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欣赏课中审美素质教育的落实
2017-06-09王英富
王英富
摘要:我国目前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要求老师重点关注美术的课堂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研究美术文化。美术老师要重视美术审美培养,把握重点、解读教材,在教学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从而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作品评价有提升,也使同学的审美能够逐步提升。
关键词:教育课程;中职美术;审美素质
引言
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欣赏的手段和方法,理解欣赏的策略,去更深的感受美术的美,从而增加审美感受。在这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从而得到了抒发,心灵得到洗礼,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操得到陶冶,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也使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得到了培养。老师要在课程中求特色、求创新、求实效。本文融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推进中职学生的美术欣赏和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
1、激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其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欲望
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延续,美术的教学总是处在一个简单的传播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况上,每次的美术课都是固定的步骤演示。一到欣赏课就跳过,很少能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和欣赏中外的一些美术名作。其实艺术欣赏和美术欣赏是一样的,它都具有一种很特别的精神活動。一方面它是作品本身就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从而让欣赏者能够在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中,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思绪波涛;另一方面,欣赏者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来理解和体会作品的形象,甚至可以以自身的认知与理解去体会和补充作品里的所传达的艺术的内涵。可是就现在的教学而言教师即便是上欣赏课,也只是很单一的列出一些有关的画家和作品来进行简单的介绍,相反的对作品的历史事件、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去讲解的很少,这无疑是对孩子的艺术想象和大胆评论作品进行了限制。这就形成了整节欣赏课下来老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课程下来平淡乏味,学生也是淡漠应付,一堂课下来,学生压根就没有切身体会和欣赏作品给他们传出的内涵。长次以往,老师也就慢慢丧失了对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也就偏离了美术欣赏和美术素质教育的根本。
2、把握教材重点,深度解读教材,强化审美知识
课本教材是老师进行教学时的着力点和依据,所以老师要深入的研究教材的疑难点,对美术课本中所要体现和传递的审美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专业引导下一步步提高。其实老师在研究课本中的审美时,会让自己得到提高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也慢慢的学会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中的那份美。美术作品的关键就是通过作品把美淋漓尽致的展现给大家,但是不是全部的学生都能看出作品中的美,作为老师要通过指导和点拨的方法,去激励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不断的观摩中看到美,从而沉醉在美术作品中,去感受那份美的存在,感受那份美的洗礼,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3、创造情境并以欢快的心开启审美之旅
其它艺术欣赏和美术欣赏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很有特点的精神文化。一方面欣赏者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来理解和体会作品的形象,甚至可以以自身的认知与理解去体会和补充作品里的所传达的艺术的内涵。另一方面,它是作品本身就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从而让欣赏者能够在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中,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思绪波涛。比如:当我们在给学生介绍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我们会给他们讲解这是二十世纪以前俄罗斯在沙俄统治下的社会状况,并且在观赏作品的时候让学生听一听《伏尔加河船夫曲》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这幅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意境有一个强烈感受,来感受列宾笔下这些饱经辛苦的劳动者是怎样在这酷热的河边沙滩艰难生活。让他们分析下这是一个纤夫的不同个性和经历,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这个阶层的人们是怎样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最底层,又是在怎样地残酷中练成互相依存和坚强不屈的精神。让学生通过画面颜色昏暗迷蒙来分析和对作品的进一步了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整幅画都给一种无助、惆怅、孤苦。通过这样的学习来了解中外美术的不同和中外美术作品艺术形象塑造上的不同,进而激发出我们在思想感情上的种种反应,让欣赏者一直处在思绪万千中,让他们百看不厌。作为老师,更要提高自身对美学修养,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素质的提高,不怕繁琐,细心教案,积极的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美的意境。老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每观看和欣赏一部作品时都有他自己的体会。
4、师生互动,创造愉快和谐的审美气氛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准备一些活动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快乐的进行课堂学习的同时也能让教学生动起来。活动是带领学生思维活跃的动力。在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学生能产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感悟美术的美。活动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有的放矢,并能寻求灵感。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全面讨论,讨论可以让同学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评价和观察。当学生在发表审美观点时能得到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肯定时,学生会感到自豪和兴奋。当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时可以激起他们主动的研究和欣赏,使其更加提升自己的审美和修养。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的审美心理结构得到完善,从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5、提高学生评价作品的能力
学生的审美深度重点在审美认识。而且对作品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主人公的感觉,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也就激起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也就能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去审美和评价。总之,教师是在学生学习上起的是指导者和领路人的作用,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使学生在探究的同时感受到美术的快乐,从而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如果采用的方法得当,就会使学生喜欢课堂学习,认真倾听美术文化,也就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美术这样的欣赏课中老师要牢牢抓住审美教学这条主线,以课程标准和先进教育理论为根本,研究和探索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通过启发、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升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的机会,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伶武.浅谈中职美术欣赏课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枫溪区云光中学蔡彬.美术欣赏课中的审美素质教育[N].潮州日报,2008-02-18B02.
[3]施淑贞.在中职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感悟[J].科技视界,2014,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