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集体建设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做法

2017-06-09汤林燕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班集体核心素养建设

汤林燕

【摘 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我们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学校教育又该弘扬怎样的主旋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启迪了我们的思维。以班集体建设为切入点,在班集体建设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品德与能力两个部分,其中品德涵盖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三个方面;能力涵盖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可以“立足班级常规、用好德育阵地、走向人间大爱、引入部落竞争”等措施来加以落实。

【关键词】班集体 建设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人的最普遍、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培养人的任务。“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培养怎么样的人指出了明确方向。综观现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大班化教学的今天,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班集体的力量不容忽视。班集体建设是指教育者通過各种手段将班级这一学校最基层组织建设好,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为目的的过程,它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一、立足班级常规,提升学生个人修养

(一)学守则,规则入心

《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教师要用好《守则》和《规范》。每到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守则》和《规范》,真正使规则入心,让学生时时处处以正确的要求规范自我行为,在生活的细微处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助力自己健康成长。学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小组学习、全班学习、讨论学习,甚至亲子学习等等。中高年级班主任还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守则》中的一条,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谈认识,谈体会,并撰写心得体会,进行班级交流。

同时,班级还可以利用宣传栏、展板等载体广泛宣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让学生耳熟能详,时刻遵守,使其成为引领学生行为的准则。

(二)定班规,约束自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说《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大的方向引领学生进步,那么落实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细节,就要制定比较细致的班规。班规是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应该遵守的准则,对学生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有的班级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有的班级则将班规制定得十分完美。不管如何,规则总是要有的,建议成文比较合适。当然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制定班规时一定要让学生讨论,集体酝酿,充分发扬学生的民主精神。只有学生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他们才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要让每个学生既成为自主立法者,又是执行班规的监督者,也是班规的忠实践行者。

其次,班规不是空洞的口号,应有一定的原则和明确的目的,条文通俗易懂,针对日常出现的问题,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再次,制定了班规之后,关键在于落实。班规要长期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可以建立长期的执行小组,实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班内开展轮流班长负责制,使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落实。同时要做到及时反馈,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条文与现实矛盾,班主任应召开全班会议,集体研究修改班规,必要时教师要充当仲裁机构,主持公道。

二、用好德育阵地,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一)用好晨间班会,提升爱国正能量

晨会、班会课是学生班集体活动的主阵地,班主任要用好这些德育阵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比如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班会活动,强化学生的“五爱”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有重点地对学生的思想、日常行为规范加以辅导与训练。在晨会、班会活动的组织上应该尽量尝试让学生自己组织,在活动之前,教师要担任指导者;在活动时,教师要充当参与者;到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充当评论者。活动之前总动员,使学生认识到为集体争光才更有意义,人人要为班集体的荣誉积极备战;活动之后进行总结评价。在平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唱好歌、看优秀影片、讲故事和收集名言警句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组织各类活动,培养集体主义思想

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最好的教育来自实践。每个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等,作为班主任,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展示班集体的风采。在参加学校的活动之前要认真准备,在班级里先开展活动,尽量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获益。活动中互相帮助,闪现集体的智慧和光芒,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三、走向人间大爱,提升学生社会关爱素养

(一)走进社区,做新时期的小主人

学校、班级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很多的教育任务都在学校里完成。但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习得的本领,最后还要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如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呢?利用社区资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以假日小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慰问孤寡老人、为社区搞搞卫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等,既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又增强了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体现了新时期少年的博爱情怀。

(二)走向社会,传播大爱的种子

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爱心的培养,“微爱心”“微力量”“爱心义卖”等活动经常在我们学生中开展。2012年,我们成立了嘉兴市首个未来义工大队,由嘉兴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授旗并指导我们开展活动。其工作任务包括调查贫困人群的基本情况,建立帮扶对象的档案,唤起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心与帮助等,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自成立嘉兴市首个未来义工大队以来, 学生有了“小义工”这一光荣的称号,开展许多义工活动,他们为社会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学校通过未来义工大队的各种活动,在实践和体验中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播下了爱的种子。

四、引入部落竞争,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创新能力

(一)自主协商竞争模式

班集体建设要不断发展,也需要不断有“活水”的注入,给学生以生命的滋养。“活水”有很多,包括新的理念、新的做法,但中心意义不变,就是一个“新”字。 “部落竞争”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比较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注重竞争,更注重共同的发展,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平时的班干部选举,只不过增加了一些民主性和新鲜感。首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民主选举产生班级核心干部群:一个班长加8个部长。其次是部长根据自己的要求招募部落成员,其间班主任可以适当调节,把班级学生平均分成8个部落,每个部长管一个部落,每个部落根据自己成员的特点选择所要负责的项目,取好部落的名字,如纪检部、司法部、卫生部、生活部、体育部、宣传部、文娱部、学习部等。实行部落责任制,每个部落选出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常务组长,进行合理分工,采取值周的方式轮流为班级同学服务。同时又在部落里设置餐桌长、早读小老师、值日班长等多个岗位,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既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又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团队的成长。

(二)合作完成竞争目标

竞争和合作并不矛盾。好的竞争是良性的竞争,是依靠团队的竞争,在竞争的模式下发挥团队的力量,以个体的成长促进团队的发展,以团队的发展引领个体的成長。要进行团队竞争,必须要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以及由团队目标衍生出来的个人具体目标,可以与前文所说的制定班规结合在一起。为了持续达到目标,保持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班级的奖励制度也应该及时跟进,以不断上升一个台阶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不断向前。我们设定每个学生的基础分为50分,然后按照分数升级到相应的级别,得到相应奖励,同时获责任卡1张。如果同一个部落的学生都达到某一个层次,整个部落就有一次相应的奖励。同时把优胜的部落名单和学生合影张贴在班级的墙上,进行表彰。

当前,核心素养模型逐渐渗透到各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二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质量评估。可以说,围绕核心素养拉开了中国教育转型升级的大幕。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所以值得广大教育者去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1]郑学志.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万玮.班主任兵法[M].甘肃: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314050)

猜你喜欢

班集体核心素养建设
寒露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温暖的班集体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