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出学法 “导”出能力

2017-06-09章味珍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引导定位方法

章味珍

【摘 要】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具体而言,作为教师应该改变观念和习惯,摒弃捆绑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应改传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方法。其中,教师意识上的定位与扎实的指导功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定位 引导 方法 能力

与其他课堂教学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表现能力、展示能力,而是教师的指导、引领、组织能力。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定位,摒弃捆绑

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观念,形成了灌输式的、捆绑式的教学习惯,犹如一股顽强的力量制约着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制约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使是让学生参与到探究讨论中,也不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是通过启发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向教师设计好的框架中,这就还是牵着学生走,捆绑着学生的思维。

姑且以某教师执教《洗头发》一课,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洗发水这一内容为例。

师:你会选择洗发水吗?

生:会。

师:你怎么选的?

生:根据牌子选。

生:根据洗发水的质量选。

生:根据洗发水里有没有护发素来选。

师:其实,正确的选择方法应该是根据我们每个人的发质,那你知道人的发质有哪几种吗?

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也就自顾自一边说一边板书:油性、中性、干性。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也进行了启发式教学,然而,在学生的发言后,教师不但没有任何的评价,而且还直接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此粗暴地阻断了学生原本的思考,生硬地转移了话题,学生不得不跟着走,这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想在课堂中不做“启而不发”者,就需要对教学以及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

首先是角色的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辅导者、建议者和协助者,但这并不表示教师的工作会变得轻松又简单,相反,这样的课堂生成性概率远远超过了预设性概率,教师的任务不是减轻而是加重,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始终处于学生动态的思维展现中,教师需要在动态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教师思考的是如何组织引导,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这更具有挑战性。

其次是目标的确立。从某种角度上说,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达成某项目标,也可以是通过启发式教学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但不管怎样,这都不是捆绑式教学所能达成的。目标的确立应该立足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告知学生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远比死记硬背更来得轻松、更受欢迎。

二、浓墨重彩,贯穿始终

教师的指导在整个课堂中应该是“如影随形”“润物有声”。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其中有一个展示和介绍研究前期成果的环节,该教师的安排是由各组组长或代表汇报,具体如下。

《人与月河》片段一:

师:我们开展了六个主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前期的实践,不知大家开展得如何了,请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组内的研究情况。(教师示意其中一个组发言)

生:我们组研究的是百年老字号——陆稿荐,这是我们搜集到的资料。(该学生在讲台电脑前边说边打开制作好的WORD、美食图片供大家浏览,全班学生包括教师看得津津有味)

师(等介绍结束后面向全体同学):针对这个组的研究情况,你们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想说的?

生1:我听了你的汇报,我馋得直流口水。(全班笑)

生2:你们研究了百年老字号的历史了吗?

生:这个我们暂时还没有,不过我们已经有了打算,准备请专家来向我们介绍介绍。

生3:你们打算到哪里找专家?

生:这个嘛(思考了一下,似乎是灵机一动),我请我们组的×××来回答。因为她的家长是电視台的,认识的专家多。(听课教师全笑了)

学生×××接过话筒:我会回去问问我的妈妈,有没有这样的专家,如果有,把专家的电话号码要过来,然后和他联系。

师:嗯,利用家长的资源,真是不错的办法,其实我们学校也可以提供帮助,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不是有个专家顾问组的吗,可以请教请教他们。不过老师还有个建议,既然是百年老字号,那肯定是得到广大百姓认可的,在百姓中广泛流传的,那么我们还可以采访谁?(等学生想了一下,教师才接着说)可以采访爷爷奶奶等一些老一辈的人,他们或许会很清楚。

《人与月河》片段二:

另一组学生汇报红色收藏家——“小宁波”研究成果,采用了人物特写照片和实地采访视频两种方式介绍。

师:其他组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我想问的是,我们组也安排了采访,可是被拒绝了,你们的采访是怎么做到的?

生:刚开始,他也不理我们,不接受采访,他开了一个店,我们就天天放学到他店里去,和他商量,还帮助他搞搞店里的卫生,和他说好话,最后他才答应了。

师:是呀,用真诚的心,总能打动别人。

……

在以上案例中,仔细收集该教师的话语,不过是“针对这个组的研究情况,你们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想说的” “其他组有什么想问的吗”等等,虽寥寥数语,但教师“导”的作用却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导”合作 伙伴互助

教师用“针对这个组的研究情况,你们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想说的”这样的话引导学生对某件事情提出问题和看法,也暗示发言的小组认真听听他人的意见。从学生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引导的作用——就某个问题,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互相借鉴,共同尝试解决问题。不难看出,这个班的学生之间配合良好,比较默契,借助伙伴的力量已经成了他们内化的能力。这应该是该教师长期引导的结果。只有长期的互为合作,合作的意识才能浓厚,合作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学习方式。

(二)“导”方法 师生共“导”

“……不过老师还有个建议……”这是教师的正面引导。课堂教学中的“导”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导与点拨,还包括伙伴的指导。上述案例中,有学生问“采访被拒绝怎么办”“怎么请教专家”等,身边的伙伴马上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组的切身经历,直接提供解决的办法,这就是伙伴的“导”,学生实践之后有了感悟、有了收获,也就有了指导他人的能力。

随后,该教师在学生互相指导的基础上给予了评价与再引导,处理得非常“给力”:“是呀,用真诚的心,总能打动别人。”这样的总结与归纳一语双关,既赞扬了该组同学为了采访成功所采取的办法,更是给更多的学生思考和启发:不仅是说服别人接受采访,在遇到其他的困难时,也可以用真诚的心打动他人,只要有心,以诚待人,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导”思路 评价引领

在该课堂教学片段中,我们也很容易就看到了该教师的定位,首先是旁观者,冷静地听学生的发言,观看学生的研究成果;其次是一位智者,对于学生的表现能够积极给予恰当的评价与肯定,如“嗯,利用家长的资源,真是不错的办法”,并能从更高的层面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同时,教师还是一位协助者,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挺身而出,出主意、提建议,“既然是百年老字号,那肯定是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的,在百姓中广泛流传的,那么我们还可以采访谁?”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者,在整节课中,教师的话语不多,但句句中肯实用,正如省综合实践教研员伊红老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体验”,这样的“导”是朴实有效的。

(四)“导”全程 埋下伏笔

该教师将学生展示前期研究成果的环节,巧妙地处理成了为下阶段研究作铺垫,使得每组汇报展示后,学生都能得到启发与收获,“导”在全程。给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時间,不仅是检验学生前期实践研究的成果,也是给后续的研究提出问题,以便为调整研究方向、计划下一步研究内容与方法打下基础。

因此,笔者以为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导”字当头。教师的指导应担负着学生研究学习的传承与过渡的双重责任,每个环节都应该是为了指导学生而设的铺垫,最终是为了协助学生取得研究的成功,从而在这过程中提升素养与能力。

同时,教师还必须修炼“导”的功力。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与问题,成就扎实的“导”的功底,需要我们长期地不断地锤炼和完善。

这样,课堂上“导”的效果才有可能凸显,通过师生共“导”的课堂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后期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研究思路,达成研究目的,使“导”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助力。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大成小学 324000)

猜你喜欢

引导定位方法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