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后续写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7-06-10沈奥
沈奥
摘 要:学生的读后续写主要存在着语言逻辑混乱和内容逻辑混乱两大问题。教师只有从“精选阅读文本、深化文本解读、强化文本逻辑、优化评价方式”这四个维度出发,展开相应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给定文本与续写内容之间的语言逻辑和内容逻辑,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
关键词:读后续写;语言逻辑;内容逻辑
读后续写是模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它包含阅读、模仿和写作等动态的思维活动,经历了从再造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有序化过程[1]。读后续写除考查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之外,更加关注上下文的连贯性、情节的逻辑性。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读后续写存在着语言逻辑混乱和内容逻辑混乱两大问题。下面,以一次教学实践为例,笔者对学生续写中存在的语言逻辑混乱和内容逻辑混乱两大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读后续写的教学训练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NSEFC 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阅读教学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读后续写题目:以“What would happen to Henry after 2 oclock?”为话题,续写一篇包括两个段落、150个词左右的文章,所续写文章应从以下10个来自原文关键词中选用5个以上:the bank note, the wealthy brothers, American embassy, permit, go ahead, by accident, seek, stare at, on the contrary, account for。
要求续写的段落开头语分别为:
Para 1: After 2 oclock, Henry opened the envelope.
Para 2: However, things changed.
一、問题分析
在对学生的续写习作批改后笔者发现,除了在所有写作中都可能出现的诸如拼写、标点、书写等问题,学生的读后续写中主要存在语言逻辑混乱和内容逻辑混乱两大问题。
(一)语言逻辑混乱
语言逻辑混乱指词法、语法的误用、乱用,是读后续写中的一个大问题,包括关键词使用不正确和时态混乱。
1. 关键词使用不正确
读后续写一般要求考生使用5个以上原文中带有下画线的关键词,关键词使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读后续写的质量高低。而学生往往很难把握好其中某些词汇,关键词使用不正确的现象较为严重。本次读后续写给出的10个关键词,学生并不能熟练地应用其中的部分关键词,尤其是其中的动词及形容词。例如:
(1) ... Under the money permit, he bought ticket to go to birthplace ...
(2) ... The man just say the note permitted him buy everything that he wanted ...
(3) ... The waiter accounted for him the special food ...
(4) ... He (Henry) was surprised, he thought he was lucky by accident ...
其中的(1)(2)两例反映出学生对于某些具有多种词性的单词的用法不够明确。permit一词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前者将permit用作名词,却不知permit作名词时往往解释为“许可证、执照”,而非“允许”;而后者在将permit作为动词使用时,忽略了permit后接人作宾语时应用permit sb to do sth的表达方式。(3)(4)两例则反映出学生对于一些动词词组、介词词组的把握不到位,或者是在生硬地翻译。
2. 时态混乱
时态混乱也是读后续写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例如:
(1) After 2 oclock, Henry opened the envelope. He finds there is a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in the envelope, stares at it for long time and feels amazed ...
(2)... But this money are gotten by accident, it will be empty soon. He really wants these beautiful things to go ahead ...
本次续写所给段落开头语的时态为一般过去时,根据逻辑连贯性原则,学生的续写内容也应采用一般过去时。但有些学生则忽略了段落开头语的时态,凭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造成时态混乱。
(二)内容逻辑混乱
内容逻辑混乱则是读后续写的又一大问题,其包括线索中断、逻辑混乱两方面。
1. 线索中断
任何文本都有情节发展的主线,或明或隐,有时还有其他支线。拿文本“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来说,其显性的主线为“bet”,即Roderick和Oliver两兄弟关于“一个人持有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能否在伦敦生活一个月”的赌约。而有些学生在续写时,忽略了主线,造成线索中断。例如:
... But whatever he (Henry) said, the waiter couldnt believe him. Lastly, he had to wash the dishes to return money.
该学生续写的短文以“Henry弄丢支票,通过洗碗支付餐费”为结尾,不再出现故事的另两位主人公Roderick和Oliver,也未能成功回归到“bet”这一文本显性主线上。这明显是脱离原文本的“再创作”,与原文的融洽度较低。
2. 逻辑混乱
续写中的逻辑混乱既体现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也体现在续写短文与给定文本的情节逻辑、时空逻辑相矛盾。例如:
... The man didnt tell the reason and only said the bank note belonged to Henry.
However things changed. Henry didnt return the bank note. He became a bad guy ...
该续写的前半部分说这一支票将属于Henry,而后半部分说Henry不愿归还支票,变成了坏人。这两部分之间出现明显的逻辑混乱,既然支票已经属于Henry,何来归不归还的问题?而用给定的段落开头“However things changed”这一转折关系连接二者更是十分牵强。
二、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读后续写中存在的语言逻辑混乱和内容逻辑混乱两大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一)精选阅读文本
读后续写的成功离不开学生对于给定文本的深度理解,而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是第一步,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需要考虑篇幅和内容两个方面。
高考中读后续写提供的语言材料一般在350词以内,而日常教学训练时,篇幅可以适当增加。对高中学生来说,阅读材料的长度在600~800个词比较合适[2]。
同时,选择的文本应以故事叙述为主,情节须鲜明,内容能延伸,最好具有开放式的结尾,留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能让学生有内容可以输出。在续写教学的起步阶段,阅读文本的选择从趣味故事开始,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及续写兴趣。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阅读文本在篇幅上均符合续写材料的长度要求,同时,其中的部分文本以故事叙述为主,具有开放式结尾,十分适合读后续写。例如,Book 1 Unit 3 Travel journey的Reading部分,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后设计一个以“What would Wang Kun and Wang Wei see and do during their journey?”为话题的续写;又如Book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的Reading部分,可以设计“What would Daisy do to protect wildlife after waking up?”的续写;再如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Using language部分的“A sad love story”,可以设计“What would Li Fang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with Hu Jin?”的续写。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应该选择那些内容能延伸、材料有读味、文风有个性的篇章展开续写实践。
(二)深化文本解读
读后续写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再创作过程,是实现“以读促写”的高效形式之一。学生续写的内容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于给定文本主题理解程度的高低。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就显得极为重要。
深化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在于正确把握文本主题。仍以NSEFC Book 3 Unit 1中的“A sad love story”为例,标题提示学生文本主题在“sad love”一词上。故而学生在进行以“What would Li Fang do later?”为话题的续写时也应将重点放在“love”这一主题上,如果学生在续写时偏离“love”,而去写Li Fang在其他方面的“奇遇”,那上下文之间的连贯性必将大打折扣。
深化文本解读的第二步在于归纳文本主旨。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时,应重点关注记叙文的六要素,即“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而在进行续写时,学生应特别留意其中的“who, when, where, what”,以实现语言材料与续写内容之间的对象一致、情节一致、思路一致。
(三)强化文本逻辑
如前所述,学生在进行续写时最容易在逻辑层面出现问题,包括语言逻辑和内容逻辑这两个方面。因此,在进行续写训练时,教师要着重强化学生对于文本逻辑的理解。
在语言逻辑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应强化学生对于其中关键词汇的认识,实现在文本情境中学习词汇、短语,进而为续写过程中的词汇模仿打下基础,实现续写时关键词汇使用正确率的提高。同时,教师也应提醒学生关注文本的时态以及语言风格,在续写时力求保持二者统一。
在内容逻辑方面,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线索意识。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一条主线以及不少的支线,线索众多。读后续写尤其强调上下文的连贯性,而这依赖于对文本线索的把握。其中,学生对于文本主线的把握建立在对文本主题topic及主旨的认识上。以对“What would happen to Henry after 2 oclock?”这一话题的续写为例,要把握该文的主线,就是要把握住“bet”一词,例如:
... At the same time, Oliver drank a cup of wine and talked to Roderick, “I think he must forget us in two days. He just could survive one month. I win the bet and win your two villas.”
这名学生在创作的同时,紧密结合原文本,牢牢把握“bet”这一主线,在结尾处回归“bet”,实现了故事主线的一致性,与所给短文的融洽度较高。
而除主线外,学生对于文本其他线索的把握可以从人物性格、人物品质、情节铺垫等角度出发。同样以对“What would happen to Henry after 2 oclock?”这一话题的续写为例,如:
... He (Henry) didnt use the bank note. Then he went and wanted to find a common job to earn some money ...
通过之前的文本解读可知,主人公Henry is honest,他并不希望兄弟俩的施舍,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而该同学的续写,则牢牢把握住了主人公Henry的这一品质,体现了续写内容与原文本在“人物品质”层面的连贯性。
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关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要实现这一点,必要的连词讲解必不可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对写作中易出现的重点连词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应用连词进行正确逻辑表达的能力。
(四)优化评价方式
读后续写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都有各自的思路,在把握文本主旨的前提下言之有理即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后续写的水平,教师还应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
传统写作以应用文及议论文为主,往往题干就给出了足够的信息,学生写作的过程通常只是一个“翻译信息点”的过程,自由发挥的空间小。而教师在评价这类写作时,往往将评价重点放在语言内容及语法架构上,以时态、语态、词汇为中心。而读后续写则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写作题型,且通常以记叙文为主,考查的是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在评价这类写作时,应将重点放在续写内容的连贯性以及情节上。教师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续写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结尾”为目标,甚至可以容忍其中的语法错误。同时肯定学生运用阅读材料中的语言表达新内容的动机及努力。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读后续写仍是一个相对较难的题型。英语教师只有从“精选阅读文本、深化文本解读、强化文本逻辑、优化评价方式”这四个维度出发,展开相应的续写训练,才能不断减少学生对于该题型的陌生感。而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给定文本与续写内容之间的语言逻辑和内容逻辑,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贻宁.读后续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创新实践[J]. 教育评论,2015(6): 127-129.
[2]史海蓉. “读后续写”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J]. 现代教学,2013(11):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