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主题意识,拓展学生自主阅读

2017-06-09仲学文

江西教育C 2017年5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

仲学文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介入主题阅读意识,对学生自主阅读方法展开全面优化升级处理,能够快速提升学生自主阅读品质,帮助学生顺利构建阅读认知体系。主题性自主阅读,代表当今阅读教学发展方向,与学生阅读认知成长相契合,对促进学生自觉阅读学习形成重要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意识拓展 阅读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阅读符合学生学习认知成长规律,教师从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优化自主阅读方法、内化自主阅读认知等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必将给学生带来阅读动力。

一、提炼主题,强化自主阅读意识

1.整合教学文本。小学教材编排有自身规律,教师根据教材文本设计特点展开阅读提炼,可以快速抵达阅读核心。小学语文教材单元意识比较鲜明,每一个单元大多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主题,教师深入文本探究,将相关文本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比对,从中提炼出阅读主题,然后以阅读主题为抓手展开具体阅读引导,势必能够给学生明确阅读指向,并大幅度提升阅读效率。

如《师恩难忘》和《陶校长的演讲》都属于尊师方面的文章,虽然展示角度存在差异,但阅读主题可以集中提炼,让学生展开系列阅读学习,对提升学生阅读品质有重要帮助。教师设计自主阅读任务:自主阅读《师恩难忘》和《陶校长的演讲》两篇课文,掌握文本基本内容,说说教师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并结合文本和学习实际,谈谈该如何尊师呢。学生经过系列阅读,对相关阅读主题有了一些共性认知:老师给我们带来知识,教育我们做人,为我们健康成长提供巨大帮助,我们要从平时生活学习中建立尊师意识,认真听老师的话,对老师要有礼貌。教师设计自主阅读主题,布置相关阅读任务,给学生以具体操作要求,学生学习有章可循,学习效果显著。

2.启动自读程序。阅读是个体学习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却常常要大讲特讲,严重挤占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时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学习权利归还给学生,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权利,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在阅读主题确立之后,教师要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体验,形成完整阅读认知体系。

在《嫦娥奔月》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信息,让学生感知嫦娥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给出具体的要求。在展示阶段,很多学生都有比较出色的发挥。有的学生在具体讲述故事情节时,还能够结合课外学习认知,对故事进行艺术性处理,极大丰富了故事内涵,也给其他学生带来一定启示。

二、参照主题,深化自主阅读改革

1.精讲典型内容。教师精讲文本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阅读基础都不是很好,自主阅读存在一定困难,教师针对性地讲解引导,能够给学生带来有效点拨,帮助学生顺利介入阅读之中。所谓典型内容,是指学生普遍存在质疑的地方,或是经典的语言运用、集中情感表达,教师以经典内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展开互动性学习认知,自然能够丰富阅读学法,对自主阅读形成重要促进和帮助。

《黄山奇松》学习时,学生对黄山奇松方面的描写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黄山松树为什么会呈现千姿百态形状呢?教师就这个问题给出集中讲解:黄山上的松树生长速度很慢,只有一尺多高的松树,可能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这些松树经历太多的风吹日晒,已经是饱经沧桑,其形状自然呈现出奇形怪状。虽然受环境影响,但这些松树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那郁郁青青的迎客松,可以给人带来生机。

2.优化阅读方法。优化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最需要关注的内容,小学生自主阅读时,由于学法比较贫乏,阅读学习效率普遍不高。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实际,给出阅读学法优化,为学生提供丰富学法资源,让学生自觉建立学法意识。阅读不等同于“朗读”,与声音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要通过不同渠道探寻文本内涵,形成阅读情感感知。学法指导至关重要,教师占据认知高点,对学生形成信息认知优势,针对性地给予阅读学法技巧指导,可以极大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天火之谜》学习时,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统一讲解。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很快就集中了一些价值度很高的阅读问题: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评价富兰克林的勇敢做法?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说说文章主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设计给出自己的答案,并发动学生展开评价活动。有学生说:“我认为老师在评价富兰克林的勇敢做法时不够全面,富兰克林的实验实在是太危险了,如果富兰克林被雷击致死,这后果将是多么可怕。因此,富兰克林的勇气是值得学习的,但减少危险指数应该不容忽视。”也有学生认为:“老师对问题理解比较渗透,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希望老师能够传授回答问题的技巧,以提升我们的思考效率。”教师让学生提出阅读问题,并发动学生展开评价活动,这是对阅读教学的颠覆性实践尝试,学生参与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阅读学习进入崭新阶段。

三、运用主题,内化自主阅读认知

1.布设阅读活动。阅读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围绕阅读主题展开任务布置,为学生自主展开阅读学习规划行动方案。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文本,还要注意拓展课外阅读资源,以丰富学生阅读认知视野,提升學生阅读品质。在阅读任务设计时,还要注重阅读形式的创新,设计多元、灵活、趣味性的阅读任务,可以成功激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学习的热情。

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设计一个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分组展开课本剧编写活动,然后进行班级展示。学生拿到阅读学习任务后,都显得极为兴奋,小组组长具体分工,编制台词、集体排练。在课堂集体展示时,各个小组都有比较出色的发挥。有的小组不仅角色分配比较清晰,人物台词、动作、表情都做得非常到位,给人带来不少触动。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元评价活动,帮助学生逐渐构建阅读认知体系。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有特殊敏感性,设置这样的活动,极大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热情,要塑造好人物角色,需要对教材文本展开多重探究学习。

2.展示阅读成果。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介入多种展示活动代替课堂评价和学生学习成果验收,可以给学生创设更为丰富的展示舞台,学生通过互动式展示活动,对阅读学习成果形成确认,也可以从其他人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形成启迪和感悟,以提升自身阅读学习效度。

学习《少年王冕》时,教师让学生课外搜集刻苦学习相关故事,并进行课堂展示。学生课下积极展开搜寻,为课堂展示做好充分准备。课堂展示开始,有学生讲述相关故事:东汉时,有一个人特别爱读书,他经常关起门来一个人不停地读书,常常废寝忘食。可随着读书时间的延长,不免出现疲劳感,他怕打瞌睡会影响读书质量,就想出一个特别的方法。他将自己的头发系在绳子上,并牢牢固定在房梁上,只要他头一低,头发就会将头皮扯痛了,这就是头悬梁的故事。这个爱读书的人名字叫孙敬,后来成为有名的政治家。

教师要利用教材文本展开主题提炼,并围绕阅读主题展开教学设计和发动,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展开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在不断的感知体验中形成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给出不同教学设计和引导,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贤官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