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2017-06-09黄异枝
黄异枝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个性化、生动活泼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的自身经验出发,一方面,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源头,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富有想象力,但是缺乏日常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之主动探索数学问题。
一、创设数学情境的必要性
情境能够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创设数学课堂情境也就成为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数学课堂情境指开展和数学相关的活动。学习者根据其中的信息,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挖掘数量关系和空间形象的关系,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教师创建情境,通过具体的形象刺激小学生的感官,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需要说明的是,情境的创设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途径
1.“生活化”和“数学味”相结合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情境中构建活动,学生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结合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将两者进行整合、同化,构建知识体系。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性,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服务。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实际上就是教师运用教学技巧,展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在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度,过度生活化不仅不会起到助推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正确理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数学性,要“言之有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不仅仅是讲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小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掌握数学知识。
2.从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创设课堂情境
小学生喜欢玩耍,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根据其对事物的认知规律,设计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小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数学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生活背景,把握其思想动态,知道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开始前,根据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设置悬念,诱导小学生去思考。例如,笔者在讲解“能够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先和学生玩数字游戏,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字,老师不通过计算快速回答,然后让学生验证。学生发现,不管数字有多大,老师都能很快答出,内心充满好奇,纷纷问笔者这是什么原因。于是笔者适时抛出问题:“大家看一看,能够被3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如此顺利将学生引入正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创设动手操作类的实践活动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真正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开动思维,不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能够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解“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点时,由于本节涉及的概念比較抽象,几何性强,小学生对于很多概念和公式理解起来觉得有难度。通过死记硬背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但很快就忘记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一些圆柱体形状的物品如易拉罐、茶叶罐子等,之后根据其特征分类,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方法,观察这些圆柱物体的特征,提高对“圆柱”概念的认知。然后,引导学生用纸剪出长方形,之后卷成圆柱体,试着推导出相关公式。这种动手操作的方式,大大方便了学生记忆。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分组练习,组内和组间讨论交流,整合相关信息,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利用新旧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小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实现知识迁移,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解“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时,先给学生讲故事,吸引其注意力;然后从小学生熟悉的动画片中截取片段,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思考最后的余数是几,代表什么意思。比如《熊出没》动画片中设置一个分苹果的场景:一共有15个苹果,分给熊大、熊二及光头强三个人,如果平均分配,每个人可以分几个?如果只有14个苹果还是分给这三个人,每个人分完4个后还剩下几个?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了余数的概念。
总之,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具体内容精心安排,认真钻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讲“活”了,学生才能有效接受,从而真正学会数学知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