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关系

2017-06-11杨永刚

新一代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

杨永刚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近两年来,数学教学的提升一直处于瓶颈阶段,要突破这一瓶颈,就只有从教与学的关系着手,在教学中,做到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乐学、善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

教与学二者是一个并行不悖的统一体,众所周知,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掌握知识,可是,日常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将这对孪生兄弟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虽然没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至少不能和谐相处,鉴于此,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来谈谈如何让教与学和谐相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一、课前预习,先学后教

在我们接受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学会翻转,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只有学生先学了,才知道知识的重点难点之所在,我们教的指向性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学生的先学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对知识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会更为深刻,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方法肯定各不相同,这样课堂上交流思考方式和途径,学生的收获会更多,且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就弄清了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的,是不用我们教的,哪些知识点是要我们引导学生解决的共性问题。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时,笔者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①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怎样得知的(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180°)?②怎样推知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显然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推理就会出现分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最终达成一致认识:依据三角形内角和,思考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公理,先求得四边形的内角和,并以此类推求知五边形内角和,这样就推知了多边形内角和。

二、反馈信息,确定教法

在学生反馈自主学习信息之后,依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不同的教法。

(一)引导反思,学会合作

学生的自学存在个体差异,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的成果汇报,引导学生反思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交流思维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针对共性错误,搭建解决平台

教材中有些知识,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解决,我们就只需给予必要的强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错误所在,引导学生解错释疑。当然“解错释疑”也可以前置,将教学重点细化、分解,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实践表明,把教学难点分成几步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十分有效。

三、制定科学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斗志

初中生好胜心强,因此,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斗志,提升教学质量。如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制定小组之间比成绩、比合作探究、比课堂展示等,形成良性竞争,实现“以学促学,以学促教”。实践证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取的知识,远比我们传授的知识深刻得多。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科学引导,有效调控;要及时了解小组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很消极,他们认为自己成绩太差,不想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或者长时间保持沉默,抵触小组合作学习,这时候,我们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启发诱导他们完成一些浅显的问题,在成功的尝试中重树自信,认识到我不比别人差,我是小组的一份子,我能为小组“贴砖加瓦”,这样就落实了“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小组学习带来的快乐,获得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疑问,争议不下时,我们应及时深入到小组中去参加小组讨论,这时我们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小组学习的组织者,还必须是小组讨论中的一份子,和学生一块探究,并指导他们如何探究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启发导引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与小组合作学习结下不解之缘。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笔者让学生课前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课堂上要求学生将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叠放在一起,用铅笔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點O,然后用大头针固定点O,绕O点将上边的平行四边形进行逆时针旋转180°,学生自己动手,反复尝试,然后旋转下边的平行四边形,顺时针旋转。提出问题:探究中,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就能认识到上、下两个平行四边形绕一个点旋转是可以完全重合的,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同时认识到对称中心(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此外,还能得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没有多少演算和论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运用到已学过的知识(中心对称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了新、旧知识间的转化与融合。

总之,数学课改的目的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新课改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切实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而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必须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提升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数学新课程的内容、特点、目标和要求,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