮于指出,后者经常是制造犯罪的隐性推手。何以如此?霍克海默《婚姻的未来》一文提供了一种有理有据的意见:“在资产阶级时代,由于计划生育尚未得到普遍实行,婚姻的重要功能是训练孩子的心理、智力、职业技能(当然,物质需要的准备是与这种训练分不开的)以适应社会。这一目标说明了已婚男人在社会整合中所起的必不可少的作用。伏尔泰宣称:‘已婚男人越多,犯罪越少。看看可怕的犯罪记录,你就会发现,被判绞刑或车磔的单身汉和有家之父的比例是100∶1……一家之父不愿意在他的孩子面前脸红。他害怕给孩子们留下可耻的名声。”[11]295可以看出,霍克海默援引伏尔泰的观点,强调的是已婚男子养育子女的责任——这与中国传统中的“养不教父之过”颇为神似。如果能认真、严格履行这种责任,那么,他们就一方面无暇作奸犯科,另一方面也不愿贻羞子女。单身汉则与此不同,所以,他们就在事实上成了犯罪高发群体。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印象毕竟限于特定的时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变真理。另一些时候,单身者虽然没被直白地说得那么坏,但也并未获得社会的完全信任。“1795年的宪法颂扬家庭生活,强调男性的角色为‘我们要让法国人接纳家庭精神……如果某人不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就不可能成为好公民。宪法条文规定长老院的立法代表必须是已婚者或丧妻者,借此对激进共和时的杰出单身男子(如罗伯斯庇尔与圣茹斯特)提出反动。此外新政权还针对30岁以上但未婚的男女征收额外税。”[12]175实际上,这种从“好丈夫”到“好公民”的逻辑,与伏尔泰的上述断言虽然程度上不同,但并无本质之别。
在研究妇女史的学者昂格尔与克劳福德看来,“剩女”比“剩男”更常成为负面评价的标靶,以致在很长时间内,“老处女”的刻板印象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譬如,小里小气、畏首畏尾、固守成规、过分敏感,等等。而在诗人和作家的笔下,无论是“凋谢在枝头的少女”,抑或“一个陈腐的冷面处女的无味而饥渴的拥抱”,“剩女”也没有多少好形象可言[2]557。无独有偶,婚姻史专家阿伯特也认为,未婚男性很少像未婚女性那样被中伤毁谤,“因为社会的双重标准只知道评判未婚女性,却对单身汉宽容有加”[13]200。针对这种颇为不公的状况,阿伯特为单身女性大鸣不平,试图更客观地展示出单身女性的面貌。她认为,女性保持单身的原因很多——缺少嫁妆、社会关系、好相貌、魅力或者运气,由于战争而导致的男性缺乏,等等。她举例说,19世纪时英国约有5%、苏格兰约有30%的贵族女子保持单身,大都因为嫁妆不足,也有少数出于自愿。她们多数和亲戚住在一起,有的是非常受欢迎的姑妈或姨母,也有的被亲属视为累赘。阿伯特强调:“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經济条件优越的特权阶级女性也会选择独立生活。在繁忙的萨凡那和查尔斯顿,很多未婚女性过着富裕的生活,致力于社区服务和家庭关系的维护:她们受人尊敬,与其他已婚或未婚女性建立了长久的情感和社会联系。”[13]199她们乐善好施,扮演着沟通者、照料者、代理母亲、家庭公仆等多种重要的社会角色。显然,这批单身女性的人生并非期期艾艾、黯淡无光,相反却志得意满、熠熠生辉。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她们都展示出自我那无私的美德与超凡的人格魅力,理应受到世人的敬重。
单身、离婚、丧偶等,都是单身的生活方式或表现形态。“对那些从未结过婚的异性恋女性而言,她们为什么选择在今天依然保持单身呢?研究发现,这些人对她们自己的婚姻状况往往存在着矛盾的态度。一方面,她们渴望获得来自伴侣的坚实肩膀和依靠,为自己独自变老而黯然神伤;另一方面,她们又享受着单身所带来的自由和独立,以及各种自我发展的机会。”[14]211换言之,这部分“剩女”暂时还未处理好鱼和熊掌的关系问题,在利弊的相互角力中犹疑不决。相比之下,女权主义者则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负担。她们大胆宣称,婚姻不过是女性最糟糕岁月中的一份保障而已。在最好的年华里,女性根本不需要一个丈夫。不仅如此,她们还认为,那些男人急于想娶她们,简直不胜其烦。没有了丈夫的烦扰,她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生存下来,自给自足。“单身女性,绝不是需要同情和保护的生物,她们正蜕变为这个时代最具魅力的女性”[15]253。与此相得益彰的是,保持单身的社会心理学家德保罗也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单身更快乐》的书,致力于批判单身或婚姻生活的多种老旧迷思,进而为单身大唱赞歌。一旦回到中国体验,上述乐观的想象很可能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显示,国内20~39岁的独居者约有2 000万人。其中,固然不乏一部分对自己的单身生活十分满意者,他们往往既有经济实力又崇尚独立。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的多数人是伴着城市化的进程,为了实现梦想在城市劳苦奔波,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有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因此,单身绝不单纯是单身者的选择,更是社会历史大潮影响的必然结果。或许正因如此,尽管婚姻仍是男男女女主流的生活方式,但世人对单身生活有了更多的包容与接纳,不再有过去那么多的窃窃私语或指手画脚。对于身边熟人的离婚,人们也不再那么大惊小怪,而是见惯不惊,并倾向于认为这是他们个人的选择。
三、结语
“单身潮”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少部分人认同且向往单身的同时,更多的单身男女还在“脱单”的长途旅行中步履蹒跚地艰难跋涉。单身——尤其是“剩女”的普遍性焦虑在社会上悄然蔓延开来,甚至影响到初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为了避免重蹈“剩女”的覆辙,她们被裹挟进校园恋爱、校园相亲的风潮中。与此同时,她们的家长也一改曾经的保守态度,对孩子的恋爱鼎力支持,甚至不吝提供专门的恋爱经费。而大学的态度则经历了从曾经的明令禁止,到闭一只眼睁一只眼,再到现今公开允许大学生结婚的几番转折。凡此种种,无不重塑了男男女女的恋爱观、婚姻观。
[参考文献]
[1]张丰.“第四次单身潮”是个伪命题[N].新京报,2017-03-31(A04).
[2][美]玛丽·克劳福德,罗达·昂格尔.妇女与性别:一本女性主义心理学著作(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美]斯蒂芬妮·库茨.婚姻简史:爱情怎样征服了婚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周晓红,等.中國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5][德]爱德华·傅克斯.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7]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蔡元培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8]陈顾远.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9][法]佛朗索瓦·德·桑格利.当代家庭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10][芬兰]爱德华·亚历山大·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1]曹卫东.霍克海默集:文明批判[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12][美]林·亨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3][加拿大]伊丽莎白·阿伯特.婚姻史:婚姻制度的精细描绘与多角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14][美]克莱尔·A·埃奥,朱迪斯·S·布里奇斯.心理学:关于女性(第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5][美]艾力克·克里南伯格.单身社会[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