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游戏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7-06-11刘新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游戏实践

刘新文

摘 要:教学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中的游戏转换到教学过程当中。将游戏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的形式,是艺术设计教育中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喜爱和易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综合性形式,是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乐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游戏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结合的方法,让刚接触新课的学生对课程充满了好奇,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容易掌握知识点,学生们会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知,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游戏 喜爱 提高审美 实践

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游戏,动作游戏、冒险游戏、模拟游戏、角色扮演游戏、休闲游戏等。而这些游戏也都是我们所接触过的,尝试过的。那么,哪些游戏对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有帮助呢?这正是教育者们需要探索研究的问题。[1]

游戏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来展开,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潜意识的设定一种形式、一种形象、一种境地、唤起好奇心和联想,从而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并加深知识点。在过去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我尝试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图片、音乐,再赋予游戏的形式教学,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涨,整个教学学生们都表现得很兴奋,掌声不断,就连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也大胆的参与其中。通过尝试我便對我所授的每门课都适当的加入游戏元素,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游戏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结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比较注重教学导入、教学强化、教学结束等。[2]

一、游戏与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相同的,是为了在开始教学时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们对这节课和这门课产生兴趣以及联想。在我的教学探索过程中也尝试在导入部分插入游戏环节,主要以“学生+教师”的模式配合完成。[3]

主要尝试的游戏有分享和比画。在组织广告设计专业《广告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我采用了课前分享活动,分享的内容可以是设计范畴的所有东西、自己的爱好、收藏品、手工制作品、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等,范围比较广,起初是以学号顺序进行分享,部分学生胆子比较小,上台展示时比较扭捏,说话声音也比较小等紧张的现象。这种分享活动推展开之后,发现学生们的注意力很集中,也能投入到分享者的“故事”中,时而还有互动,时而还有掌声,时而还有欢笑。这种分享活动到了后半期,学生们都很自觉主动的准备课前分享内容,甚至有些同学多次分享并且表现得很好,起初的羞涩,胆怯越来越褪色了。这种活动每次课都会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接着是由教师分享,教师分享的内容会与教学课程内容相关,多是以视频、广告语分解、广告故事等一些案例引入新知。这样的分享活动可作为一种课前互动游戏,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认知新事物,从而可以达到积累知识量,拓宽视野,明确目标,提高胆量的效果。[4]

比画这一互动游戏在组织《视觉形象设计》教学课程中尝试。在讲到卡通形象设计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们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在纸上画一位同班同学的卡通形象,要求是要特征鲜明。学生们接到任务后的反应起初是惊讶,无从下手,接着与身边的同学互视,然后发出羞涩又带着滑稽的笑声。学生们画好之后全部展示在讲台前方,让所有学生有秩序的上台把你认出同班同学的卡通形象人物名字写在纸上,最后看看哪些同学画的卡通形象被其他同学认出来。从而引出新课,并提醒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描述出来。

二、游戏与教学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较短,在课程中途可能会有走神,睡觉,听不进知识等现象。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研究得出人在5至6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但是在游戏的条件下,2至3岁孩子注意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5至6岁孩子可达到96分钟······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强化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真正掌握知识多少便取决于教学强化环节。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也尝试插入与教学相关的游戏环节,在《标志设计》课程上我会跟学生玩logo游戏,这个游戏是由教师课前准备一个教学课件,课件中的内容是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标志图片,让学生们拿出纸笔写下你认识的品牌标志名称,看谁认识得最多。这样的游戏简单,轻松,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从而可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也能创设教学强化的好时机。在《广告策划与文案》课程教学中用广告语游戏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及注意力。教师给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让学生们抢答该品牌的广告语,可以说出这个品牌发展以来的所有广告语。这一过程学生们变得很兴奋,甚至平时比较内敛的学生也会参与抢答。通过尝试得知在教学强化环节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游戏是可以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5]

三、游戏与教学结束

教学结束环节是对整节课知识点的概括,总结及对相关实操的评价。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可以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看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助于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我多会运用抢答游戏,你画我猜游戏,争做技能高手游戏等总结知识点。抢答游戏多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完成总结。你画我猜游戏多用在《设计素描》《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设计基础课程中,由教师任意叫一个学号,该名学生展示本次课绘画的作品,让同学们回答画面中运用了哪些绘画手法及技法。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看出学生对本次课教授的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争做技能高手的游戏则在软件课程中使用,正如《图形图像处理》课上看看哪位同学又快又好的完成教师下发的教学实操任务,累计超过3次的同学可以被评为技能高手称号并在平时成绩中适当的加分。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技能。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与教学过程结合,并与学生们达到共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 “学”和“教”最佳效果。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游戏与教学过程有机的糅合,培养学生们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增强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促使学生们喜爱艺术设计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程莲珍,张静,大学生逆反心理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2

[4]韦福滔,基于竞争、协同理念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13

[5]钟妍,桂林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教学游戏实践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巧用教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